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的思维与计算机应用关系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4
/ 2

计算机的思维与计算机应用关系分析

雷阳

天津市先行多媒体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221

摘要:当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计算机文化与知识教育已成为教学领域不可或缺的课程。计算机思维不是一种理论或方法,而是一种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虽然我们可以总结计算机思维的一些特点,澄清什么是计算机思维,但这种思维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在不断的计算机应用中锻炼,最终转化为我们自己的思维习惯,以便自然地对计算机问题做出适当的反应。在计算机应用中,扎实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固然重要,但计算机思维仍然不可或缺。它在控制知识和经验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在计算机应用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必须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思维。

关键词:计算机;思维;计算机应用;关系分析

1导言

计算思维是抽象的。学习计算机课程是大学生的重要思想。计算思维是抽象的。学习计算机课程是大学生的重要思想。在中国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计算思维由七个不同的教学环节组成,包括:重新解释、递归思维、并行处理、抽象分解、问题建模、系统恢复和海量计算。计算思维的成功应用对我国计算机大学的教学和科研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计算思维的不断完善及其在高校计算机课程改革中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教学改革的进程。由于专业应用的需要,计算机基础课程从形式到内容都在不断更新和改革。一代又一代的教师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每一轮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都促进了计算机人才培养工程的不断推进,为培养各领域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计算思维概述

所谓计算思维,是指在理解和运用计算机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思维,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其定义可以看出,计算思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计算思维能够把较为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帮助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内理解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计算思维在这方面通常会使用到约简法、转化法嵌入法和仿真法等方法。

2.2计算思维呈现递归,可以并行处理数据。具体的思维过程是将代码转换为数据,或将数据转换为代码。这种思维过程可以称为分析方法和检验方法,具有多维性和普遍性。

2.3计算思维实际上是一种系统设计方法,它通过抽象和分解来分解和控制复杂的问题,设计一个复杂的系统。

2.4计算思维作为一种问题处理方法,兼具科学性与合理性。

2.5计算思维是一种系统恢复思维方法。即使在系统的最坏情况下,也可以使用计算思维来恢复系统。

2.6计算思维是一种启发式思维,通过启发式的思维方式找出问题的正确答案。

3计算思维与计算机教学的关系

计算思维与计算机教学关系具体可以划分为以下几项几点:

3.1计算机原理和技术为计算思维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换句话说,在计算机原理和技术的帮助下,计算思维可以快速制定和实施问题解决方案。这意味着人们可以理解人们在计算机系统中的思维活动。

3.2从计算机教学的角度来看,计算思维是计算机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思维。只有运用计算思维,才能促进计算机能力的快速培养。

3.3如果大学生在掌握计算机抽象语言后,在学习和掌握计算机技能方面遇到问题,计算思维可以为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重要思维和解决方法。可以说,计算思维是大学生计算机课程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4计算机思维在其应用中的作用分析

计算机思维在计算机应用中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形成问题导向,养成冷静客观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应对出现的种种困难,它是指导计算机应用的一种思维模式和思维习惯,具备计算机思维可以使得学生快速解决难题。

4.1形成问题导向,敢于面对难题

计算机思维要求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找出问题的原因,消除隐患。因为在计算机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问题,特别是在计算机编程和设计等具体应用中涉及到许多数字和组件。如果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问题导向,在遇到问题时只想逃避和等待,问题就很难解决,计算机理论也很难转化为相应的计算机应用成果。

4.2养成冷静态度,客观对待问题

如果你想科学地解决问题,你必须始终保持冷静和客观的态度。你不能太急于犯更大的错误,也不能拖延时间使问题难以解决。任何焦虑都会影响你的判断力,使事情变得难以理解。计算机思维要求我们在遇到问题时冷静下来,通过问题的表面探索深层次的潜在问题,全面、客观地反映问题的本质是解决问题的最大前提。

4.3保持积极主动,全面看待问题

在计算机应用中,计算机思维要求学生始终保持活跃,自发地、积极地寻找问题。即使计算机系统运行良好,也要及时检查是否存在不足,以便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如果学生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计算机思维模式,他们就可以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更全面地思考问题。

5在应用中培养计算机思维的策略分析

5.1更加突出实践教学

计算机应用的实用性很强。无论学生有多少理论知识,最终都会反映在计算机的实际操作中。大多数时候,在理论课上,学生们充满信心,觉得自己对计算机应用的各个方面都有很好的理解。然而,在实际的计算机操作中,各种问题会突然出现。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降低。他们觉得自己动手能力差,不适合从事计算机相关领域的工作。但是,如果能够正确引导和大力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将激发学生勇敢面对问题的信心和决心,发挥更好的教学效果。

5.2引入多种教学方法

如果仅仅依靠教师的说教和“填鸭式”知识灌输,计算机思维的建立将不会起到相应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计算机知识的网格框架,从而帮助学生更好、更容易地培养计算机思维,这一点非常重要。采用表格、图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对计算机应用过程中所需的理论知识进行总结,使学生能够绕过类比,将自己的知识联系起来,当遇到问题时,能够快速地从一个知识点跳到另一个知识点,从而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

5.3鼓励学生养成多元思维

在计算机应用中,我们应该特别注意严谨和细致。就经营者本身而言,需要有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在应用过程中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的原因,并运用发散思维来探究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通过小组讨论了解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和来源,丰富自己的思考角度,优势互补,找到最佳解决方案。当然,教师也应该给予合理的指导,以包容的态度对待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在对学生进行日常测试或个人评估时,他们更倾向于肯定学生的多重思维,鼓励正确的思维。如果有偏差,也要帮助纠正,形成良好的思想导向。

6结语

计算机思维与计算机应用是相互联系的,但二者没有隶属关系,相互补充。在计算机应用的过程中,计算机思维不断地得到锻炼和检验,并最终定型;通过大量的计算机思维,我们可以在计算机应用中第一时间找到最优解,从而解决计算机问题。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形成计算机思维,并在计算机应用中取得更大的成果。随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逐步深入,高校应认真研究计算机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使计算机基础课程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真正跟上时代的步伐。计算机思维与计算机应用是相互联系的,但二者没有隶属关系,相互补充。在计算机应用的过程中,计算机思维不断地得到锻炼和检验,并最终定型;通过大量的计算机思维,我们可以在计算机应用中第一时间找到最优解,从而解决计算机问题。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形成计算机思维,并在计算机应用中取得更大的成果。

参考文献

金莹, 陶烨. 计算机应用与计算思维关系探究[J]. 计算机教育(21).

杨春丽, 邢英俊. 计算机应用与计算思维关系探讨[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7, 373(03):254-256.

阎岳. 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计算思维培养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