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街区街道空间尺度的研究——以滨海新区响螺湾商务区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5
/ 2

商业街区街道空间尺度的研究——以滨海新区响螺湾商务

区为例

第一作者 刘安琪 第二作者 金银花

天津泰达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艾奕康(天津)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街道空间是城市中重要的公共空间,本文通过研究相关案例,针对滨海新区响螺湾商务区的街道空间的现状问题,提出提升策略。通过对响螺湾商务区街道空间尺度的研究,对今后的商务区街道空间的规划与设计可以提供一定的规划指导意见。

关键字:商业街区 街道空间 尺度 开放空间



1研究背景

在以道路为骨架进行规划设计的城市当中,依托道路而产生的街道空间,成为城市中的极为重要的公共空间。街道空间的活力程度,开始作为衡量这个地区活力程度的依据。影响街道空间活力程度的各因素当中,尺度与规划设计有着最为密切的联系。对商业街区街道空间尺度的研究,将为今后的规划设计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指导。

响螺湾商务区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并作为滨海新区CBD启动区。随着极地海洋馆、彩带岛公园、浙商大厦、五矿大厦等公共设施投入使用,响螺湾商务区正成为海河南岸新的城市活力地区,因此本次研究对响螺湾商务区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街道空间

正如前文所述,街道空间是城市当中依托道路而产生的空间,并有着公共性的特点。街道空间,不仅承担着作为通行空间的交通需求,更是人们进行城市公共活动的空间载体。

街道空间的界定应由道路两侧的建筑决定,只有道路而没有建筑立面的围合,也无法形成街道空间。因此,街道空间是以两侧的建筑立面为界,沿着道路延伸的城市空间。由于车行道路对本次研究的影响较小,遂将本文中的街道空间简化为特指道路侧石至建筑立面之间的空间。

街道空间的构成应包含如下几个部分:①慢行空间,指提供人们慢行方式出行的街道空间,慢行出行方式包括公交车、自行车、步行;②开放空间,指提供人们游憩、休闲、商业等活动的街道公共空间,包括步行街区、街角广场等;③绿色空间,指街道中由植物、种植池构成的区域和界面,包括道路绿化、行道树、沿街绿化等;④停车空间,指提供停车空间与服务的街道空间,包括地面停车场、临时停车位等;⑤街道家具,指街道中所有的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公交站点、自行车租赁点、贩售亭、灯具、座椅、果皮箱等。

3案例研究

3.1香榭丽舍大街

香榭丽舍大街,是巴黎城一条著名的大街,然而改造前的香榭丽舍大街有着交通堵塞、商业活动混乱无序等诸多问题。

大改造彻底解决了这些问题。首先,对街道空间重新进行空间的划分。原来10米宽的人机混行的停车带被改造为步行街区,停车功能移至地下;靠近建筑一侧为宽5米的纯步行区,外侧5米宽的空间作为户外休闲区,允许临街商铺设置户外咖啡座。在新旧步行街区的中间增加行道树,布置街道家具。其次,规划改造对土地使用提出了新的要求,鼓励增加传统公共设施。另外,选用风格匹配的路面铺装、座椅、果皮箱和路灯,增加香榭丽舍大街庄重、典雅的风格。

香榭丽舍大街的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设计启示:①将步行空间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增加的行道树提供了林荫空间,结合户外咖啡座成为重要的休闲区,大大增加了街道的活力,街道也由功能单一型变为功能复合型的空间;②远期规划考虑到游客量大大增加,可考虑取消地面停车,增加步行空间,步行空间的尺度应随着街道活力的发展而做出适当的调整;③鼓励加入更多公共性的商业活动,恢复街道生活气氛,激发街区活力;④通过街道家具与铺装营造出街道的风格与基调。

