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恶臭污染治理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5
/ 2

鸡毛恶臭污染治理技术研究

李国栋

临沂市生态环境局郯城县分局 山东 郯城



摘 要:近年来,恶臭污染成为环境污染重点关注领域,作为极易被感知的一种污染问题,恶臭作为环境问题在我国人民群众的反映越来越突出,同时由其引发的污染纠纷也越来越多,渐渐成为环保投诉热点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和大众的关注。本论文通过对此类恶臭污染物治理的目前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对其他各个领域内存在的恶臭污染问题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生态环境,治理,污染,恶臭,恶臭污染物

前 言

随着科技发展,过去一些废弃的事物可以变废为宝,产生意想不到的经济效益。鸡毛等禽类羽毛通过溶解、蒸煮之后,可生成一种蛋白质含量非常高的家禽饲料,这使得过去废弃的东西变成了一种很好的饲料原料。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伴随产生的是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味,污染严重,社会效益降低。尤其近年来,民众环保意识增强,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逐步提高,恶臭污染成为环境污染重点关注领域,作为极易被感知的一种污染问题,恶臭作为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人民群众中的反映越来越突出,同时由其引发的污染纠纷也越来越多,成了环保投诉热点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和普通大众的重视。

一. 恶臭产生和治理效率定量定性综合分析

恶臭气体组成复杂,很难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做为感官很容易嗅到的恶臭气体,本文采用对其主要成分氨气和硫化氢气体气体进行类比定量分析。

该企业外购清洗甩干后的鸡毛,进入密闭蒸煮罐进行高温高压水解(130-150摄氏度,2.6个标准大气压,2小时),水解后鸡毛结节成块状,含水率13%左右,罐内高温高压水解蒸煮废气中含水蒸气、氨气和硫化氢,该水解蒸煮废气为该项目废气主要来源,约占恶臭废气的80%左右。前期该企业对该部分废气采取直接开罐收集后处理措施,效果极差,收集效率极低,造成恶臭溢散量大,影响范围极广,周边群众反映极为强烈,后期经改进,水解罐排气口采用真空泵管道缓慢放气降低罐内压强措施,缓慢收集的恶臭经冷凝器冷凝处理(水蒸气冷凝效率60%左右,恶臭冷凝效率10%左右),不凝气经燃气焚烧炉焚烧处理(焚烧温度800-1200摄氏度,臭气去除效率90%左右),焚烧废气在输送管道内同步经臭氧氧化处理后再进入碱洗吸收塔(氨气和硫化氢去除效率60%左右,二氧化硫去除效率70%左右)。

水解罐内压强降低至约2倍大气压后开罐,罐内结节的块状鸡毛进行粉碎后即为成品鸡毛粉饲料。而水解罐进料口、开罐后水解罐出料口和物料冷却过程中的恶臭气体为产生恶臭的另一主要来源,约占恶臭废气的20%左右。水解进料口恶臭(集气罩收集,收集效率90%左右)、水解罐口及物料冷却过程恶臭经管道收集后在管道内经臭氧氧化处理,进入碱洗吸收塔(氨气和硫化氢去除效率60%左右,二氧化硫含量较低)。

上述部分分析数据来源该项目自主验收检测报告、季度检测报告和有关部门的比对监测数据等。

通过对该企业生产工艺和恶臭产生环节的研究,基本掌握了项目生产过程中恶臭的主要来源,并通过定量分析,对产生、去除和外排的恶臭废气的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产生恶臭的环节、各个环节的收集去除效率等也有了一定量的认识,通过收集治理效率的百分比数据对可以改进提升的环节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同时,对车间内原料堆存产生的恶臭、蒸煮水解后的块状鸡毛粉碎和包装过程中鸡毛粉尘恶臭、物料输送环节的溢散恶臭、冷凝水挥发恶臭等多个环节产生恶臭相对较少,均没有进行精确的定量研究分析,但总体产生的恶臭气体的总量仍然产生不小的影响,对各个环节的收集治理措施仍有不少改进空间。

