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2
/ 2

重 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谢龙彪

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空港医院) 四川成都 610200


【摘要】目的: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04月至2021年04月期间收治的帕金森患者6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参照组34例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34例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重复经颅刺激治疗。连续治疗8w,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治疗前后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中第1、第2、第3分量表的评分情况进行评估)以及临床治疗安全性(以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在UPDRS量表的第1、第2、第3分量表评分结果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w后,观察组在UPDRS量表的第1、第2、第3分量表中评分结果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金森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具有显著价值,能够促进患者病情改善,且具有安全性保障,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采用。

【关键词】帕金森;重复经颅磁刺激;药物治疗

帕金森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多发于中老年及老年群体,起病缓慢,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出现动作缓慢,手脚、身体及其它部位震颤,肢体僵硬等症状[1]。临床给予帕金森患者治疗,可采取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方式,对调节大脑皮层兴奋性,促进患者病情改善,抑制病情发作有积极作用[2]。为评估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应用效果,以我院收治的帕金森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04月至2021年04月期间期间展开研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04月至2021年04月期间收治的帕金森患者6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参照组34例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48~76岁,平均(62.30±3.74)岁。观察组34例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46~75岁,平均(62.27±3.75)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方法

参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多巴丝肼0.25g/次,2次/d,口服给药。

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重复经颅刺激治疗。以0.5Hz低频rTMS刺激患者左侧额叶背外侧区,磁场强度为90%~100%静息阈值,间隔期30s,2次/w。

两组连续皆治疗8w。

1.3观察指标

连续治疗8w,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治疗前后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中第1(精神、行为与情绪量表,总分20分)、第2(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总分52分)、第3分量表(运动检查量表,总分56分)的评分情况进行评估,各量表评分越低则表示各项功能越好)以及临床治疗安全性(以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估)。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进行数据分析与统计处理,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²检验,统计学有意义表示为P<0.05。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UPDRS量表中第1、第2、第3分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在UPDRS量表的第1、第2、第3分量表评分结果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w后,观察组在UPDRS量表的第1、第2、第3分量表中评分结果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UPDRS量表中第1、第2、第3分量表评分比较

618097a8dff77_html_6c71416d688897f8.gif ±s,分)

组别

第1分量表评分

第2分量表评分

第3分量表评分

治疗前

8w后

治疗前

8w后

治疗前

8w后

观察组(n=34)

9.23±1.24

7.88±1.15

13.92±2.03

11.04±2.24

24.34±3.40

20.13±2.73

参照组(n=34)

9.26±1.21

8.92±1.20

13.87±2.05

14.12±2.16

24.31±3.35

23.66±2.93

t

0.101

3.649

0.101

5.771

0.037

5.140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期间无显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2例一过性头痛,刺激强度调整后自然消失,有2例轻微恶心、头晕感,不良反应发生11.76%,参照组有2例轻微恶心、头晕感,发生率5.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²=0.731,P>0.05)。

3分析与讨论

帕金森作为一种常见神经系统病变疾病,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多影响患者认知、感觉、语言及运动功能,出现肌肉震颤、运动障碍等症状[1]。临床给予帕金森病患者治疗,可采取药物治疗配合其经颅磁刺激治疗,提高临床治疗疗效。本次研究指出,在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下,UPDRS量表中有关于精神活动与情感障碍、生活能力、运动功能的各项指标评分皆降低,提示患者各项功能皆有改善。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以刺激大脑皮层相应部分,提高大脑皮层兴奋性,起到抑制脑干网状炎性系统功能,从而抑制帕金森氏症多种临床症状,改善多种临床症状[4]。且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作为无创性技术,可通过调整治疗强度、间隔时间的方式,减轻对患者的影响,少数患者会出现一过性头痛,但在降低强度后能够自行好转[5]。所以该治疗方案下不良反应较少,具有安全性保障。

总的来说,临床给予帕金森患者治疗,可采取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有利于改善多种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疗效,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少,具有安全性,值得采用。

参考文献:

[1]迟海涛.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20,15(04):79-81.

[2]李煜,郭艳红,杨丽娟. 重复经颅磁刺激改善帕金森患者认知对步态的影响[J]. 世界中医药,2019,14(12):3389-3393.

[3]王晓雪,刘欣欣,张风林,许宏侠,张峰菊,郭芬,孙秋菊.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对帕金森病运动与非运动症状的影响[J]. 广东医学,2016,37(05):695-697.

[4]张峰菊,王晓雪,刘欣欣.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疗效[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09):61-63.

[5]刘得乐,刘筠. 高、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舍曲林治疗帕金森病患者伴抑郁的疗效观察[J]. 当代医学,2017,23(29):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