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内科临床护理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5
/ 2

浅谈心内科临床护理方法

张络浩

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 山西省太原市 030000

摘要:目的:临床分析心内科患者的护理方法改进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心内科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分配方式,将其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对护理方法进行改进,对比两组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满意率高达98.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5.0%,研究组护理满意率比对照组明显更优,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心内科患者,对护理方法进行改进,转变护理服务理念,强化业务培训,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素质,增强其法律意识,可降低护理差错率和摩擦率,防止护理事故、护理纠纷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心内科疾病;护理方法;改进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2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心内科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分配方式,将其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55~87岁,平均年龄68.3岁,其中11例慢性冠心病、12例心绞痛、8例急性心肌梗死、1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9例心律失常。伴随有5例高血脂症、5例高血压、7例糖尿病。研究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53~84岁,平均年龄67.9岁,其中11例慢性冠心病、12例心绞痛、8例急性心肌梗死、9例急性冠脉综合征、9例心律失常。伴随6例高血脂症、8例糖尿病、6例高血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研究组:对护理方法进行改进。其一,转变服务理念。护理人员必须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处处关心和同情患者,仔细倾听患者主诉,在各项操作开展之前,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对于患者年龄与性别、用药情况与所患疾病进行动态了解,给予人文关怀;其二,强化业务培训。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尤其是新技术日益更新,护理工作的技术要求和复杂程度进一步提高,对护理人员而言,工作压力不断增大,在护理工作中,可能要面临各种风险,利用业务讲课和晨会的方式,强化护理人员业务,使其快速掌握心内科疾病的相关护理知识,提高护理人员对心血管疾病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因医疗技术快速发展,对护理人员学习方法进行改进,让其掌握呼吸机、心电图、监护仪、微量泵等医疗仪器使用方法,抢救患者时,不至于生疏。同时,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各类培训、学历考试以及学术活动,使其自身修养不断提升,进而提升护理质量;其三,提高护理人员法律意识。目前,因医患关系较为紧张,各种医患矛盾日益突出,对于护理人员而言,必须提升自身法律意识,科室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医疗法规,通过案例分析和专题讲座刑事,使护理人员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全力,确保每一位护理人员遵守法律和规章,不断提升护理法律意识,使其风险防范能力、意识得以提升;其四,充分掌握心内科特殊药物的使用方法。针对心内科疾病,因药物方案十分复杂,品种较为繁多,用药过程也十分复杂,极易出现药物应用错误,漏服和错服问题时有发生,了解其毒副作用。在治疗过程中,向患者、家属进行宣教,例如药物禁忌症、适应症,禁止随意调节用药速度和处理方式,让患者和家属遵医嘱服药[1]。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满意程度一共可以分成四个标准,即非常满意、较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等4个标准。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治疗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治疗满意度比对照组明显更优,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如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较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对照组

50

35

9

5

3

98.0%

观察组

50

20

9

4

6

65.0%

3.讨论

        针对当前心内科患者的护理现状,护理人员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优化护理手段,改进护理模式,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护理质量,保证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的提升,为心内科以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基础。其次,还应该通过护理模式的转变,来给心内科疾病患者最基本的尊重,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展人性化护理,真正适应新形势下的护理需求。


        护理过程中,要不断强调护患沟通的重要性,并在教育和再培训中添加关于如何和患者进行沟通的内容,包括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时,时刻保持微笑,给人以亲切感,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在沟通过程中,表现出对于患者的关心。在患者描述自己的情况时,耐心细致地做好一个倾听者,并给出专业的建议,不再心不在焉,应付了事。在患者出现负面情绪时,给予鼓励和安慰,对于情绪非常消极的患者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随身携带记录册,在患者向护理人员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时,认真对待、做好记录并及时的向领导反映[2]。
        此外,护理人员应该掌握并学习最新的护理方法与医疗技术,掌握最基本的心内科用药知识;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许多新型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心内科疾病护理中,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能够准确掌握各种技术的应用要点,学习和了解各类心内科疾病的相关知识,通过密切对心内科疾病的观察分析,来提高护理人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
        在本组实验中,研究组护理满意率高达98%,比对照组的65%明显要高,这说明,针对心内科患者,对护理方法进行改进,转变护理服务理念,强化业务培训,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素质,增强其法律意识,可以更好的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缓解患者的治疗抗拒心理,进而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戴倩.心内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防范及护理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2):200+202.
[2]王丹.如何提高心内科护士的护理质量[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5):163+168.
[3]丁芳,荆玲玲.心内科护理存在的安全问题与防范对策探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08):79+81.

(包邮)刘涛 18310098627 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锦锈华城A区23号楼3单元 (包邮1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