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救援过程中建筑物倒塌的特点及处置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5
/ 2

消防救援过程中建筑物倒塌的特点及处置对策

刘未

江苏省南京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 210000

摘要:本文主要以消防救援工作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建筑物倒塌作为研究要点,以倒塌的处置作为研究内容,基于减轻倒塌的影响的目的,对相关处置方法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从工程本身、人为影响、自然环境等方面出发,对具体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其次,总结了倒塌的特点。最后,重点对相关处置对策进行了总结,从

关键词:建筑物倒塌;消防;应急救援;处置对策

消防救援的过程中,各种突发情况均有可能出现,而建筑物倒塌,则属于较为常见并且危害较大的一种。建筑物倒塌,与工程本身以及人为因素等,均有所联系。掌握倒塌等特点,并对其进行处置,能够有效减轻上述风险对救援人员的影响,保证救援人员能够安全的参与消防救援。可见,有必要对救援过程中的建筑物倒塌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处置对策,这对消防工作的顺利进展,以及救援安全性的提升,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筑物倒塌的影响因素

(一)工程本身

工程本身的因素,对建筑物倒塌,会产生一定影响。目前的建筑工程,一般质量均较高,并且能够满足社会需求。但是在火灾发生后,倒塌的风险仍然有可能发生。尤其是在建筑物质量无法达到要求的情况下,倒塌的风险更高。明确上述影响因素,有利于在事前对建筑物倒塌的风险进行判断,从而提前做好准备,避免倒塌的过程对救援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

  1. 人为影响

人为因素,同样会对建筑物倒塌造成影响。建筑物倒塌的发生,并非仅仅与火灾有关。而消防救援工作,除了火灾之外,同样包括其他方面内容。研究发现,在众多建筑物倒塌的事故中,事故发生原因为人为因素者,占据了绝大多数比例。一部分不法分子,会出于利益等相关需求,而危害社会稳定以及和谐,对建筑物进行破坏,从而导致倒塌的问题发生。除此之外,部分业主在使用房屋的过程中,如由于自身问题,而出现违规使用的情况,也会增加建筑物倒塌的风险。上述风险的发生,会对业主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对救援工作的开展同样会产生阻碍。

  1. 自然环境

自然因素,是导致建筑物倒塌的因素之一价,与其他因素相比,这一因素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料,并且进行预警,但是难以真正对其进行控制。常见的导致建筑物倒塌的自然因素,以地震、台风、洪水等问题。上述问题,均具有突发性强的特点。而且一旦发生,便无法中途停止。因此,建筑物倒塌也会连续进行,无法挽救。针对上述问题,应当通过做好预防工作的方式,对其事故进行处理,从而全面提高消防救援工作的质量,在保证业主安全的同时,保证救援人员本身同样安全。

  1. 其余因素

建筑物倒塌的发生,并非仅仅与上述几项因素有关,除了以上因素之外,时间因素,也有可能导致倒塌的问题发生。所谓时间因素,指的是建筑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导致主体结构出现异常,建筑物稳定性下降而导致的倒塌风险。上述类型的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受到外力因素的影响,很有可能出现倒塌。所谓危房,便指的是上述建筑。

  1. 建筑物倒塌的特点

建筑物倒塌事故的发生,具有多种特点,而发生时间短、破坏严重、影响范围广,以及救援难度高,则属于较为常见的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具有突发性

建筑物倒塌,具有突发性强的特点。倒塌的发生,虽然会受到很多因素的作用,但是,每一项因素均无法准确预料倒塌的时间。由于突发性强,因此,消防救援的过程中,务必保证准备充分,才能够在发生事故之后,立即展开救援,并保证救援效果良好,最大程度减少损失,保证业主本身的人身安全,同时保证财产安全,保证救援人员自身的安全。

  1. 破坏较严重

破坏性严重,同样属于建筑物倒塌的主要特点之一。近些年来,建筑物的种类不断增加,而其层数同样增高。与普通多层建筑相比,高层建筑,本身结构更加复杂,其中的业主数量也较多。一旦发生倒塌后,业主逃生的难度大,从而导致建筑物倒塌的过程,对业主所造成的损失较为惨重,破坏同样较为严重。

