彩叶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5
/ 2

彩叶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杨方华

身份证号码: 372324197405030035

摘要: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逐渐丰富以及城市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城市园林工作中,一般的绿化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园林绿化建设开始注重品种选择和植物的色彩及造形,尤其是彩叶植物,它们具有色彩艳丽夺目、观赏价值高等特点,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彩叶植物;园林;应用前景

引言

园林彩叶植物的叶片呈现非常见的绿色,如红色、橙色、青色、蓝色、紫色、白色或混合色等色彩,富有观赏性。并且彩叶植物具有栽培容易、成景比较快、观赏期长、抗逆性强等特点,在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彩叶植物的概念

通常把作为绿化造景的树种、灌木和草本植物在正常生长季节中,叶片呈现非绿色的植物称为彩叶植物。彩叶植物不包括由于环境、病虫害和生理等外界因素造成植物叶变色的植物。彩叶植物主要指的是在植物生长季节中叶片呈非绿色,而且生长性能比较稳定,可以通过人工措施繁殖后仍然保持原生理特性的非绿色叶片的植物。

2彩叶植物的分类

彩叶植物分类的方式比较多,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可以按照季节分类、色素分布、色素种类、彩叶时间等方式分类。彩叶植物的叶片主要含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类色素这三类,而其含量及分布决定了叶片呈现的颜色,类黄酮类色素是彩叶植物呈现的主要色素,其含量决定了叶片颜色的深浅

3季节性特点

按季节性特点分类可划分为4种,分别为春色叶、秋色叶、常色叶及斑色叶四类植物。首先,春色叶植物叶片颜色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且气温低的情况下,有利于形成花青素,使叶片最终呈现出黄、红、紫等颜色。如常见的垂柳树,其叶片就呈现黄色,而其他诸如椿树、石楠等则呈现紫色。其次,秋色叶植物。进入秋天后,绝大多数植物的叶片将由常规绿色转变为其他类型颜色,且转变后的颜色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从颜色区分,转变为黄色的主要有银杏、紫荆等品种,转变为红色或紫红色的有柿树、红瑞木等品种,转变为古铜及褐色的有水松、水杉等品种。有些植物既属于春色叶又属于秋色叶,如东北槭、茶条槭等品种。再次,常色叶植物。有部分彩色叶植物的叶片颜色长期呈现出非绿色,这类彩叶植物具备较高观赏性。如常年紫色的品种有紫叶李、紫叶小檗等。常年叶片呈金黄色的品种为金叶雪松、金叶女贞等。此外,还有斑色叶植物。

4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原则

4.1因地制宜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是指根据植物的生态学习性和地域环境状况进行合理配置。园林植物的生态学习性是指园林植物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和适应能力。每个城市的植物都有自己的特色,可以对当地植物进行适配性研究,结合当地气候与土壤条件,以及当地的代表性景观植物,有效地进行植物配置,设计出适合当地气候和人文环境的规划方案。

4.2科学合理原则

1)园林绿化配置要尊重生态,认真分析当地的气候、土壤及季节变化,进行科学配置,保证植物的成活率[9]。2)植物配置要层次分明,注重植物的高低搭配,从而保证其生态效益。3)园林绿化需要主次分明、疏密有度,从整体入手,局部穿插配置,增强整体的艺术性。4)植物造景要重视季节变化,展示出“时移景异,步移景变”的效果,从而突显植物的观赏性,保证植物配置科学合理。

4.3可持续发展原则

作为景观设计师,不管是进行整个城市景观设计还是进行私家庭院景观设计,都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搭建起人与自然联系的桥梁。而且一些庭院内的植物可以存活数百年,乃至数千年。景观设计师通过设计,可将人与自然联系起来,增进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5彩叶植物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彩叶叶片色彩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遗传、生理、环境条件、栽培措施、甚至病虫害,都可能造成植株叶色的改变。但只有叶片非绿色的变化稳定而有规律,才是形成彩叶的必要条件。遗传多样性是彩叶树种叶片显色的基础,如紫叶李、紫叶小檗、紫叶矮樱等,其叶片颜色受其基因的控制。

