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机械设备运行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4
/ 2

水电站机械设备运行管理研究

高红伟

云南大唐国际李仙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云南普洱 665000


摘要:水电站机械设备是水电站生产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械设备运行质量也将决定整个水电站的运行效果,做好水电站机械设备的运行管理有助于提升水电站运行质量。本文将从水电站机械设备运行管理的作用出发,分析水电站机械设备运行管理出现的问题,研究水电站机械设备运行管理工作的提升途径。

关键词:水电站;机械设备;运行管理


引言:水电站机械设备在正常的运行过程中,会随着时间的积累出现故障或老化,使机械设备出现问题,导致水电站运行受到影响,甚至发生风险事故,确保水电站机械设备的的稳定运行尤为关键。

1水电站机械设备运行管理的作用

水电站机械设备作为水电站运营的基础,为了保障水电站的稳定运行,做好水电站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能够确保水电站的运行质量。水电站机械设备的运行管理工作显得较为重要,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需要在日常运行中注重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定期对水电机组、水电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和养护,提高水电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运行质量。水电站机械设备运行管理对于水电站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作用,能够助力水电站完成运营任务。

2水电站机械设备运行管理出现的问题

2.1运行管理体系不完善

运行管理体系不够完善是当前水电站机械设备运行管理出现的重要问题。主要表现在水电站企业管理方面,对于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不到位,往往是等待机械设备出现故障问题后,才进行检修,造成水电站难以有效运行。尤其是在规模较小的水电站运行管理中,机械设备的运行管理往往被企业所忽视,难以有效展开,从而造成机械设备容易出现故障问题。其本质都是企业没有构建或缺乏完善的运行管理体系,无法保证机电设备运行管理的有效性。

2.2专业运行管理人员缺乏

现阶段我国对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投入力度较大,但是专业的人才一直是运行管理较为薄弱的环节,虽然在水利水电、机械设备专业方面的技术人员较多,但是复合型的管理人才,了解水电站机械设备运行管理需求的人才极为缺乏,无法有效进行管理工作,只能为水电站日常运行中提供较少的支持,无法有效帮助检修养护人员深入了解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即便是微小的故障问题也难以有效处理,机械设备运行管理无法发挥作用,自然难以为水电站运行提供支撑。

3水电站机械设备运行管理工作提升途径

3.1完善水电站管理结构

水电站机械设备运行管理需要水电站管理结构的有力支撑,健全、完整的水电站管理结构将为机械设备的运行提供更加合理有效的帮助。通过分层级来增强整个水电站的运行管理。上级部门应当由具备专业技术能力、了解水电站运行实际情况、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组成,来统筹管控整个水电站。次级则由针对性专业能力、了解水电站各项管理环节、有着较高业务水平的人员组成,例如掌握机械设备运行状况的维修人员或管理人员,便可承担水电站运行管理责任。而下级则由基层员工组成,细化到运行管理的各个环节、区域,以机械设备为例,包括水轮机、发电机、变压器、调速器等,将运行管理的权责详细分配,使人员能够负责好自身需要管控的内容,以此实现机械设备的运行管理,通过良好的管理结构来确保整个水电站管理的稳定性,为机械设备的管控提供支撑[1]

3.2构建机械设备运行管理体系

运行管理离不开管理体系,完善的管理体系能够为工作人员的实际管控工作提供规范标准。机械设备运行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结合水电站机械设备运行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不同机械设备从操作、养护、维修等方面制定标准,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完成机械设备的操作、检测、故障处理等工作。机械设备运行管理体系还包括机械设备的检修机制,通过日常维护和定期维护两种管理方式,来提升机械设备的运行质量。一般来说机械设备的年检主要集中在枯水期季节,而日常维护则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检修机制以预防为主,加强机械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确保良好的运转状态。

水电站运行复杂,岗位众多,在机械设备运行管理体系下需要明确不同岗位人员在机械设备运行管理中的责任,工作人员、维修人员和管理人员在运行管理中的权责关系,使三者能够良好配合,交流沟通,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将机械设备的情况反馈给维修人员和管理人员,以此制定维护计划、确定保养周期,不仅能够提升机械设备运行管理的质量,而且促进了运行管理效率。坚持科学合理的运行管理方式是保障机械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在新设备、新技术的投入使用中,要尽快调整运行管理流程,及时掌握机械设备运行特点,采取针对性管理方法,确保水电站机械设备的运行效果[2]

3.3提高运行管理人员能力

机械设备运行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是保障机械设备有效运行的基础,需要从意识和能力素养两方面提升。在思想意识方面,电力单位需要加强工作人员对机械设备中重要性的认识,能够正确认识机械设备运行管理对于水电站发展的促进作用。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机械设备运行管理体系中的规章制度开展管理工作,提高机械设备运行管控的质量。而在人员能力素养方面,则需要增强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电力企业定期开展培训讲座,学习活动,让管理人员学习有关水电站运行、机械设备运作的专业知识,使工作人员和维修人员清楚管理要求和规范标准,能够有效执行管理要求。通过提升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来增强运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保障机械设备运行管理的顺利开展。

3.4加强运行质量安全监督

在水电站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除了因老化出现故障问题外,很大一部分位置都是在运行过程阶段出现的,通过增强运行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来起到监督运行管理的作用,确保运行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一方面运行管理监督工作需要与运行管理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按照运行管理体系、权责关系、运行机制进行监督,监督的重点内容集中在工作人员的运行操作准确性、维修人员维护计划的制定情况,管理人员要起到全面管控影响水电站机械设备运行质量的作用,并且要进一步加强对提升机械设备运行效果的控制作用,通过运行质量安全的监督管控来提高机械设备运行质量。比如在新设备、新机械投入使用前,就应当要求维修人员设计相关机械设备的检测计划,在投入正式投入使用前进行测试,保障机械设备的质量,管理人员也应针对机械设备的实际情况确定运行管理方案,调整相关运行管理体系和规范标准,切实结合实际情况来确保机械设备运行管理的有效性。不能套用过往的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根据机械设备具体情况来进行监督。

结论:在水利工程中水电站是电力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电站机械设备的运行管理对于水电站的进步发展有着关键影响,分析水电站机械设备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完善水电站管理结构,构建机械设备运行管理体系,提高运行管理人员能力,加强运行质量安全监督等措施,来提高水电站机械设备的运行管理工作,保障水电站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覃树贤.探讨水电站机械设备运行管理[J].建材与装饰,2020(11):232-233.

[2]王旭明,郑华兵.浅谈水电站机械设备运行管理[J].民营科技,2018(1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