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教学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1
/ 2

《 爱莲说 》 教学设计

蔡欣欣

许昌实验中学 461000

【教学目标】

  1. 熟读成诵,加深理解,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

  2. 对莲的象征意义和托物言志写法的理解以及文中的语言、结构、象征、衬托等手法的运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背景铺垫: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号濂溪,世称“濂溪先生”。北宋著名哲学家,理学开创者之一。

周敦颐为人正直清廉,淡泊名利,平生酷爱莲花。周敦颐晚年,在南康(今江西星子县)任地方行政长官的时候,命人在军衙的东面开挖一口池塘,种植莲花,名曰“爱莲池” ,并在此期间,写下了这篇《爱莲说》。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可直接说明阐述事理,也可借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或论说道理。《爱莲说》就是论说自己的“爱莲”之道。本文意境隽永、韵味悠长,是千古佳作。

师:开始本节课的第一个活动:

朗读训练

师:接下来我们开始朗读美文《爱莲说》。老师先示范朗读,注意听老师的节奏(快慢)、重音(哪些字、词重读)、语气(陈述还是疑问,感叹啊等)、语调(声音的高低,情感的流露啊),体会本文的语言形式上的特点。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师:有两句停顿大家要注意,标注在书上。予,要停顿一下,表示强调是我,跟陶渊明、世人形成对应。独爱,要停顿一下,因为“独爱”要管住后面的六个分句,他们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第二句“予”,同样也要停顿一下,“谓”要停顿一下,因为它要管住下面的三个分句,他们是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好,齐读这两个句子,仔细体会。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师:下面思考老师的这个设问:因为本文的语言……,所以朗读时我要……。

句式整齐 音韵和谐

师:本文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四个四字句,韵脚落在“直”、“枝”、“植”三字,节奏分明;四字句中也有韵:“清”、“亭”“净”,连成一串,音调悠扬。再放眼全文,会发现文中主要段落,大致押“先韵”,“蕃”、“丹”、“染”、“蔓”、“观”“玩”——每隔几步,就在韵律上呼应一下题目中的核心词“莲”。

骈散结合 散句为主

师:第二个特点骈散结合,散句为主。通观全文指出:“陶渊明的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的爱牡丹,作者的爱莲,从句式上,构成了由短到长的排列。‘莲之可爱’是文章的重点,作者用了一个包括六个词组组成的长句来说明。

语气多变,气韵贯通

师:第三个特点语气多变,气韵贯通。如菊之爱,陶后鲜(xiǎn)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叙,一问,一叹,语气多变,感慨良多。同时文中表示程度的副词反复出现,起到强化情感的作用使得文章一脉相承,气韵贯通。好,现在笔记。

所以我们朗读时要:

朗读时要:

语调舒缓,快慢相宜,抑扬顿挫,读出感情

师:三分钟时间读背。


积累训练

师:积累一组读音。

一组读音

蕃fán 淤yū泥 涟lián

亵xiè 濯zhuó 鲜xiǎn有闻


一组词义

独:特别。

甚:很,非常。

出:长出。

染:被沾染,表被动。

远、清:形容词作动词,远播,显得清幽。

谓:认为。

君子:指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闻:听说。

一个虚词

“之”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助词“的”。

2.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助词“的”。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不译。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起到凑足音节的作用。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不译。

宾语前置的标志,将动词的对象提前,表示强调的作用。

一种句式

判断句: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判断句。

以上三句均用“者也”表示判断,翻译时要加上“是”。

师:下面,结合注释和老师刚才的补充,试着边读边译。同桌之间互相翻译,每人翻译一段,开始。

师:齐读翻译,参考补充一下刚才我们各自的翻译。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代的陶渊明特别喜爱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人很喜爱牡丹。我则特别喜爱莲——莲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泥沾染;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枝蔓,不旁生枝茎;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显清芬;它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可以远远地观赏而不能靠近去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应该人很多人了。

赏析训练

话题:赏析《爱莲说》的手法之美 ……

示例:

叙议结合的手法。

第一段的表达,以记叙、描写“莲”为主;第二段的表达,以议论、抒情为主,抒发作者的志向。第一段的记叙、描写是为第二段的议论、抒情蓄势。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手法一:托物言志

通过赋予“物”以某种人格化的特征,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志”的表现手法。

拓展勾连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引用《墨梅》《石灰吟》来说明托物言志的作用。

手法二:象征

通过具体的形象,表现抽象的概念或思想感情,使之更加形象化、具体化的表现手法。

手法三:衬托

通过使用类似的(正衬)或反面的(反衬)事物,使主体更加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

过渡:本文结构独具匠心,艺术手法丰富多样,短短119字就有如此丰富的内容,令人赞叹!其实更令人称赞的是周敦颐高洁的人品。其一生为官清廉公正勤勉,为学精密严谨细致。

周敦颐担任江西南安的司理,负责案件审判。他的顶头上司要判一个犯人死刑。周敦颐审理后,认为此人罪不当死。上司非常生气,坚持己见。周敦颐愤然说:“为讨好上司而乱杀人,我坚决不干!”说罢,他交出官印,准备辞官。上司从没见过这样刚正不阿的下级,就重新审案,最终免了犯人的死罪。

——据《宋史·周敦颐传》

师:这段文字很好的印证了周敦颐不谓权贵,坚持操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品格。做人当如莲,周敦颐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

著名诗人黄庭坚曾这样评价周敦颐:“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本文系2021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项目《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古诗文美育实施路径研究》(课题编号:JCJYC2101zy053)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