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骨折手术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2
/ 2

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骨折手术的护理

陈祥敏 夏晓晓通讯作者

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 402360

摘要目的:对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骨折手术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分析。方法:将本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的60例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四肢长管骨折患者纳入到本次对比实验中,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在研究中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结果:经对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生活质量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四肢长管骨折手术患者治疗期间应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升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骨外固定支架;四肢长管骨折;护理疗效

引言:在当前的骨科临床治疗中,四肢长管骨骨折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创伤类型,主要采用骨外固定支架术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对患者的骨折端进行固定,同时对其患肢伤口和修复骨折过程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在治疗期间也不会损伤到患者的血供,也不会造成较大的组织损伤,因此在临床中应用广泛[1]。但是在治疗期间由于骨外固定支架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感染几率,这就要求在治疗期间给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从而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感染发生几率。本文就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疗效进行分析,具体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的60例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四肢长管骨折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7∶13,年龄介于16岁到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62±12.04)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6∶14,年龄介于17岁到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31±12.3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大,可以进行对比(P>0.05)。

    1. 方法

将常规护理应用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即入院指导、全面检查以及药物指导等,观察组患者在这一基础上增加针对性护理,具体护理步骤如下:

①术前准备。在手术开始前,护理人员需要尽量保持患者患肢固定,避免出现进一步的损伤,同时提前进行术前备皮等工作,将患者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肢进行毛发剃除,并清理患者患肢污垢[2]。在手术开始前,患者会对手术产生较大的恐惧感,因此导致较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沟通和交流,根据患者的心理压力来源对其采取针对性的心理疏导,降低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情绪,并将手术过程的注意事项和流程充分的告知患者,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和治疗依从性。

②术后护理要点。在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其手术治疗效果,然后将手术后患者的患肢可能会出现不适的现象和原因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讲解,将其患肢抬高,从而确保血液淋巴流通顺畅。在护理期间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定期换药,并对针孔处使用酒精进行清洁,观察患者的患肢状态,避免患者出现感染。在护理期间如果患者的针孔周围皮肤出现红肿或温度升高等异常现象,需要及时告知医师并对其进行处理[3]。在患者恢复期间可以尽量引导患者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早下床运动,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给其制定科学的饮食规划,从而加速患者康复速度。

    1.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患者经护理后关节畸形和疼痛感消失,活动恢复正常视为优;关节偶尔出现疼痛且活动受限低于50%视为良;患者经过护理后疼痛症状经常出现,且关节活动范围受限超过50%视为一般。

    1. 统计学处理

为了提升研究的准确性,统计学处理是非常必要的步骤之一,本次研究采用的是统计学软件SPSS 22.0来进行数据处理,在进行分析处理后,会对计量和计数进行不同方式的表达,分别是±标准差和n(%);其次对数据进行检验会采用t和X2进行。经对比后,组间差异较大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则视为(P<0.05)。

2 结果

2.1经对比,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n,%

组别

例数

一般

优良率

观察组

30

19(63.33)

10(33.33)

1(3.33)

29(96.66)

对照组

30

11(36.66)

13(43.33)

6(20.00)

24(80.00)

X2





11.5296

P值





<0.05

2.2经对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 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对比x±s

组别

例数

情感指数

生活功能

社会功能

心理健康

观察组

30

86.95±3.42

90.59±3.14

89.75±3.61

89.64±5.36

对照组

30

67.53±4.31

74.36±4.51

72.55±4.63

71.24±5.36

t值


9.2644

11.6971

8.3064

7.3651

P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四肢长管骨折是当前临床骨科治疗的常见疾病,主要发生原因是由于意外事故所导致的,一旦发生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以及生理痛苦,同时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通常采用外固定支架的方式来对患者进行治疗,该治疗方式创伤较小且患者恢复也比较快,但是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给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从而才可以降低患者的感染几率,提升其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中,对比了针对性护理和常规护理的护理疗效,经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优良率为96.66%,对照组患者的护理优良率为80.0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

综上所述,于四肢长管骨折手术患者治疗期间应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升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梁燕. 系统化护理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骨折手术的护理效果研究[J]. 名医,2019(08):195.

[2]齐永华. 探析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骨折手术的护理对策[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11):202-203.

[3]周燕,杨静静,杨晓娜. 系统化护理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骨折手术的护理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1):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