二.恶臭治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在对上述恶臭产生的两个主要来源进行定量了解分析后,基本掌握了鸡毛粉饲料生产过程中各个主要环节恶臭的产生和目前主要的治理措施,在现场实地考察多次,两次实地参与了现场监测,并结合验收检测报告和季度检测报告数据后,认为该项目恶臭重点治理改进环节在高温高压水解后废气的处理,同时需要改进的是粉碎和包装环节产生的粉尘恶臭的治理更加需要进行关注。目前对于恶臭的治理方法大体分为水清洗和化学除臭法、活性炭吸附法、催化型活性炭法、臭氧氧化法、燃烧法、生物除臭法等。每种治理措施均有自身的特点,经调查研究,燃烧法是效果较明显,企业容易采纳的方法,而目前企业普遍采用多种方法综合运用技术,像本文调研企业便综合利用了燃烧法、臭氧氧化法和生物除臭法,多种处理方法的综合应用起到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其在部分细节和管理方面的欠缺,尤其对车间密闭不严,造成负压收集形同虚设,整体治理效果较差,趋待下大力气进行提升改造。

首先,经分析,水解产生的恶臭废气为此类生产项目恶臭废气的主要来源,约占恶臭废气的八成,而此前该企业对该部分恶臭废气采取打开水解罐进出料口进行缓慢放气收集的措施,由于压强和气体释放量大,收集效果极差,收集的恶臭气体浓度瞬时值超出配套治理设施的治理能力,造成对周边环境影响。在调研考察周边同类企业后,建议该企业采用真空泵缓慢放气处理工艺,目前该部分恶臭废气收集率和治理效果提升明显。收集后的该恶臭目前普遍采用前述的焚烧处理,分析主要成分便可知道,焚烧处理后产生的二氧化硫废气同样需要处理,虽然焚烧处理了大部分恶臭气体氨气和硫化氢气体,但新生成的二氧化硫也具有刺激性气味。而实际调研的该企业对该部分废气治理设施仍存在管理混乱,现场治理设备明显陈旧,地面跑冒滴漏严重,加药记录缺失,设备运行管理人员存在一知半解,糊里糊涂的情况,设备运行维护不到位,该排放口检测报告数据接近排放许可限值,仍存在极大的整改提升空间。

其次,同时对焚烧前的冷凝气废水进行了实地勘察后,得出焚烧前的冷凝气废液未进行妥善处理,虽然仅占恶臭废气总量的一成左右,后期未采取有效妥善的处理措施,造成冷凝后的含恶臭废气挥发,尤其夏季挥发量更大,对恶臭浓度增加贡献度明显。

再次,对粉碎粉尘和包装粉尘进行取样分析,根据最终生成的产品鸡毛粉尘的特性,其粉末状,粒径小于1.5毫米,极易随风飘散,而粉碎机粉碎过程中粉尘外溢严重,车间内积尘大,粉碎机配套的布袋除尘器收集处理后经15米高的烟囱进行有组织排放,排放高度增加了飘散的距离增加,而鸡毛粉尘自带的恶臭特性在飘散过程中未改变,虽然随距离增大后粉尘浓度降低,但吸入鼻腔内的粉尘长时间保留,并随时间积存量增大,造成即使远距离感官恶臭明显的情况,生产时顺风向五公里距离恶臭异味明显,对周边生态环境和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影响范围广、影响程度大,社会反响极坏。

最后,在现场实地调研时,发现该鸡毛粉生产企业的物料存储车间和生产车间的密闭不严,多处存在大面积厂棚损坏,车间大门随时开启不闭合,造成负压收集形同虚设。车间无组织恶臭废气收集效率极低,检测报告中的厂界恶臭废气浓度也证实了这种现状。考虑到该饲料生产项目产生的鸡毛粉粉尘容易造成密闭空间内爆炸的安全隐患,建议其更应该提高粉尘的收集效率,降低粉尘的溢散率。

因此,总结出目前我们在恶臭治理方面任重道远,需要共同努力,建议同类企业对治理措施进行重点整改,对治理的细节重点把控,做到精细化管理,规范化运行。同时也希望广大科研人员努力攻关,提高治理效果,切实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以兼顾。




参考文献

[1]李先文、许河峰、伍东岳、杨太、陈永斌.鸭毛水解生产复合氨基酸的研究.安康学院学报,2012.

[2]温颖宏. 恶臭污染治理技术概述.中国科技博览,2013 .



本文指导教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副教授顾莹莹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