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对农作物的影响及其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5
/ 2

农业技术对农作物的影响及其对策分析

刘忠

曹县郑庄街道办事处农业农村服务中心, 山东 曹县 274400

摘 要:农业技术对农作物种植生产上具有一定价值,将其不断使用在农作物实践之中。对技术形式进行深刻研究和改进,使其可以在农业技术之中发挥自身价值,强化农业技术在农作生产中的作用,提高农作物产量,减少农作物病虫害,进而可以最大化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农业技术、农作物、影响、策略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技术也由过去单一的技术逐渐向系统化、全面化的方向发展,演变成为集植物生产环境技术、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作物蔬果生产技术以及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技术为一体的技术体系,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因此必须加强对农业技术进行分析。

一、农业技术应用的重要意义

1.1农业技术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土地的利用率

现代化的农业技术不再限于农业这一单一的行业,而是与越来越多的行业加深了融合,借助多个行业,多个学科,多个部门的力量形成协同势能,从而更加科学和高效地实现共同的发展目标。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是农作物种植生产和管理与土地的规划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既实现了耕地或种植区域的合理划分,使土地得到高效利用,同时越来越集中化的耕地是农业种植产量更高,效率更高。

1.2农业技术应用能够提高种植作物的质量和产量

这也是农业技术的基础作用。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新技术和新设备不断涌现,为了使基层农户能够更及时有效地学习和应用好这些新技术新设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必不可少,是连接技术部门和机构与基础农户之间的重要桥梁,为作为种植产量和种植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更可靠更高效的路径。

1.3农业技术应用能够节约能源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的实现

农业生产管理过程中涉及水资源利用、农药和肥料的使用等,这些都与生态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农业技术应用可以结合水利工程规划建设,在提高水利设施水平的基础上减少水资源浪费,同时通过新技术和新手段来增加有机生态肥料的施用量,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量,从而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

二、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经过众多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我国农业技术整体发展水平正在不断提高。为了强化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则需要探究科学的应用方法,同时了解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价值。本文分析了农业技术在农业种植密度、改善外部环境、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希望可以为具体的农业技术应用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

2.1在农业种植密度中的应用

过于紧凑的种植密度既容易影响农作物生长,又容易降低产量。如果农业生产者可以科学合理地控制农作物间隙,则更容易促进农作物生长,提高生产产量。因此,科学合理地控制农作物密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往农民主要依据农业种植经验控制农作物密度,但其生产效果并不理想。为实现农业生产种植目标,我国研究发展了农业技术,并应用农业技术控制农作物间隙,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阳光、雨水等资源,进而保证农业生产水平。

2.2在外部环境改善中的应用

外部环境因素会影响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生产者通过改善外部环境,可以确保农业生产活动的顺利推进,有利于强化农业生产效果。传统改善外部环境的方式应用价值并不高,为了更好地改善外部环境,就需要将先进的农业技术应用在实际生产活动之中,进而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由此可见,农业技术对于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具有积极意义。因此,要重视农业技术,以此强化农业技术应用效果。

2.3在施肥中的应用

在农作物获得充足的养分后,将会加快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农作物的产量也会随之提高。因此,需要注重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养分。农业生产者应对农作物进行合理施肥,为发挥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最大价值,应根据农作物类型、生长阶段等选择合适的肥料。与此同时,还需明确施肥量,把握农作物施肥时机等。通常情况下,农业生产者主要依据经验开展施肥工作。但是经验与实际施肥工作会存在一定的偏差,进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而通过应用农业技术开展施肥工作,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有利于保障农作物茁壮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为此,要积极地推广农业技术,进而保证农业生产活动中施肥工作的顺利开展。

2.4在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病虫害因素影响着农作物生产活动。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农业生产者需要采取科学的措施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如果农业生产者不能够合理地控制病虫害,则会容易出现农作物大量减产的问题。所以说,农业生产者需要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降低病虫害对农作物产量产生的负面影响。一般而言,农业生产者主要通过喷洒农药的方式进行病虫害防治。通过实践研究发現,部分农业生产者不清楚农药配比方法,进而影响了病虫害防治效果。应用农业技术推进病虫害防治工作,可以提升病虫害防治水平,可应用化学以及物理手段进行防治,其是农业技术所倡导的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因此,农业生产者需要掌握化学以及物理手段在病虫害防治中的方式方法,以保证病虫害防治质量。

三、提高农业技术水平的策略

3.1培养农业技术人员。农业技术人员是农业技术的直接实施者,他们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对农业技术发展、改进和推进等工作开展的深入程度。由于人们对农业技术专业带有一定偏见,很多人认为上了大学应该去大城市就业,而不是扎根于农村进行农业技术研究,这就导致我国农业技术人员相对缺乏。而且,我国还缺乏相应的农业技术培训体系。那么,想要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我们必须要吸引愿意扎根于农村潜心研究农业技术的高素质农业专业技术人才。而政府也可以给予农业技术人员给予相应奖励政策,鼓励高素质农业技术人才深入基层开展研究工作。

3.2加强农业技术的优化

农业技术涉及的内容包括农作物的选种、栽培、育苗、土壤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农机应用等方面。因此,在选苗的时候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特征以及地理特征来选择合适的品种,在施肥的过程中要根据农作物不同生长周期所需要的营养,采用有机肥与化肥联合使用的施肥方式。另外,还要根据农作物的特性来规划它的种植间隙。在防治病虫害方面应联合使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机械防治等防治方法。

3.3强化农机和农业的结合

农机应用是农业技术重要的一部分,农机与农业的结合程度反映了我国农业技术的整体水平。为了提高生产率,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发展,必须适当的采用农业器械,并且配合农机的使用培育和改良新的农作物品种。

四、结束语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农业技术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农作物产量,需要研究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运用的方式方法,全方位地把握农业技术应用环节。由于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需要重视发展农业技术,以此提升社会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姜金凤.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强化方法探究[J].中外企业家,2020(11)

[2]戴永新.农机化技术与农业相结合的几个关键问题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