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乡村医生培训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9
/ 2

“互联网 +”乡村医生培训模式研究

巩洋瑞 崔加兴 孙兴云 朱迅尔

山东协和学院 250200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施行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是人民幸福、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健康慢慢地成为影响人民生活幸福感的重要标准。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医疗基本上是依赖乡村医生提供。乡村医生作为三级诊疗中最初级的医疗卫生人员,他们担负着满足亿万农民的最初级的医疗需求、疾病预防需求和健康维护需求等卫生服务工作。互联网+乡医培训不仅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也是对互联网+教育的补充,本文通过对山东省互联网+乡医培训的发展作探索研究,提出推进互联网+乡医培训的对策建议,供决策部门借鉴对于有效解决乡医培训效果差的问题,实现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关键词:乡村医生;乡医培训;互联网+

乡村医生责任大、任务重,工学矛盾突出,传统的乡医培训模式不能适应乡村医生的发展需求和社会需求,要实现乡医培训的良好效果,就必须推进互联网+乡医培训的工作,通过变被动性学习为自助性学习、变阶段性学习为终身性学习,切实提升乡医培训的实效,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发挥基层健康守门人的作用,筑牢分级诊疗的网底,实现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

传统的乡医培训是以“学员+教室+师资”的模式,重视理论教育忽略实践技能4,而忽略了乡医受教育者的特点,这使得学习者对自己工作中用不到的知识缺乏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互联网+乡医培训模式改变传统的以师资或者教材为中心的模式,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平台,整合教学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创建师生互动的课堂气氛,提高培训效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水平。

目前,“互联网+乡医培训”可以说是“互联网+教育”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互联网+医疗”的一部分,而在如今,我们国家的“互联网+”理念刚提出不久,不管是“互联网+教育”还是“互联网+乡医培训”都尚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总而言之,就是互联网+乡医培训即是将信息化、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创新传统教育模式并将医疗知识融会贯通于乡医培训教育模式中,改革传统的乡医培训,转变培训教育理念,改革培训教育模式、教育管理模式,从而构建一个新型的培训教育形式[1]

在“互联网+”理念的指导下,与传统的乡医培训相比,互联网+乡医培训更加注重开放多元、共享互通、个性需求和自主学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互联网+乡医培训”是共享式的教育。在互联网信息时代,培训教育资源不再是传统的图文形式,教育知识的传播也不再是传统的培训者-受培训者-课堂的形式,知识能够以生动、形象的形式通过互联网传播,突破地域限制,延伸时间的维度,将优质培训资源在各地甚至全球共享,反复利用,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乡村医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教育平台获取及时的学习资源,不断补充医学知识、丰富医学案例。

第二、“互联网+乡医培训”是多元化的教育。“互联网+乡医培训”的多元化体现在培训师资的多元化、培训内容多样化、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和考核的多元化。在互联网+的环境里,培训师资不再局限于某个地区范围,互联网+教育平台可以通过上传共享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的同行、专家、专职教师等的课程扩大乡医培训的师资范围;通过互联网乡村医生可以接受到各高校的医学教学资源、典型的病例分析共享、医学界专家的研究观点等等,从通俗易懂的医学分享到复杂深奥的学术研究,互联网上丰富的知识内容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诉求的乡村医生的学习需求;乡村医生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资源接收医学知识;培训的考核是对在线学习情况的一个综合分析,包括在线时间、学习课程数量、互动讨论次数、在线答题、教师评价和学员评价等,这样多元化的考评能够更全面、更准确的评估乡村医生的学习情况。

第三、“互联网+乡医培训”是智能化的个性教育。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带给我们丰富的教学媒介,乡村医生通过电脑、手机、ipad各种智能终端就可以进行学习。通过大数据分析,卫生管理部门可以很快捷的了解到农村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及其发病时间、乡村医生的学习偏好,相关管理部门就可以及时调整培养方案、制定培养计划,有针对性的组织布署乡医培训工作。同时,乡村医生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根据个人需求和学习能力安排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培训师资引导乡村医生学习,使乡村医生的培训学习更有针对性,更有效果。

“互联网+乡医培训”是自主化的终身教育。传统的乡医培训主要是采取集中面授的形式,培训结束即是学习中止,在相当多的时间内乡村医生很难再接触到系统的、专业的培训教育。而互联网+的出现解决了以上问题,微课、慕课等在线学习方式的出现,乡村医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学习,通过视频、flash动画、图文病例分析等快速的学到知识点,而且这些学习内容是不断更新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乡村医生的学习推力,使乡村医生保持学习习惯,从而实现终身教育。

新媒体充分发挥了互联网的优势,多样的表现形式、迅速的传播速度、获取的便捷性、内容的丰富性使得多媒体逐渐成为信息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不断拓宽乡医培训的路径,丰富“互联网+乡医培训”实现形式。

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客户终端,建立乡村医生培训公众号,实时推送新信息,传播常见病、多发病防治知识,实现实时学习;培训机构或教育学者通过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技术媒介,分享农村卫生事业的医疗知识或者进行案例讨论,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讨论交流,从而使乡村医生的学习常态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居民对基层卫生服务水平提出了新要求,对乡村医生的服务能力也有了更高的期望。在互联网+战略的提出的背景下,互联网与教育、互联网与医疗的强力融合,实施互联网+乡医培训是时代的趋势,是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保障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探索互联网+乡医培训模式,实现乡村医生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对于提高乡村医生队伍的整体服务能力水平,筑牢基层三级诊疗的网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妍,候建成.“互联网+”乡村医生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思考[J].卫生人力.2018,38(2):146-148.


作者简介:

巩洋瑞,男,汉族,山东省淄博市,2001年7月,本科在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