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4
/ 2

基于互联网 +的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分析

周婷

西咸新区轨道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陕西省 西安市 710000

摘要:互联网票务管理满足对终端标准化设备的硬件状态监控、运营参数、交易问题设备通信等基础设备管理功能及满足对票卡、收益、现金、发票等运营业务实物的管理。同时满足票务处理功能、智能支付功能、统一运维管理、报表统计功能、信息展示功能、数据审计功能、信息终端管理功能身份识别和验证功能、数据采集功能。

关键词:轨道交通;自助售检票系统;票务平台

1引言

近年来随着轨道交通自助售检票行业不断推出新支付、新服务的使用,功能设计也充分满足乘客体验和运维便利,但到落地实施的时候,与各集成商之间的协调成本相当巨大。为从根本上解决用户的实际需求,也为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需要,研发“线网综合票务管理平台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对线网票务应用的再升级,统一线网票务营收管理,做到高度集中的设备管理,制定相关应用标准,引导行业发展。

2建设重点

1)线网综合互联网票务管理未来将服务于地铁全线网票务管理的票务管理,可实现对线网标准化半自动售票机、自动售票机、标准化闸机等终端设备的设备管理功能,是线网标准化设备的中央平台系统。2)满足对终端标准化设备的硬件状态监控、运营参数、交易文件、设备通信等基础设备管理功能及满足对票卡、收益、现金、发票等运营业务实物的管理。主要包括:设备管理:终端设备的运行管理,包含软件和硬件。业务管理:中央级票务管理、线路级票务管理、车站级票务管理三大块核心业务。3)系统架构采用WEB网络结构模式中的B/S方式,设置用户权限进行操作员管理,根据互联网票务管理业务特点,采用ACC级票务管理、LC级票务管理和SC级票务管理三级管理方式,通过票务管理平台系统的权限安全控制,能够有效对ACC岗位角色、同一线路不同岗位角色、不同线路的岗位角色对系统的访问操作。4)线网综合票务管理平台系统面向所有在运营线路,可实现运营人员录入填写类数据的集中处理与存储,不同线路的票卡、收益、现金、发票等业务能够做到业务统一、界面统一、操作方式统一,能有效避免不同工作人员在不同线路之间换岗造成的对票务系统的不熟悉,提高工作效率。

5)综合票务管理平台系统具有各类数据查询功能,能够实现各类数据的查询、导出及打印需求。系统具有系统报表模块,实现按运营需求生成的各类格式报表、格式单据且能提供打印预览。

3架构设计

该系统未来要承接所有运营线路的票务数据,因此需要一个强大后台系统作为支撑。平台从稳定性和实用性两方面为主体完成设计,只为在复杂的城市轨道交通环境中提供最佳的用户体验。为满足系统的设计要求,最大化降低灾难来临时的影响,设计为两层负载,第一是传统使用硬件负载均衡改为由软件实现负载均衡业务,第二层是通过应用集群的形式实现业务负载,最大程度地降低灾备的影响。本系统将采用虚拟化方式进行部署,充分发挥虚拟化技术的快速部署和安全性,提高系统效能,充分发挥硬件资源的利用率,在不影响用户的情况下对物理资源进行删除、升级或改变。

4功能设计

1)票务管理子系统

负责线网票务管理功能,包括收益管理、票卡管理、ACC级票务管理、LC级票务管理、SC级票务管理,充分发挥系统优势,快速形成各类数据报表(按车站、线路、运营商等),为运营人员提供更快、更有效的收益管理功能,为最终实现运营决策提供依据。

2)运营管理(维护维修)子系统

旨在实现系统平台的运营管理,包括参数管理、权限管理、日志管理、设备管理、票价及运距管理等。

3)数据交换子系统

完成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所有数据交换。制定轨道交通线网统一的数据接口规范,完成票务管理子系统与AFC系统的数据交换;也可作为票务管理子系统与外部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平台。

