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名称:大班科学活动设计---泡泡从哪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7
/ 2

活动名称:大班 科学活动设计 --- 泡泡从 哪来

徐健

沈阳市苏家屯区教工幼儿园 辽宁省沈阳市 110101

设计意图:

晨间活动时,轩轩带来了一个吹泡泡的玩具,于是我们玩起了吹泡泡的游戏。看着孩子们兴奋得边叫边追逐着五颜六色的泡泡,我的心情也随之跳跃起来。这时佳佳突然问道:“泡泡是从哪来的呢?”于是一场关于泡泡从哪来的活动设计便悄悄在我心中酝酿起来。《指南》中提出科学教育要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教师要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本次活动即来自于幼儿生活,意在通过不断的操作、探索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及探究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素养。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操作活动,知道有洞有缝隙的工具都能吹出圆圆的泡泡。

难点:能运用操作材料自主探索,并尝试用简单的符号进行记录。

一、活动目标:

1.发现带有缝隙、孔和洞的物体,蘸上泡泡水后,通过多种形式可以产生泡泡。

2.能根据自己的猜想、有目的地进行验证的能力。

3.勇于探索不同材料产生泡泡的方法,体验探索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将幼儿分4组,每6人为一组;

2.教师示范教具一份:泡泡水、雪花片玩具一个;

3.毛巾每组两条,泡泡水每组一份;

4.记录单、笔每人一个;

5.牙刷、吸管、纸杯、铁丝、泡沫网、羽毛球每人一个;

6.木梳、毛根、矿泉水瓶、塑封膜、海绵、叉子、吹塑板各4个,分成4份。

三、活动过程

(一)引发幼儿兴趣

(幼儿围成一个半圆坐在凳子上,老师在中间讲解)

师:小朋友们,老师在洗玩具的时候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

幼:想

师:现在给大家看看。教师拿出一个带孔的玩具在泡泡水里一蘸,轻轻一吹,吹出许多泡泡,引起了幼儿的兴趣。

幼:哇~~~

师:原来玩具也可以吹出泡泡啊,那么今天老师从生活中寻找了一些常见的材料,这些材料能不能吹出泡泡来哪?

(二)大胆猜想,哪些材料可以产生泡泡

师:一会儿请小朋友们到操作台上,去看一看,猜一猜哪些材料可以产生泡泡,老师这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张记录表(附录一),蓝色一栏是记录猜想的,请你把你觉得可以产生泡泡的材料图片下画√,觉得不能产生泡泡的材料下面画×,然后回到座位上和你身边的小朋友分享你的猜想,小朋友们,你们听清楚了吗?

幼:听清楚了

师:现在请小朋友不用搬椅凳,去猜想一下吧!教师到每组去和小朋友交流、指导——这个材料你猜想完就可以记录啦,猜想下一个材料。你的都猜想完了是吗?那请你回到座位上,和你身边的小朋友交流一下,看看猜的不一样的。了解孩子们的猜想结果。

师:请2-3名小朋友到前面分享自己的猜想。哪位小朋友愿意到前面分享你的猜测哪?请这位小朋友把你的猜测结果分享一下,介绍一下你的猜想吧。

幼:。。。。

师:哦,这是你的猜想,有小朋友和他猜的不一样的吗?请你来说一说哪个不一样。

幼:。。。。。

师:哦,同样的材料,猜想的结果却不一样,我们怎么才能知道这些材料到底能不能产生泡泡哪?

幼:试一试

(三)动手验证

师:好啊,那我们就来试一试。那在实验之前老师有几个约定

1.请小朋友一样一样的试,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记录单黄色这一栏,每个材料都要做好记录哦;

2.不要对着同伴的脸吹泡泡,也不要把泡泡水沾到嘴巴上;

3.如果不小心把泡泡水洒到桌子上,要用毛巾擦干净,如果洒到地上,要及时找老师帮忙,避免滑倒;

我的约定说完啦,你们记住了吗?

幼:记住了。

师:现在小朋友可以去实验啦!

幼儿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全面巡视、观察,及时给与支持与帮助。

(四)分享交流

师:请实验完的小朋友带着自己的记录表回到座位上。(先回到座位上的小朋友可以和身边其他的小朋友互相沟通自己的结果。)

师:(小朋友都回位后)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实验结果了。现在请你看老师,请你仔细看看自己的记录单,有没有试验后的结果和你之前猜想的不一样的?我请小朋友到前面说一说。请XX来

幼:。。。。。。

师:那你是用牙刷的哪里吹出的泡泡啊?

幼:牙刷的毛/牙刷头

师:哦,这是你的实验结果,谢谢你,请你回到座位上。还有哪位小朋友,愿意来分享你的结果哪?请XX来

幼: 我猜想的铁丝是不可以吹出泡泡的,试验后发现,铁丝能吹出泡泡。

师:哦,原来一根直直的铁丝,你是怎么让它产生泡泡的啊,给大家说一说。

幼:围成一个圈

师:哦,看来你很爱动脑筋,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还有小朋友愿意分享吗?(很多举手、或者没有举手是)哦,看来大家都想说一说,这样吧,我们一起说好吗?

我们先看第一个牙刷,刚才那个小朋友说了,它可以,有没有不同意的?有,请他按之前小朋友的方法试一试;

第二个吸管,全票通过;

第三个羽毛球,请小朋友示范;

第四个铁丝,刚才小朋友说了,围成一个圈,请一个刚才吹出泡泡的小朋友给展示一下;

第五个纸杯,请成功的小朋友展示;

第六个泡沫网,全票通过。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这些能产生泡泡的材料,泡泡都是从哪里出来的?

幼:教师一个一个出示材料,引导幼儿说出牙刷有缝隙,吸管有孔,泡沫网有洞,原来铁丝没有洞,可以围出一个洞,这样的材料可以产生泡泡。

(五)提供有挑战性的材料,再次尝试吹泡泡

师:今天老师跟小朋友学会了很多本领。小朋友们,老师还有一些材料(出示第二份材料),纸有孔有洞吗?(没有),这个橡皮泥有孔有洞吗?(没有)小朋友们,能不能让这些材料在你的帮助下,也能吹出泡泡哪?

幼:可以

师:那我们就一起动手实验一下吧!(实验时,教师巡回观察和,了解孩子们的做法,进行沟通和启发)

(看孩子们进行的差不多时)小朋友们,刚才我看到了很多小朋友都让这些材料吹出来泡泡,而且方法还不太一样,你们想不想知道别的小朋友是怎样办到的呢?

幼:想

师:那我们先回到座位上一起分享一下吧!

师:逐一出示这些材料。让孩子们分享他们的方法。

四、自然结束

小朋友,我们今天让这些材料都产生了泡泡,现在我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一起到外面去玩吹泡泡游戏吧!

五、延伸活动

老师会把材料投放到科学活动区了,我们回到班级继续实验吧!

活动反思: 本节课中我重点培养幼儿的动手和思维能力,从幼儿的现有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幼儿尝试探索。在活动中我力求照顾每一位幼儿,让每个孩子都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大班下学期是幼小衔接的关键时期,所以在课堂上我不断纠正幼儿的坐姿、握笔姿势等,努力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中因为个人能力的原因,肯定也存在很多不足,希望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附录一:

能变出泡泡画√;不能变出泡泡画×。



61874337e248d_html_b67874017e8a8f78.jpg

61874337e248d_html_2366bc94079ab04f.jpg

61874337e248d_html_d4dcb41b2e0bc61c.png

图片 10

61874337e248d_html_975217d4ba664805.jpg

61874337e248d_html_d4e898b1c9e1737e.jpg

猜想







试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