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9
/ 2

浅析在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白雪

武胜县南溪学校 638400

摘要:本文从现代化教学观念巧用信息时代的技术,并且融入日常生活元素等多个方面来重点探讨一下如何创新初中历史教学课堂模式以及策略,旨在为广大初中历史教育从事者提供一个较好的工作参考,并且能够最终实现优化转一个课堂教学构架,提高整一个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学习兴趣

历史是整一个初中教学体系当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学生分析能力,历史价值观以及人文综合素养等方面都具有一定不可忽视的教育作用。初中历史教材大多引用的都是以前发生的事情,但是由于初中生他们没有能够亲自的去体会书中所讲述的那几段历史,从而难以理解不同历史事件之间内在逻辑性。最终导致学生对历史课程产生不可克服的厌倦性的结果。因此,老师若想要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则需要先考虑如何提高学生们对于历史学习的一个热情。以下则是结合本人多年教学经历所提出的教学策略。

一、及时更新教学观念,精准定位教学目标

老师是整一个初中历史教学课堂的主要执行者和推进者,因此,老师,对于历史教学的观念是否贴近时代潮流,其教育目的是否明确,则会直接影响到整一个初中历史教学课堂是否能够有效的进行下去。并且,对于学生最终呈现出历史学习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初中历史老师应该要及时更新他们传统的教学观念。秉持着以最少的话来教授,学生们最多的知识为基本原则,并且在新课改背景下,对于历史教学的一个新的教学任务为基点,切实的研究,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历史观,甚至是世界观,价值观等。举个例子,以辛亥革命这一课课为例。对于一个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在经过了七年级一年的历史学习当中,他们已经可以默认为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是对于整一个历史时代的背景来说,理解上面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性,不能够基于整一个世界背景来摸索出这一个事件所隐含的一些历史意义,因此。就不能够在做题的时候针对某一个历史事件发表自己较为客观而且较为正确的答案。与此同时,因为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一个中间段的事件,他是连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之间的一个事件桥梁,因此,老师在制定该课的教学方案的时候,应该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学生们所要掌握的内容则是要了解孙中山先生的一个生平经历,而且还要教授他们如何整理历史事件的方法,第二个就是要让他们了解无创奇,还有中华民国成立的一个背景知识,从而更加容易的去探索辛亥革命,直接事情背后的历史意义,第三就是要。让学生们体会到辛亥革命给中国带来的一个巨大的影响,以及其背后的一个历史精神的表彰。

二、巧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现代教育凭借着多媒体这一先进技术的优势,广泛的运用在每一个学科的教学过程当中。因此,他也同时深受着历史老师的喜爱,为历史教学课堂注入一个新鲜的活力。所以,初中历史老师应该要紧紧抓住现代化教学设备这一个优势来开展有意义的历史教学活动,例如,在讲述鸦片战争这一个课的知识点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借助投影仪来向学生们展示一下那些珍贵的历史影像记。比如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珍贵录像,从而创设一个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氛围,以一个实事化,动态化的视频展示来代替传统课堂上枯燥的口头传述。从而强化学生们对于鸦片战争对中国影响的一个情感体会,认识到鸦片战争对准一个中国历史的转型,有一个什么样的特征性的意义。

三、融入现实生活元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老师,如果想要彻底的提高学生们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性,创新整一个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话,则需要整合较多的师资能力。以初中历史课本为主题。加强学生生活实际与初中历史教学之间的一个密切的联系,将生动形象熟悉的生活化元素融入到初中历史教学课堂当中,例如,在讲授改革开放相关知识点的时候,老师就可以给同学们几分钟时间的思考,让他们感受一下自己现在的生活和爷爷奶奶那一辈的生活有什么区别?之后,以小组的形式来分享一下小组内成员每一个人的感想。从而体会到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的一个巨大的变化。从而就能够更加容易的理解改革开放这一历史事件,给中国带来怎么样的影响。

四、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解决能力

一个适当的课堂问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们的思考,提高他们对于该学科的一个学习兴趣,与此同时,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加深他们对于历史教材中某一个知识点的一个理解能力,因此,在整一个初中历史教学课堂当中,老师应该要以培养学生们历史思维作为一个教学的出发点,根据学生们的学习要求来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历史问题,举个例子,老师在讲述昭君出塞相关的知识点的时候,就可以通过问题来提高学生们的历史思维能力。例如,可以问学生们为什么昭君要嫁到匈奴,而且昭君在嫁到匈奴之前,唐朝跟匈奴是什么关系?然后让学生们通过搜集一些资料来找到上述两个问题答案,从而更加深入的去了解昭君出塞的这件事所带来的历史意义。

结语: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历史老师在初中历史教学课堂当中,应该要适当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促进他们跟老师之间的一个有效的知识交流,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展现,然后能够在谈话的过程当中纠正学生们对于历史这一个学科的一些偏见,让他们更有动力的去学习历史。

参考文献:

[1]张林虎.浅谈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J].作文教学研究,2017(2):49.

[2]徐莉红.关于初中历史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思考[J].文存阅刊,2017(13):62.

[3]陈安娜.浅谈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J].新智慧,2019(1):96.

[4]张建军.浅谈初中教育教学中如何构建高效课堂[J].中华少年,2019(9):228.

[5]方艾秀.探究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J].考试周刊,2019(4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