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荔湾区环境空气质量月度变化特征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1
/ 2

“十三五”期间荔湾区环境空气质量月度变化特征分析

周胜昔 , 陈晶

(广州市荔湾区环境监测站,广东 广州 510380)


摘要:以“十三五”期间荔湾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2016-2020年环境空气质量最优月份集中在6-7月,最差月份集中在12月。降水量与环境空气质量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可见湿沉降对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效果十分明显。


关键词:“十三五”期间;荔湾区;环境空气质量;月度变化特征

“十三五”时期( 2016-2020 年) 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五年,也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开展的五年,更是截至“十三五”末,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最大、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最好的五年,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地增强,厚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绿色底色和质量成色[1]。大气污染问题是近年来公众反应最为强烈的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影响人类身体健康,还对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损失。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数据来源
荔湾区设有两个大气自动站,分别为广雅中学大气自动站和省实芳村校区大气自动站。监测项目包括二氧化硫( SO2) 、二氧化氮( NO2 ) 、可吸入颗粒物( PM2.5) 、细颗粒物( PM10) 、臭氧( O3) 和一氧化碳( CO) ,本文所用数据为荔湾区两个自动站 2016-2020年自动监测数据。

1.2 评价标准

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限值以及《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663-2013)相应规定来进行评价。

2 结果与分析

2.1环境空气质量月度综合指数变化规律

“十三五”期间,环境空气质量最优月份是6月,五年中环境空气质量最优月份排名第一共出现3次,排名第二、第三各出现1次;环境空气质量最差月份是12月,除2018年以外,其他年份都在环境空气质量倒数前三之列,排名倒数第一、第二各出现2次。

从月度综合指数分析,2017-2018年月份之间环境空气质量变化幅度较大,2016年的变化幅度最小。2016-2020年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最小月份出现在2016年6月、2017年6月、2018年7月、2019年6月、2020年7月;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最大月份出现在2016年12月、2017年617f9713f395b_html_a94bbf41a4ccf872.png
1月、2018年1月、2019年12月、2020年11月。分析结果可见,夏季环境空气质量最优,

春秋季次之,冬季最差相符。


图1 2016—2020年荔湾区环境空气质量月度综合指数变化


2.2主要污染物月度变化规律

2.2.1二氧化氮月度变化规律

“十三五”期间,二氧化氮是首要污染物,单项指数在综合指数当中的占比较重。2016-2020年二氧化氮污染程度最轻的月份是7月,该月份排名在年度环境空气质量最优的前三之列,其中排名第一、第三各出现2次,第二出现1次;二氧化氮污染程度最重的月份是12月,除2018年以外,其他年份12月都在倒数前三之列,排名倒数第一共出现3次,倒数第二出现1次。

2.2.2臭氧月均浓度变化规律

臭氧并非由污染源直接排放,而是由氧气、氮氧化物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阳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2]。“十三五”期间,臭氧污染程度最轻的月份是1月,该月份排名在环境空气质量最优的前三之列,其中排名第一出现1次,第二出现4次;污染程度最重的月份是9月,其中9月、8月和5月的五年月均值大于160微克/立方米,臭氧污染程度明显高于其他月份。

2.2.3 PM2.5月度变化规律

“十三五”期间, PM2.5污染程度最轻的是6月,该月份排名在环境空气质量最优的前三之列,排名第一出现3次,第二出现2次;污染程度较重的是1月; PM2.5污染最重的月份是1月,其他年份都在倒数前三之列,排名倒数第一3次,第三1次。

以月均浓度作评价,PM2.5在年内的变化分布规律明显形成一个“V”字型,上半年的月均值从1月的峰值到6月的谷值,呈现逐步下降规律;下半年从7月的谷值到12月份的峰值,呈现出对称的上升规律。4-9月是每年PM2.5污染程度较低时段。

2.3气象条件与主要污染物的相关性

“十三五”期间,广州市平均温度为23.4℃,年内气温变化为单峰型,最高出现于7-8月,最低在1-2月。荔湾区3-9月降雨较为集中,月均降雨量300毫米以上,五年中大暴雨常出现在6月,月均降雨量达670毫米;雨量最少的是12月,月均降雨量只有8毫米。从气象数据分析,降水量与环境空气质量主要污染物PM2.5、二氧化氮污染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气温、降雨与臭氧污染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分析认为, 这种情况主要受气象因素影响, 广州第二、三季度主要受海洋气团影响, 盛行偏南风, 雨量充沛, 降水对悬浮在空气中的PM

2.5有明显的冲刷作用, 从而使浓度降低;第一、四季度广州平均气温较低, 风速较小, 受强冷高压脊影响, 逆温天气发生的频率很高且持续时间较长, 非常不利于PM2.5的扩散, 相较于第三、四季度充沛的雨量, 第一、四季度降水频率低且雨量较少, 对 PM2.5的冲刷作用不明显[3]。天气条件的变化对 O3 形成具有明显的作用, 即:晴天 O3 平均浓度都大于多云天和阴雨天的值, 阴雨天的值最小。[4]


3 结语

“十三五”期间,荔湾区环境空气质量最优月份是6月,环境空气质量最差月份是12月。主要污染物二氧化氮污染程度最轻的是7月,污染最重的是12月,二氧化氮月度变化规律与综合指数相似;臭氧污染程度最轻的是1月,污染程度最重的是9月;PM2.5污染程度最轻的是6月,污染程度最重的是1月。逐季来看,每年环境空气质量最优月份集中在夏季,最差时段集中在冬季。空气污染水平呈现“冬高夏低,春秋居中”的季节性规律,且污染范围也呈现出“冬广夏窄,春秋居中”的分布状态。降水量与环境空气质量呈现明显的负相关,降水充足的5至8月刚好是二氧化氮、PM2.5等主要污染物在全年中浓度最低的时段;相反,在较干燥的月份,二氧化氮、PM2.5等污染物浓度较高的月份刚好出现在较为干燥的12月至翌年3月,由此可见湿沉降对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效果十分明显。


参考文献:

[1] 黄润秋,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在2021 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R /OL]. ( 2021-02-01)

[2] 邓春拓,何伦发,郭艳.中山市 2007-2016 年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现状分析 [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7,34 ( 9):793-796.

[3] 朱倩茹,刘永红,徐伟嘉,等.广州PM2.5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环境监测,2013,29 ( 2) :15-21.

[4] 王雪梅,韩志伟,雷孝恩.广州地区臭氧浓度变化规律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2 ( 4):106-10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