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落带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5
/ 2

消落带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彭浩涵,张星,黄斐,李波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摘要:消落带是指江河、湖泊、水库等水体季节性涨落使水陆衔接地带的土地被周期性地淹没和出露而形成的干湿交替地带。如我国的三峡库区消落带。近年来,各沿江城市对于消落带的工程治理和生态修复日趋重视,本论文总结了在消落带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以及如何有效的管控。

关键词:消落带施工,工程治理,临江作业,安全管理

引言

消落带作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之前的过渡区域,是陆域集水区泥沙、有机物、化肥和农药等进入水域前的最后一道生态屏障,也是水体循环调节的缓冲带,对水陆生态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物种流起着廊道、过滤器、屏障等作用,在净化陆域集水区面源污染、稳定库岸、防止水土流失、提供生物生境、美化景观、维持水陆界面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等方面,都提供着不可替代的生态服务功能。

1 消落带概述

1.1消落带定义

消落区(Riparianzone)又称为水位涨落带、消涨带、消落带等,是指河流、湖泊、水库中由于季节性水位涨落,而使被水淹没的土地周期性出露水面,成为陆地的一段特殊区域,属于湿地范畴。2001年11月,日本新西兰分别召开了关于生态工程的国际会议,就消落区的净化机制及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了探讨,并对消落区未来的研究方法和方向做出了规划。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两个,季节性水位涨落,主要是指季节性水位涨落使被淹没土地周期性出露于水面的区域。蓄水因素,实际上,对于某些水体而言(尤以水库为最),由于蓄水或者泄洪引起的水位消长比之季节性变化更甚(如三峡工程)。

1.2消落带工程意义

开展工程治理,改造消落带变景观带、绿化带,不仅能防止水土随着江水流失,污染水体,还能起到美化景观的作用。但消落带的季节性水位涨落和周期性蓄水,使得消落带施工面临很多安全问题,给项目部的管理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1.3消落带施工安全风险分析

首先,消落带作为自然形成的地理环境,施工之前往往是当地居民的社会活动场所。钓鱼、游玩甚至游泳的人员常常出没于消落带周边,这些社会活动本身就存在溺水的风险,还对施工单位的现场管理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如若施工过程中没有监管到位,有施工无关人员在消落带发生了安全事故,施工单位势必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所以,施工单位在进场以前,要提前和建设单位、相关政府部门了解当地消落带的实际情况以及人员出没频率,考虑是否需要对除施工大门外其他出入通道进行围挡警示。如有需要,及时封闭所有通道及张贴警示标牌,联系派出所进行登记,对现场的施工情况进行说明。并加大消落带河段的日常巡查力度,规避掉外来人员的安全风险因素。

2 消落带施工安全管控措施

2.1加强人的不安全行为管控

分析消落带施工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包括“人、机、料、法、环”,均需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采取安全措施。作业人员在消落带施工时,往往是在护坡等斜面进行作业,增加了人员掉入水中的风险。这就需要总分包管理人员加强日常监督巡查力度,提高班前会质量,强调作业面的溺水风险,并观察作业人员的精神面貌。除此之外,还需把控消落带作业人员的年龄结构,排查有无突发疾病,避免人员昏迷后坠入水中。同时,应注意恶劣天气对施工的影响,高温季节、大风大雨天气严格控制作业时间,避开极端天气下对人员造成的伤害以及掉落水体的二次伤害。为了在溺水事故发生后现场具备应急救援条件,需在消落带沿江范围间隔设置救生圈、救生衣,放置显而易见的位置并选择醒目的颜色,让作业人员知晓应急物资布置位置。人的不安全行为在事故原因中占比最大,可见消落带管理除了上述所有措施,还需增加对工人的教育频次,反复强调、提醒消落带作业的危险性。工期进度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联合当地医院开展溺水应急演练,使管理人员、作业人员都参与到整个过程中来,从发现有人溺水,到事故信息层层上报,项目部接到通知后立即成立应急救援小组对现场进行封锁,向溺水者投掷救生物资,联系应急医院,疏散围观人员,救护车到达后带至事故现场。确保让现场的每名人员都明确事故后如何最高效的展开救援。

2.2避免物的不安全状态

机械设备、物资材料等进入消落带要考虑是否存在水位上涨,淹没材料的风险。由于水库调度方式的不同,不同水库的消落带水落涨落幅度不同,需关注当地水务局水务资讯,提前预判水位线是否在作业面以上。同时,消落带施工还需特别关注一点,就是材料进场需配合现场的施工进度,当日材料当日消化,避免材料过多堆码现场,防止涨水和消落带雨期较多的特点。如若有较多的过剩材料,建议提前搭好材料库房,或者架空材料并加以覆盖。

2.3保证施工安全环境

在消落带斜坡作业时,特别注意防滑倒,要是施工面积较大,可以考虑可移动式的操作平台,使人的作业面变为一个平面而非斜坡,这样可以进一步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但要保证操作平台便于移动,并加以固定措施防止其倾覆,如斜撑等。不同的作业环境有不同的作业方法,应灵活多变,因地制宜。此外,还应关注水体环境中的船只、人员,在消落带周边悬挂“施工区域,禁止靠岸”等警示标语,避免水陆接替处发生意外风险。

3 总结

消落带安全管理有别于常规管理,前期的提前介入尤为关键,提前了解消落带实际情况。施工过程注意施工人员的活动范围,与水务局频繁沟通,随时了解水位变化情况。建设单位也应该提前与政府相关部门碰头,通过对开发利用河道岸线的项目严把审批关,强化了河道岸线的有效利用;通过加大消落带河段的日常巡查力度,做到了早发现、早处理,遏制了四乱行为的发生;通过加大消落带河段的执法力度,定期开展乱挖、乱填、乱堆、乱倒、乱搭、乱建、乱耕、乱种“八乱”行为专项整治,确保了消落带河段的行洪畅通及河流生态安全。突出管理管控,让消落带变施工安全带,而不是变成施工单位的拦路虎!

参考文献:

1、冯义龙、先旭东;浅谈重庆主城两江消落带生态绿化建设;园林科技;2011年02期 

2、 温铭生,李铁锋,王连俊.三峡库区滑坡灾害与地质环境关系分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6,33(4):103-106. 

3、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重庆探索消落带生态治理方法.中国绿色时报,2017-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