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智慧旅游课程内容整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1
/ 2

旅游管理专业智慧旅游课程内容整合研究

刘涛

宜宾职业技术学校,四川 宜宾 644000


摘要:近年来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方式也在不断深化改革。智慧旅游时代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当前国内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普遍存在不够科学系统、不能与时俱进、不重实践实训等问题。高校只有紧跟智慧旅游发展趋势,苦练内功,大刀阔斧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既能满足智慧旅游时代对旅游人才的需求,又符合旅游管理专业特点的科学系统、与时俱进、突出实践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内容整合方案,才能破解当前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各种问题。本文就旅游管理专业智慧旅游课程内容整合展开探讨。

关键词:智慧旅游时代;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内容整合

引言

智慧旅游也被称为智能旅游,就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借助便携的上网终端,通过互联网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等方面的信息,达到供需双方信息及时发布、及时了解,工作或旅游计划及时安排和调整,从而实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和利用。智慧旅游的推广,将提升游客在食、住、行、游、购、娱各个旅游环节中的附加值,游客在旅游前、旅游中、旅游后,都能够轻松地获取资讯、规划出行、预订票务、安排食宿、消费支出等,极大地改善游客的旅游体验。

1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在课程的设置上,需要由学校教师、企业专家、课程专家组成,邀请教师、行业专家共同参与课程制定,他们了解智慧旅游一线行业知识,能够精确提出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问题所在,针对教学环节的现实问题提出现实建议,指出教学改革方向。教师有丰富的经验,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课程专家,他们了解教学规律,可以从高层次来把握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三方合作是最佳方式。在课程目标上,需要以学生专业综合素养、人文素养的培育作为出发点,科学分配“行业服务技能”、“基础能力”、“发展潜力”、“综合职业素养”等内容的比例,针对上述目标来开发课程体系。

2课程设置务必科学系统

智慧旅游时代,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作全面修订,应以“壮士断腕”的气魄,对课程设置进行“推倒重来”的彻底改变。具体举措如下:其一,用金课替代水课。为顺应智慧旅游时代对人才知识和技能方面的需求,学校应大力挖掘和开设可以增加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信息素养、分析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等的相关课程,大刀阔斧地砍掉那些只是方便学生凑学分、与专业关联度不大的选修课程。其二,合并不同课程“同类项”。教师应通过集体备课或课程研讨等方式,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现有的全部课程内容进行梳理,对不同课程存在的内容重复部分进行简化或合并,协调确定好重复部分内容在哪门课程进行详细讲授,其他课程则不讲或略讲。其三,科学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在教师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科学安排各门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确保核心课程优先安排,尤其是对提升学生智慧旅游综合素养与能力的相关课程,既有先导课程作充分铺垫,又有后续课程作延伸。其四,凸显重点课程的地位。学校应在课程设置中强化智慧旅游相关课程的重要性,不仅应在开设时间和学时数量上重点保障,还应将这些课程设置为专业必修课或专业限选课程,避免学生因存在畏难情绪而不选学上述课程,导致出现有课程无学生的尴尬局面。科学系统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而且可以达到精简课程内容和优化学时安排的目的;不仅可以提升课程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让学生能以饱满的热情和充足的学时进行智慧旅游时代核心课程的学习与实践,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智慧旅游给旅游产业带来巨大变化的背景下,快速掌握新时代旅游人应掌握的新知识和新技能。

3课程设置紧跟时代需求

旅游产业是一个时尚产业,是较早接受并应用先进理念和技术的产业。课程设置是否能与时俱进,也是评判一所高校办学理念是否先进、体制机制是否僵化的有效标尺。可以根据智慧旅游时代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课程设置的高校,是真正做到了为国家培养人才、为时代培养人才,对学生负责、对价值负责的高校。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应密切关注智慧旅游的理论研究与实务发展,加强与旅游企业的沟通和合作,紧跟时代需求,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增开智慧旅游相关课程,让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学习并掌握最新、最贴近实战的理论知识和智慧旅游相关技能,使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不与旅游产业发展需要脱节,实现“学生所学即社会所需,学生所会即社会所用”,充分满足智慧旅游时代旅游主体对智慧旅游人才的需要。

4对行动领域与学习领域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构

在智慧旅游视角下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过程中,应该根据“互联网+”时代下旅游工作岗位的变化,以工作过程系统化要求为基础,全面分析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新的行动领域与学习领域的构建,对课程体系进行全面优化。在进行行动领域课程体系优化的过程中,应该遵照认知学习与职业成长的规律,将其转化为岗位基本领域课程、岗位拓展提升领域以及职业成长规划这几个板块。并且根据课程任务的逻辑关系,对学习领域进行细化,进而做好课程体系的优化工作。

5课程内容避免重复拖沓

智慧旅游相关课程内容和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其他课程内容存在重复之处,应通过备课组、教研室、学系组织的集体备课等活动,对课程内容重复部分进行简化或合并,协调好各门课程内容讲授的分工,重复部分的内容既不能所有课程都讲,造成课程内容重复拖沓,也不能所有课程都不讲,造成课程内容遗漏或缺失。通过集体备课等活动,也可以协调好各门课程理论讲授的详略安排和实践实训重点,将课程内容重复部分简化或合并,调整出的学时用于对新知识,尤其是重难点知识的讲授。同时,通过协调好各门智慧旅游课程的实践实训重点,可以让学生学习和应用更多不同的智慧旅游技能。

6提高校企合作深度

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离不开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在这一方面,要提高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鼓励他们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及时更新实训和实验教学器材,推行“云计算”、“物联网”、“远程教学”、“移动互联网教学”模式。并大力开展模拟体验课程,通过实习实训、企业调研的方式为学生创设出真实、有效的场景,将课程学习、企业需求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学校还要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的优势条件和资源,让学生开展短期见习或者短期实训,强化智慧旅游行业实际、课程设置之间的关系,让课程内容更具实用性。在学生实训、见习过程中,要进行全程监督,通过校企合作,能够让学生掌握智慧旅游的最新发展动态,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便于他们在学习、发展中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结语

智慧旅游时代需要更多的智慧旅游人才,作为高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高校,应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和顺应时代需求,加强校校合作、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根据智慧旅游时代对智慧旅游人才的要求,及时修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搭建科学完整的智慧旅游课程体系,提高智慧旅游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在智慧旅游时代的信息素养和能力,更好地服务地方旅游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广增.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探索[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2):139-142.

[2]朱司甲,贺剑武.OBE理念下智慧旅游管理课程体系改革[J].福建电脑,2020(10):72-74.

[3]陈胜花.基于智慧旅游背景下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研究[J].绿色科技,2020(19):252-253.

[4]肖悦.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探究[J].旅游纵览,2020(13):113-114+117.

[5]寻益人.完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发展智慧旅游[J].当代旅游,2019(10):5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