4)数据传输管理子系统

数据传输管理子系统将票务管理子与下级系统联系起来,进行系统内的数据传输、信息交换的通信交互处理。针对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存在的潮汐现象,数据传输管理子系统能够根据底层服务管理软件提供的自动化调度技术,进行预配置来弹性对待数据传输,从整体上提升运行效率和用交付能力,满足未来业务处理量发展的基本要求。

5)系统管理子系统

为保障平台系统的稳定运行,设立管理子系统对平台软硬件运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事件,包括系统运行时间、系统软件运行事件、应用软件运行事件、安全事件、异常事件等信息进行记录。方便运维人员及时发现异常并解决。

4互联网+的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

1)生产系统管理

生产系统是票务管理平台系统的核心,接收ACC系统参数与命令,与ACC进行交易对账,实现所辖线路的票务管理与设备的管理。监控线路上各线路AFC系统的运营管理并根据相关协议上传交易和业务数据,负责日常运营管理和所辖车站的维修维护管理。当通信故障,由线路独立运行时,票务管理平台独立管理所辖线路AFC系统运行。

2)灾备生产系统管理

灾备生产系统是MLC生产系统的异地灾难备份系统,灾备系统一方面可以在MLC生产系统数据丢失时进行数据恢复,另一方面还可以在MLC生产系统出现严重故障时接管生产系统的功能,确保线路车站系统和设备的正常运转,当生产系统恢复后,重新接管MLC的全部系统功能。

3)接入测试系统管理

接入测试系统为待接入的车站系统提供接入测试环境,该环境与生产环境完全隔离,待接入车站系统可以根据业务需求进行任意测试。当测试完成时,车站系统无需做任何改动,通过MLC系统内部的网络设置就可将待接入车站系统无缝接入生产系统。测试系统具备与MLC生产系统相同的业务功能,为新线联网测试提供完整的系统功能和业务功能测试环境。为确保待接入系统的系统功能和业务功能能够满足运营需求,待接入系统在接入MLC生产系统之前经过接入测试系统的完整检测。

4)调试系统管理

调试系统规模较小,具有可快速部署,快速恢复的特点,可以在系统开发阶段快速的为车站系统提供最小可用的系统。调试系统具备部分MLC生产系统和业务功能,为新线联网测试时提供部分的系统功能和业务功能测试环境。待接入线路AFC系统按照开通计划制定相关的调试计划。待接入AFC系统根据接入调试计划,在正式接入测试中心之前,先连接到调试系统,进行部分功能测试。

5)票务中心系统管理

票务中心负责在AFC系统内部依据运营规则监视各级机构票卡库存状况,及时上报票卡库存状况和完成票卡的调配工作,确保运营人员对票卡管理的需求,确保各级票卡库存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6)灾备维修中心系统管理

灾备维修中心是维修中心的灾备系统,维修中心在系统出现严重故障时,灾备维修中心能够接管维修中心的业务功能。灾备维修中心与维修中心具有完全相同的业务功能。即:监视设备的运行状态、设置终端设备的运营模式、监控硬件设备、监控用软件、监控终端状态、部件管理、备品备件管理、设备档案管理、维修维护管理。

5结论

线网综合票务管理平台系统的搭建将建立完整的AFC系统地方标准,该标准的执行将实现AFC终端设备的高度标准化,因此,对于建设单位来说,有了统一的执行标准将极大地节省成本投入,同时也将引领轨道交通行业提供更具现代化的运营服务,更好地提升乘客的出行体验。

参考文献:

[1]李煜平.地铁互联网票务平台技术方案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0,23(03):179-182.

[2]罗情平,兰慧峰,陈修哲,任玲.青岛地铁互联网票务平台建设方案研究[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8(10):66-69.[3]刘薇.地铁互联网票务管理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4]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多线共用中央计算机系统建设方案分析[J].冯娟.城市轨道交通究.2016(02)[5]电子商务中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分析[J].谢琳,卢建军.计算机应用研究.2003(12)[6]云计算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指挥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张辉,袁伟,胡波.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