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5
/ 2

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

陈东山

浙江省安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浙江,安吉县 313300

摘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在这一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很多曲折和困难。现如今,我们已经正式进入到了新常态背景下,本篇文章通过分析新常态下的城市发展特点,并对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作出了总结,期待交流。

关键词:新常态;城市规划;城市变革

一、新常态下城市的发展特点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社会经济进入到了稳定发展的阶段中,城市进程的逐步推进,使得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变得日益丰富。现如今,很多城市都进入到了后工业化时代,城市的发展动力从之前的投资、出口以及消费逐步转变为财富支撑。尤其是在新常态背景下,现代化城市需要在满足基本物质条件的同时,追求更高层次的发展,逐步完善人文环境,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使自己朝向国际化水平靠拢。截至目前为止,我国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作为制造业大国,对于核心技术的把握要落后于发达国家,为了能够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世界领域中占据领先地位,则必须要拿出更多的精力来研发核心技术,着重发展第三产业和特色产业。

其次,在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的社会经济增长模式正在从之前的经济总量转变为经济质量,各个区域内的中小城市也都在稳步发展的过程中。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的城市总数量虽然很庞大,但在绝大多数的城市中都存在着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的问题。这就意味着不能够只是盲目的扩大城市规模,而是要从细节入手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面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唯有积极践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才能够打造出符合新厂带的城市发展模式。

二、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传承

(一)实现正常发展

自从进入到改革开放阶段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就一直在稳步提升的状态当中。在这一形势下,很多城市为了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形式的追求过于看重,使得在发展历程中涌现出各类风险。此外,还有部分城市在建设民生工程的过程中忽略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忽视环保工作的重要性,进而引发了各种类型的环境问题。在笔者看来,在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传承需要以能源保护和环境保护为主,一方面要做好生态修复工作,杜绝一些假大空的表面形式;另一方面还要将城市建设与城市文化紧密结合到一起,避免出现城市发展速度过快的现象。

(二)与本源结合

归根结底来看,城市的发展还需要回归于本源。需要时刻牢记的是,人才是城市建设与城市发展的主体,任何城市规划任务都要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其次,城市的不断壮大和发展,彰显着人类的智慧和文明。需要在保留优秀规划方案的同时加大创新力度,整合多方力量来推动时代车轮的滚滚向前。唯一有保持冷静的头脑,全面实现以上两方面的内容,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地完成城市建设目标。城市的繁华不仅仅体现在高楼大厦和灯火通明上,而是来源于黑夜降临之后的万家灯火,来源于人与人交往过程中所产生的烟火气,进而打造出更加高质量的人类家园。

(三)回归理性

在过去,很多城市的发展规划都过于追求物质和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对资源的合理分配。长此以往,不仅会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也会偏离最初的城市规划。为此,在新常态背景下,城市规划的传承应当积极践行多元化道路,尽快挣脱单一规划模式的桎梏,彰显出各个城市的独有特色,使得城市建设逐步回归理性。此外,地方政府也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逐步推出各项管理政策和管理制度。重视城市中弱势群体的生存需求,坚决不能踏破民生底线,从衣食住行等各个角度入手来加大监管力度。

三、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变革

(一)利用互联网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深化普及,每个人的思维模式和生存状态已经发生了潜移默化地改变。在新常态背景下,各类新兴产业如同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在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更多便利的同时也转变了人们的消费理念。尤其是在各地政府部门最新公布的年度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十分新颖的字眼,这也意味着消费者对于互联网经济模式的依赖度在逐步提高。针对这一现象,城市规划的变革应当以技术创新为主,尽快树立起符合地方城市发展特色的创新理念,在此基础之上来积极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推动城市规划任务的顺利达成。

(二)以市场化发展为导向

现如今,社会经济的稳定前行,使得传统模式下的计划经济正在朝向市场经济的方向有所转变。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新常态下的发展需求,各个城市的规划目标和规划方案也在做出适当调整。首先,地方上的政府部门需要发挥引导作用。为城市的规划建设给予动力支持,督促相关企业、单位以及个人尽快形成合力,基于自身的发展需求来树立起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发展目标。其次,要尽快挣脱传统格局所带来的限制,全面满足城市利益的同时,督促城市规划朝向多元化的方向有所进步。从细节入手来判断各个规划环节中是否存在利益冲突,并及时作出整改。最后,政府部门也要逐步完善法律制度,从整体角度入手来进行宏观调控,保证资源配置多样性的同时,赋予市场以应有的决定权。

(三)提高生活品质

随着城市规划任务的逐步深化,有越来越多的优秀人士开始选择到城市中发展,这无疑为城市的繁荣提供了更加强大的力量支持。针对这一现象,城市规划也需要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高品质的生活。在新常态背景下,城市规划的转型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的胜利,在未来的发展中则要根据自身的资源和经济条件来对环境因素进行重新审视。持续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尽量满足人的生活需求,对现有的城市发展规划方案作出细节调整。总结来看,城市规划的前提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因此务必要保证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性,让每一位群众都可以体会到幸福与安定。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篇文章基于新常态背景,对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展开了分析。为了能够更好地顺应新常态的发展需求,城市规划需要持续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逐步创新技术手段,确保规划方案内容的可行性与科学性,为城市居民打造出更加舒适安全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宋沛健,祖延泽.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J].信息记录材料,2018(2):234-235.

[2]张亭灿.浅论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新空间[J].建材与装饰,2017(23):89-90.

[3]马淑银.新常态下城市规划面临的新挑战和发展趋向[J].绿色环保建材,2016(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