3.2东京表参道

东京表参道以其舒适的购物体验而闻名于世。约20米宽的道路包含了双向四车道,以及两侧的停车带,道路以2米宽中分带隔离。停车带通过铺装与行车带进行区分,并明确用标线划出停车位。道路与步行街之间有着约3米宽的绿化带,植以乔木与灌木。步行宽度通常在5米至8米之间。

由东京表参道案例可总结出几点设计启示:①中分带的作用以隔离两侧道路为主,尺度无需过宽,植物以绿篱为主;②通过明显的停车标识,明确停车区域,既可满足停车需求,也不妨碍两侧交通;③建筑底部的连续空间、宜人的尺度、行道树所形成的林荫空间是塑造舒适的步行空间的重要因素。

3.3纽约街道设计手册

纽约是世界上人口与建筑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走在高楼林立的纽约曼哈顿街区,却仍觉得舒适而毫无超高层建筑的压迫感,其中,纽约街道设计手册作出了重要贡献。

纽约街道设计手册提出了全街道空间的概念,给出了人性化的街道设计方案。索引式的工作手册,可以直观便捷的指导设计工作,更好的将街道设计的理念进行宣传,利于多学科的融合和多部门的协作。

4街道空间提升策略

4.1现状问题阐述

在对现状的调研中发现,各地块缺乏活力,空间割据严重,功能混乱,流线重叠,人车干扰,且缺乏开放空间和停留空间。占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停车现象随处可见,地块内停车缺乏引导与识别,流线组织不合理。

在影响街道活力的各因素中,商业、广场、公共交通以及人的活动是最为相关,而这几项因素正是响螺湾商务区的街道空间极为缺乏的。

4.2街道空间分类

响螺湾商务区街道空间类型较多,本文道路级别、红线宽度、街道空间尺度、地下停车场出入口的有无等情况,分为三种大类,十种小类。本次研究针对三种大类给出了方案策略。

4.3类型一

这一类街道空间尺度较大,没有地下停车场出入口,有较好的条件创造慢行空间和开放空间。根据现状做的调整有:①将停车区移至建筑外侧,靠近城市道路的区域;由外向内分别布置停车区、自行车专用道、步行街区和休憩广场;②各区之间以非连续的绿化带进行分隔,绿化带中可布置路灯、休闲坐凳等设施;③在休憩广场区域允许沿街底商设置户外服务设施,如咖啡座、售卖亭等,提供餐饮、休闲等服务。

4.4类型二

类型二中根据现状做的调整有:①靠近建筑的一侧布置步行街区和休憩广场,在地下停车场出入口的外侧布置人行专用道和自行车专用道,同时将最靠近建筑一侧的机动车道改为临时停车未;③休憩广场区集中布置户外服务设施。

4.5类型三

类型三是优化空间最为有限的类型。通过将最靠近建筑一侧的机动车道改为临时停车位、将人行道和自行车道合并为慢行通行道、优化绿化带宽度至2-3米之间等措施,集约高效利用街道空间。

5研究启示

街道是人们产生社会活动、相互进行交流的场所,也是城市中极为重要的公共开放空间。然而在过去几十年城市的飞速发展中,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的大规划大建设,却忽略了与人最为紧密相关的小尺度空间。通过对响螺湾商务区街道空间尺度的研究,对今后的商务区街道空间的规划与设计可以提供一定的规划指导意见。


参考文献

[1]New York City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Street Desigh Manual [M]. 规划师,2009.

[2] 苟爱萍,王江波. 基于SD法的街道空间活力评价研究[J]. 规划师,2011,(10):102-106

[3]匡晓明,徐伟. 基于规划管理的城市街道界面控制方法探索[J]. 规划师,2012,(6):70-75

[4]孙靓. 交通·景观·人——比较上海世纪大道与巴黎香榭丽舍大街[J]. 华中建筑,2006,(12):122-124

[5] 方智果,宋昆,叶青. 芦原义信街道宽高比理论之再思考——基于“近人尺度”视角的街道空间研究[J]. 新建筑,2014,(5):136-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