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代数例题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5
/ 2

关于高中代数例题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徐静

安徽省六安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安徽六安 237006

摘要:代数在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其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而例题则是高中数学课程教学的关键构成部分,其对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掌握学习技能,获得数学思想发挥着重要价值作用。代数例题教学是学生获取代数知识的关键渠道与手段,提高代数例题教学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对教师与学生而言是一种肯定。为了有效开展代数课程教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师必须明确和新课标相匹配的教学观和教学方法,掌握提升代数例题教学效率的策略。本文基于对高中代数例题教学现状进行解读,而后总结出具体提升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代数例题;教学;有效性;策略

引言

针对高中数学课程而言,无法脱离例题教学,是代数教学不可缺少的“重头戏”,既有助于巩固学生数学知识,使学生领悟隐藏于知识中的数学思想,又能锻炼高中生思维品质,培育其数学能力,提高其综合素养。基于此,本文针对高中代数例题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1. 高中代数例题教学限制

  1. 学生方面

高中学习时间较长,备战高考时间足够。但因教师教学观念更新缓慢,即便存在更新意识,由于高考压力,也必须运用题海战术。根据相关调查得知,有80%左右的高中生认为学习代数例题后的成绩高低,会对自身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产生影响;70%的高中生则需要依靠做各种辅导资料上的例题来应对日常考试。为了提高成绩,高中生会选择利用大量练习题来巩固知识,高中三年,学生的多数时间均在完成作业,机械重复练习各种作业题。即便偷得一时空闲,也会被各种课外作业和辅导班占满,家长与教师无法容忍学生随意玩乐,以为学生好为理由,为了能够让学生未来考上好大学,让学生在作业山中不断爬坡。题海作业占据了学生休闲时间,挤掉了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殊不知,这种做法难以让学生感到身心愉悦,更何况使其健康成长。

  1. 教师方面

首先,数学教师未能真正理解代数例题具有的教学功能,未能贯彻落实新课标教学理念,一些教师仍然停滞在重复机械练习上,致使课堂教学过于被动,教学质量和成效差强人意。在实际例题教育教学中,主要突出例题解题方法与步骤,未能进一步挖掘代数例题具有的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更无法有效培育高中生数学逻辑思维和应用能力。其次,数学教师未能认识到代数例题的重要性。在讲解代数知识时,运用例题教学法,能够有效减少学生认知负担及心理压力,协助高中生更好理解并掌握代数知识,提升学生问题分析能力。但当前,部分数学教师忽略了例题的优势和作用,只将例题作为课堂的一部分,课前未能精心挑选例题,课上未能全面讲解例题,致使例题无法充分发挥自身效能和作用。

  1. 强化高中代数例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 例题选择

在现实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想提升代数例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科学合理选择例题十分重要。换句话来讲,就是要转变例题教学低效的情况,完善例题设计。高中数学和初中数学存在极大差异性,高中数学具有极强的概括性与抽象性,如果高中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无法真正掌握知识内涵以及相互间存在的联系与区别,极易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出现思维障碍。抽象晦涩的知识会使高中生形成畏难心理,长时间下去,会使得高中生渐渐丧失学习数学知识的成就性动机,逐渐对学习数学知识形成挫败感,丧失学习热情。为了降低此种情况的产生概率,可应用分层策略进行教学,将抽象难懂的核心问题划分成层次性小问题,由简到难,逐个击破。具体可从以下两点入手:第一,明确各知识内容对应的核心问题:方法与技能。第二,将核心问题涉及的数学概念、数学规律与数学技巧展开细分,按部就班达到标准。在这种层层递进的达标过程中,师生均能明确自身知识掌握情况。由此可见,将核心问题进行分层设计,能为完善教学过程,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反映课堂教学成效提供扎实保障。另外,数学教师在设计例题时,要以所有学生均能得以发展作为中心,切记不可“一锅端平”。在设置数学例题时,内容起点要低且具备层次性,学生只要努力就能掌握。而且,数学教师还应将学生现有认知架构为基准,将知识发展规律为中心设计例题,使所有例题在解题方法上存在区别,但知识点又存在联系,由单一的知识点逐渐向综合知识点扩散,构成系统完善的知识结构网络。譬如,在讲解不等式知识时,可利用分层策略进行例题设计:(一)已知x大于0,求函数解y=x+5/x最小值;(二)已知x不等于0,求函数解y=x+5/x最小值;(三)已知x大于-1,求函数解y=x+5/x+2的最小值;(四)已知x大于2,求函数解y=x+5/x+2最小值。根据此种例题教学法,不但能够让高中生保持学习热情,而且还能使其解题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1. 例题讲解

在展开代数例题教育教学时,数学教师不可只向学生提供答案,应将引导高中生经历解题过程作为教学重点。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培育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均要在例题教学过程中渐渐实现,由此可见,例题教学过程要比最终结果更加重要。当高中生通过自己努力解决数学教师提出的问题,并找到最终答案时会出现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从表面角度来看,是因为学生找到正确答案而开心,但从实质而言,快乐的根源是高中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反之,如若将答案直接告诉给学生,学生不会从内心深处发出满足感。即便在探究解题后未能得到正确结果,学生也会感到无愧于心,只要教师提供给学生正确思路,就能拓展学生思考空间,激发学生内在智慧,因此,要想提升例题教学的实用性和有效性,精心讲解例题是重点。据此,要突出高中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位置。众所周知,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所以数学教师在进行例题教学时,应将学习主动权归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唯有如此,才可使高中生在课堂中更好掌握知识,从而大幅度提升例题教学的有效性。譬如,在讲解

6184869c3d19d_html_afc8be590891d523.png 图像时,教师应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绘画出以上图形,以此加强学生对图形特点的了解,并根据不断变化对数函数底数,总结出y=logaX(a>0,且a≠1)叫做对数函数,从而加强学生对函数知识的掌握。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充分发挥例题具有的教学价值,发掘例题蕴藏的宝藏,数学教师则要注重代数例题教学的示范作用,巩固学生知识基础,在实际教学中将教育内容作为入手点,以教学目标为基准,认真备课,精选代数例题与教法,全面发挥例题的效用和功能,使学生积累解题经验,提高自身解题能力,从而真正提升代数例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陈珍青.发掘高中数学新教材中的“探究与思考”的作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7):144-145.

  2. 石兰兰.浅谈融媒体下的高中数学课堂[J].中国新通信,2020,22(22):182-183.

[3]武丽莎,朱立明.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生成机制与培养路径[J].数学教育学报,2021,30(04):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