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旅融合理念下的旅游公路景观规划设计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2
/ 2


交旅融合理念下的旅游公路景观规划设计应用

王少华 张鹏 欧阳松

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摘要:随着大众旅游和全域旅游时代的开启,迎来了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自驾游、乡村游、亲子游、养生游等全域旅游方式,旅游公路的规划设计逐渐从注重通达性转变为“有景可观,边走边玩”。交旅融合理念的提出,进一步转变公路设计理念并对公路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和交通设施建设相互促进,延伸了交通与旅游的概念及模式,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脱贫攻坚、生态环境保护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旅游公路在设计和建设阶段,通过公路及其景观设计整合现有资源,设计并建设符合现代旅游需求的景观,以此带动旅游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交旅融合;旅游公路;复合功能;地方特色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正在大力发展旅游业,全国旅游业发展规划纳入了国家“十三五”重点专项规划,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新的旅游业态对公路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来看,我国交通“大”而“不强”,服务旅游的公路“供给”不足,交通运输难以满足“旅行”新需求,因此需要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

1“交通+旅游”理念

交通与旅游的关系是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为交通运输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对高品质的交通服务提出了新要求。“交通+旅游”理念的实践,使道路成为了生活的风景线。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翁孟勇就曾说到,“交通是旅游产业的催生素,又是其发展的重要引擎。旅游是现代交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标,旅游业的发展要提供更加高品质的交通服务。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交通与旅游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交通+旅游”概念是践行新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可以促进交通行业的业务扩展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有助于解决发展过程中供给不平衡性和不足的问题,并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行需求。推动交通旅游一体化实际上是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融合了交通和旅游两大战略支柱产业,这将势必形成推动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大动力。

“交通+旅游”理念下,传统旅游目的地将转变孤立发展的模式,打造线状旅游胜地。交通和旅游业的深度融合使旅游公路不仅可以发挥交通功能,而且可以逐步转变为交通、生态、文化、娱乐和历史保护等复合功能。线性的旅游道路将点和地区景点连接起来,形成网状旅游目的地,这样既满足了游客旅途中的游览需求,还能充分拓展旅游和旅行途中的景观观赏功能,为游客提供身心双重体验享受的线性游览。除此之外,路侧廊道的旅游资源整合和产业规划,将形成廊道发展带,实现当地文旅和经济的繁荣发展。

2交旅融合的重要作用

交通与旅游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旅游业快速发展,重视旅游公路建设,能够更好地展现旅游景观特色。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应与旅游业发展有效结合,发挥两者的协同效应,促进经济发展。交旅融合促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并逐步强化自身管理工作质量,改变以往区域建设中存在的供给不平衡现象。同时在该理念的引导下,传统旅游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为游客提供更为舒适的旅游体验。通过交旅融合理念的推出,能够促进各类资源整合,更好地发挥交通和旅游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传统的旅游目的地将从孤立发展模式向综合旅游目的地的线状整体发展模式转变。交旅深度融合使公路除交通功能外,逐步向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娱乐等多功能转变。

3旅游公路景观规划设计方案研究

3.1旅游资源整合

在旅游公路整体建设环节,公路景观设计需利用各种先进设计技术和理念,制定详细旅游公路设计方案,以保证现有旅游资源的充分利用。旅游资源的整合应以旅游公路为骨架,利用公路慢行系统、服务设施、景观文化、解说系统等,将沿线的农业、生态环境、人文景观、服务以及不同类型旅游资源整合起来,带动沿线人口、矿产、旅游产品等的完善和发展。

交旅融合项目的景观设计,需根据沿线资源特点,结合地方历史、人文、风土人情、民族特色等,有机且合理的串联成线,景观与周围的自然、人文环境协调,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让景观、公路、人与自然的协调融合,通过统筹规划,整合旅游公路沿线的产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3.2风景道植物选择

(1)乔木:五角枫、千头椿、银杏、栾树、新疆杨、钻天杨、黄梨、棠梨、杜梨、春雪海棠、绚丽海棠、雪球海棠、当娜海棠、金叶槐、金叶榆、紫叶李、山楂树、黄栌、白玉兰等;

(2)灌木:榆叶梅、黄刺玫、连翘、丁香、紫丁香、红王子锦带、金银木、迎春、沙地柏、丛生紫薇、玫瑰木槿、天目琼花、菱叶绣线菊、金叶连翘、金焰绣线菊、扶芳藤、五叶地锦等;

(3)花卉:马蔺、紫菀、千叶奢、柳叶马鞭草、宿根福禄考、赛菊芋、粉黛乱子草、小兔子狼尾草、血草、细茎针茅、大花金鸡菊、大滨菊、矢车菊、宿根天人菊、黑心菊、金光菊、松果菊、金鸡菊、常夏石竹等。

3.3加强“快进慢游”体系构建

随着人们交通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公路需从“通达性”逐渐转变为“有景可观、边走边玩”,公路旅游是一种基于人类交通行为的旅行方式,包括公共交通,汽车驾驶、骑自行车和徒步旅行等,快进系统开发和慢行系统构建,可以使旅游公路“留住人”,旨在为人们从线性空间中获得身心愉悦的良好体验。在“快进慢游”体系的构建上,更需要注重“慢游”体系的设计,慢行系统的设计划分为两类,一是与车行道主路共线:主要用于确保慢行系统的连续通达性,多设置于景观一般的路段。对于全线的慢行系统,要求有条件的宜确保慢行系统的连续性。二是与车行道主路分离:主要用于良好景点路段,鼓励车辆停下来,通过慢行系统进入相关景区。建设过程中,鼓励连接各地已有的绿道系统,做到有机衔接。

4旅游公路景观研究设计应用分析

4.1主线景观设计

主线景观设计主要考虑结合地方人文与自然特色,对路面、沿线设施等进行综合景观设计。路面方案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面层采用橡胶彩色沥青、荧光碎石+橡胶彩色沥青;在标志布设中,通盘考虑、整体布局,与周围路网交通标志布设相衔接,做到连续性、一贯性,并注意与监控、通信、环境及其他沿线设施的协调配合。

4.2统筹协调公路沿线资源

旅游公路以公路为骨架,由慢行系统、服务设施、景观文化、解说系统等构成,完整的旅游公路系统不仅要满足乘客的基本需求,还要提供便捷舒适的旅游体验、视觉景观与体验景观、解说系统等其他贴近情感并尊重自我实现的高标准人性化服务。在设计旅游公路景观时,根据道路资源的特征,合理布点,将它们串连成线,使景观的点、线、面有机结合。文化融入、绿化设计和建筑景观必须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兼容,同时加强生态保护,真正做到“路景相融,路生美景,人车路和谐”。

结语

由于旅游公路所处地区、资源的差异,景观应结合当地人文、自然资源的特点进行规划设计,对资源和旅游目的地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以打造相应的公路景观,充分发挥旅游公路的复合作用,将整体公路建设与旅游产业之间有效融合,重视创意设计,结合地方特色,打造多角度多元化的旅游公路工程项目。

参考文献

[1]程逸楠,祁文斌,孙海秀,等.基于聚类节点控制法的旅游公路景观段落空间规划研究[J].公路,2020(3):167-173.

[2]凌珑.“交通+旅游”理念下旅游公路景观规划设计[J].旅游纵览(下半月),2020(2):24-25.

[3]岳峰.山区公路设计公路勘察设计新理念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1,44(01):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