  1. 影响较大

建筑物倒塌,存在影响大的特点。一旦发生倒塌,业主的安全首先会受到威胁。财产将难以抢救,人员也极容易在倒塌的过程中丧生。即使得到救援,也很难健全。除了业主之外,建筑物倒塌,同样会造成相应区域交通堵塞,致使车辆无法通行,严重威胁城市的交通安全。如倒塌的建筑物附近,存在其他建筑物,一旦发生倒塌事故,其他建筑物也会随即出现倒塌的风险。

  1. 救援过程难度高

当前的建筑,均以高层建筑为主,人员相对较为集中。另外,在救援的过程中,需要清理的物品同样较多。因此,救援过程难度较高。较高的救援难度,又会导致救援效率下降,救援时间延长。基于上述特点,务必针对建筑物倒塌的问题做好处置工作,保证倒塌时能够今早展开救援,减少更大的风险。

三、建筑物倒塌的处置方法

(一)做好指挥工作

当建筑物倒塌时,救援人员务必深入到现场进行营救,上述过程,通常存在一定的困难。救援人员需要进行团队合作,因此,不得依照自身对灾情的观点以及看法,去采取措施开展救援,而是需要在接受指挥的情况下,从全局出发,开展救援工作。因此,为了保证建筑物倒塌后能够得到即使并且科学的救援,做好指挥工作,具有一定必要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有关人员需要在救援之前,便拟定好救援流程,并在实际开展救援的过程中,按照流程工作,但是同时也需要随机应变,灵活的对突发情况进行处置,保证救援工作质量。

  1. 加强现场侦查

由于建筑物可能出现二次倒塌的情况,因此,针对现场做好勘察工作,具有一定必要性。在开展救援之前,有关人员需要从周围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两方面出发,开展现场侦查。在此之后,需要对侦查的结果进行筛选,选择对救援作为不利的因素,对其进行重点关注,从而保证救援工作开展顺利。

  1. 高效展开救援

救援工作的效率,影响着救援效果。在建筑物倒塌后,内部被困人员的生命垂危,此时,救援工作必须争分夺秒的展开,从而保证救援结果符合预期。为了能够高效开展救援,消防队伍需要做好分工,保证每一部分救援人员,均可以相互协调展开工作,提高救援质量。

(四)确保方法合理

制定合理的救援战术和救援顺序,不能因小失大,不能慌乱,保证最短的时间救出最多的人,救援人员要坚持以抢救多数活着的人为主、由浅入深、从外向内、从简单到困难、先救人后救物,救援队伍要有专人负责登记伤亡人员的数量,时间及其他基本情况,救援工作在进行时有秩序有效率。

(五)保证通信畅通

现场的通信联络非常重要,消防人员到场后,必须立刻布置通信设施。只有通信设备到位了,才能够保证现场工作布置快速、及时、准确[3]。要立刻核对通信指挥车,车载台,对讲机等通信系统能够正常工作,同时,还要保证消防队能与其他外部的救援部门联络通畅。

(六)积极加强防护

现场必须高度重视防护工作,在最大程度上确保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只有救援人员的安全得到保障,才能够发挥其救援作用,救出更多的受灾人民。因此,消防员必须树立防护意识,最大程度排除险情,谨慎行动。听从指挥员的指挥,不被周围的人员干扰。

  1.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物倒塌的影响因素较多,而在各因素的作用下,倒塌的特征,也会呈现出突发性,以及高难性。为了保证救援工作可顺利展开,消防队伍需要提前做好部署,并明确分工。在此基础上,采取合理正确的方法,并积极加强对被困人员以及救援人员本身的保护,主动做好准备,按照流程规范有序的开展救援,保证救援质量。

参考文献:

[1]姚文生.浅谈建筑坍塌因素分析及事故救援处置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000(031):1221.

[2]韩晓秋,朱玉贵.试论灭火救援行动中预防建筑物坍塌及其处置对策[C].消防救助技术北京研讨会.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