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微创与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效果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1
/ 2

经皮微创与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效果对比

唐国亮

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骨二科 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 425500

摘要:目的 对接受治疗脊柱骨折的患者应用经皮微创与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和传统开放式固定术两种手术对比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样本数据为我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录的76例脊柱骨折患者,将患者分为38例使用传统开放式固定术的对照组以及38例使用经皮微创与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伤锥前后缘高度比、后凸角度以及手术期间的临床指标。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伤锥前后缘高度比、后凸角度,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期间的临床指标(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时间),研究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脊柱骨折患者来说应用经皮微创与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缩短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经皮微创;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脊柱骨折;效果

脊柱骨折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常见的骨折部位就是胸腰椎的位置,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导致脊髓神经受损,对于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发生截瘫的情况发生,该疾病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进行手术,针对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多使用锥根内固定术,随着微创技术的大力发展,在脊柱骨折的手术中也逐渐的应用微创的治疗,其治疗效果比较显著[1]。基于此,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了经皮微创与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样本来源于我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接受诊治的76例脊柱骨折患者,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患者38例,男女比例为20:18,患者的年龄跨度为24-70岁,平均年龄为(45.63±6.37)岁,骨折类型:交通事故导致骨折的为10例,高空坠落的为13例,重物砸伤的为15例。研究组患者38例,男女比例为21:17,患者的年龄跨度为23-69岁,平均年龄为(44.33±5.42)岁,骨折类型:交通事故导致骨折的为15例,高空坠落的为12例,重物砸伤的为11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脊柱骨折诊断标准,同时患者无听力及沟通障碍,并主动于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排除肝肾等重大器官的疾病的患者;排除中途脱落的患者;排除精神及认知障碍的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相似性(P>0.05),可对比研究。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开放式锥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指导患者取俯卧位,使用气管插管的方式进行全身麻醉,在患者的身体表面使用克氏钉进行定位和标记伤锥的位置,在伤锥部分传统开放式固定术的正中间做手术切口,将皮肤和筋膜逐层地进行切开,剥离椎旁肌,将锥弓根螺钉置入,复位伤锥,将引流导管留置体内,关闭切口。

1.2.2研究组

研究组采用经皮微创锥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使用气管插管的方式进行全身麻醉,指导患者早期使用俯卧位,使用C臂机定位伤锥上下的临近锥段,在上下临近锥段的锥弓跟中心使用克氏针实施体表投影定位,在标记处的2cm处做4个切口,切口到深筋膜处,对锥弓根外缘使用C臂机进行穿刺,置入穿刺针,等到针尖进入骨质内2cm处,患者的坐位改为侧卧位,等到针尖进入椎体后侧时,将针芯拔出,导丝引入,将穿刺针撤出,随着导丝扩张钉道,并置入锥弓根螺钉;确定螺钉已固定好之后使用C臂机安装固定棒,将椎体使用撑开器撑开,复位后,将螺帽拧紧,将切口关闭。

1.3评价标准

医护人员需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伤锥后缘高度比、伤锥前缘高度比、胸椎上部后凸角度以及胸椎下部后凸角度的数据,并分析对比[2]。同时详细记录患者在手术期间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的数据,并对所得出数据进行分析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之中,运用SPS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搜集、整理以及分析。并且,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价值。

2.结果

2.1组间患者手术后的伤锥前后缘高度比,后凸角度比较,见表1

表1组间患者手术后的伤锥前后缘高度比,后凸角度比较(617fa177e9e02_html_a4bcf8561cd69765.gif ±s)

组别

例数

伤锥后缘高度比(%)

伤锥前缘高度比(%)

胸椎上部后凸角度(°)

胸椎下部后凸角度(°)

研究组

38

92.42±8.42

90.28±9.74

12.27±2.43

6.96±1.49

对照组

38

91.42±7.42

89.38±8.43

12.63±2.54

6.28±1.59

t值


1.75

2.75

2.65

1.78

P值


P<0.05

P<0.05

P<0.05

P<0.05

2.2组间患者手术期间指标情况对比,见表2,

表2组间患者手术期间指标情况对比(617fa177e9e02_html_a4bcf8561cd69765.gif ±s)

组别

例数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时间(min)

住院时间(d)

研究组

38

95.38±18.64

86.27±5.73

14.42±5.74

对照组

38

274.38±20.53

86.32±5.76

19.35±6.42

χ2


64.84

0.86

6.53

P值


P<0.05

P>0.05

P<0.05

3.讨论

脊柱骨折是由外力作用而导致的骨折,严重可损伤马尾神经,且胸腰椎段是身体的重要部位,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就会引起患者脊柱的生理弯曲出现异常,严重甚至会有截瘫的现象[3]。本文将传统开放式固定术与经皮微创锥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方案形成对比,研究组的患者经皮微创锥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照组采取传统开放式固定术,经对比分析,研究组患者的手术临床指标均有所改善并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由此可以说明,经皮微创锥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强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综上所述,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经皮微创锥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可以有效地缩短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同时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岳俊杰. 比较经皮微创与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J]. 当代医学,2021,27(16):27-29.

[2]吕维东. 经皮微创与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效果比较[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20,26(03):114-115.

[3]经留胜. 经皮微创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效果分析[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19,25(06):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