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管理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7
/ 2

小学教育管理策略

骆伟丽

丹棱县城区小学,四川眉山丹棱, 620200,

内容摘要

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本文中,我们以小学教育为话题,展开探讨。众所周知,小学教育在人的一生当中是极为关键的历程,它承担着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提升学习能力、生活能力的重担。而在今天这样的社会中,国家提出素质教育,倡导为学生减负等口号,特别针对的是中小学生。所以说,笔者认为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能力,更是应该以小学教育为着力点。对此,笔者在研究、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状况,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关键词:小学教育管理;策略;初探;


一、基本概念界定与研究意义

(一)基本概念界定

1.小学教育管理

小学阶段,是孩子刚从幼儿园毕业后步入人生的一大重要旅程,这也是人的教育中最为基础、最为黄金的一部分。教育管理就是学校的管理阶层通过运用手中的权力,来调度教育队伍,综合协调各种教育资源,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结合自己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自身的价值。在本文中,笔者侧重想突出的是尽可能地发挥人力的作用,来提升教育质量、提高教学水平,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尽可能的实现自身的综合、全面发展,真正的让老师寓教于乐,让孩子学有所成。

2.策略

“策略”,这一词的含义颇深。在古代,就有哲人为它赋予一定的意义。策略亦作“策畧”,指计策、谋略。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里这样写道:社会经济调查,是为了得到正确的阶级估量,接着定出正确的斗争策略。总之,“策略”的意思可大致概括为方案、谋略等。本文中的策略指在小学阶段,为实现一定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而制定、实行的众多的方法、方案、制度等。

(二)研究意义

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在上文中就已经论述过了。当孩子从幼儿园毕业后正值五六岁的样子,正是学习新事物、接受新知识的年龄。步入小学后,在老师、同学的带领下,在周围环境的感染下,对自身的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都会有一定的影响。今天的社会,更是推行素质教育,提倡要对孩子进行全面教育、综合发展。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填鸭式”地接受。少有的师生互动,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互助式地完成学习内容。这也就是教师不能正确对待个体差异,都是以相同的标准和尺度来衡量学生的,这也是教育中的一大弊端。

二、以个性化教育理念为指导的管理策略

第二,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这里侧重指的是社会成员们每一个人都有自由发展的权利,能够在才能、智力等各方面获得充分而自由的发展。对于这一学说理论,国外的许多教育家也是甚为感慨的,甚至很多著名的教育学说都来自于这一理论。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来说,他们不仅有掌握知识、获得技能的美好愿望,更有被得到关心、爱护、认可、尊重,获得一次又一次进步并走向成功的精神需求。因此,小学教育管理中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性,搭建丰富平台使学生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以生为本,就是要正视学生是能动的主体,让其在学校教育中获得丰富的发展。

三、以师生为本的管理策略

新课程改革摒弃了过去传统的教学理念,这也算是人类在教育领域中的一大智慧的结晶。因为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孩子全面而又健康的发展,生命不止,学习不息。人类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应该保持随时学习的理念和态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指导教师应该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去提高自身能力,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进而带动整个社会、整个民族可以持续前进。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其专业发展。在学校的管理,如果教师不进步、不追求、不努力,谈何学校的进步,又怎么实现学生人格和灵魂的升华。换言之,教师应该持续汲取养分、不断提高自己才能真正为学生群体所服务。古人云“弟子不如不如师,师不如贤于弟子。”但是,在这里,笔者强调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持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四、以民主与集中统一的管理策略

(一)建立民主制机制的管理构想

一直以来,教师、学生、家长是参与教学管理、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也直接影响着学校授课的效率和质量。为此,学校在管理方式上应该得以改善或者说一定程度上进行自我调整。比如:建立民主制管理机制,成立由行政干部、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代表、教育专家或社会知名人士等共同组成的校务委员会以及建立健全以教师为主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所谓“校务委员会”,是学校所有决策的最高机构。这一点在西方国家中很多学校采取并执行了。校长并不是权威,而是众多领导者统一决策、共同决定下所达成的一定的建议,然后由校长所颁布并监督实行的。

(二)实现民主基础上的集中管理

学校管理中的决策和执行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无论是办学思想的确立、规划发展的制定、计划方案的实施,还是组织过程中的督导评价等,都离不开最终的决策,而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但也不是说校长想怎么干就怎么决策,而是由“校长全盘负责,党组织监督规范,教代会民主参与”,这三方面形成了有效的学校管理运动。这一运动路径下对重大问题进行的决策,保证了校长决策的科学性,减少失误。学校在实行校长负责制过程中,要始终正确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何国华.陶行知教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美]琼斯.全面课题管理:创建一个共同的班集体[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4】刘军.中小学教育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5】周韫玉,张瑞玲.中小学校课程开发与示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6】肖川.教育的视界[M].长沙:岳麓书社,2002.

【7】傅坤昆.个性化教育:理念、实践与反思一一2011年个性化教育国际会议综述[J].个性化教育专题,2011(12).

注释

①刘宏武.个性化教育与学生自我发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②上官子木.教育的国际视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③王铁军,周在人.给校长的建议:101(全新版)[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④[美]玛瑞琳·L·格雷迪.校长应避免的20个错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⑤钟启泉.教育的呼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⑥张平.什么是最好的教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⑦杨华.中小学实施个性教育的原则和途径[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