6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中彩叶植物配置方法

6.1孤植

彩叶植物色彩鲜艳醒目,可以作为中心景观处理,能起到引导视线的作用。如株形高大丰满的紫叶梓树、金叶皂荚、金叶刺槐,以及株形紧密的紫叶矮樱、花叶槭、红叶石楠等都可以孤植于庭院或草坪中,独立成景。

6.2丛植配置方法

通常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视多种颜色搭配所呈现的美感,因此选择彩叶植物成为必然。一般彩叶植物的叶片颜色都比较丰富,且色彩呈现的方式也较为多样,因此促使多种同类彩叶植物的集合,能够有效塑造出良好的园林绿化景观氛围,并且通过完善的构图设计也将直接展现出植物集群的美感。在具体配置上,可选用丛植的方式进行配比,比如严格依照某种范式,从高层、中高层、中层……直至底层的标准范式。在具体植物选取上,可以搭配银白杨、旱柳、海棠、连翘、马蔺、草类等。通过这种多层级的配置,其中任何一种或者多种植物的改变,都将促使原层级出现巨大的变化。

6.3彩篱或彩色花坛

彩篱植物常用紫叶小檗、紫叶矮樱、珍珠绣线菊等,其特点是耐修剪,与绿色植物容易搭配,用于景色的分割线,常在道路、花坛和小区绿化中作绿篱。

6.4色块组合配置

色块组合配置具体是将彩叶植物按色彩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多样化组合的形势来不断凸显彩叶植物本身自带美感,进而通过这种配置形式进一步展现园林绿化景观设计的预期效果。比如在实际配置中,选取红叶小檗、大叶黄杨等彩叶植物时,可选择性地进行配合修剪,从而组合出归整、统一化的园林景观,并且多种不同的彩叶植物配比进行组合搭配能够生成多样化的园林绿化景观。色块种植这一配置方式,能够促使多样化的彩叶植物达到互为衬托的效果,并且多种不同类型的设计图案也成为彩叶植物创新配置的重要方式。

7彩叶植物的发展前景

当前,绿化建设已经从单纯的绿化向彩化美化方向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杜绝盲目从国外引种,重视开发我国野生资源。乡土植物是经过长期物种淘汰和自然选择后已适应当地自然调节的植物,对当地灾害性气候抵御能力强,并且能够体现乡土特色和地方文化,应增加乡土彩叶植物在风景园林建设的应用。最后要大力发展新品种植物,例如,为解决气候变暖和能源危机,低碳是新的生活理念,为此可以注重固碳能力强的植物物种的开发和应用。

结束语

目前,彩叶植物已经在园林绿化的建设中广泛应用,品种繁多,而且绿化效果十分显著。在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中,运用彩叶植物能够极大地满足人们的观赏及审美需求,还将促进园林景观建设效果,进而给园林景观的创新设计提供强大助力。因此,在实际设计中,需结合园林景观实际,不断融入全新的设计理念,选用多样化的彩叶植物配置方式,依照彩叶植物自身特性来进行全面、覆盖式设计,最终设计出符合人们审美、观赏效果良好的园林绿化景观。

参考文献

[1]王伟湘.深圳市公园绿地灌草层彩叶植物调查与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21):129-132.

[2]李霞,安雪,潘会堂.北京市园林彩叶植物种类及园林应用[J].中国园林,2019,26(3):62-68.

[3]余志勇.彩叶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以红崖寨公园为例[J].现代园艺,2019(18):144-145.

[4]张霞,张大毛,张力,王香菲,熊兴耀,曹福祥,于晓英,李炎林.外源因子对植物叶片花色素的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科学,2019(11):120-122.

[5]黄俊.彩叶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实践[J].现代园艺,2020,43(12):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