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9
/ 2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赵大鹏

哈尔滨嘉润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500

摘要:目的:观察糖尿病治疗中应用胰岛素泵对临床疗效,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的影响。方法:试验样本共取85例(即:2020年03月至2021年04月来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41,皮下注射胰岛素)和试验组(n=44,胰岛素泵输注胰岛素),观察胰岛素抵抗指数、血糖指标变化,对比总有效率、血糖达标时间。结果:两组胰岛素抵抗指数、血糖指标治疗后均呈降低趋势,但试验组降幅更高,胰岛素抵抗指数(0.93±0.36),2hPG(6.59±1.27),FPG(5.88±1.69),皆低于常规组,试验组95.45%(42/44)总有效率,比80.49%(33/41)的常规组高,治疗(6.35±1.07)d血糖达标,比常规组(8.74±2.17)d用时短,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治疗中应用胰岛素泵输注胰岛素可提升治疗效果,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血糖指标,继而使患者血糖尽快达标,值得借鉴。

关键词:疗效分析;治疗方法;糖尿病治疗

糖尿病属于多发性代谢疾病,其中,约有九成以上为2型糖尿病[1],一旦确诊就需终身服药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在糖尿病治疗中,胰岛素发挥重要作用,同时,给药方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治疗效果。传统皮下给药方式易引起低血糖事件,难以取得更优用药效果。鉴于此,本次研究共取试验样本85例,观察研究了糖尿病治疗中应用胰岛素泵对临床疗效,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试验样本共取85例(即:2020年03月至2021年04月来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41,皮下注射胰岛素)和试验组(n=44,胰岛素泵输注胰岛素)。常规组2至10年病程,平均(5.46±2.09)年,23至69岁,平均(42.15±7.08)岁,41.46%(17/41)女,58.54%(24/41)男。试验组2至10年病程,平均(5.50±2.11)年,24至69岁,平均(42.64±7.13)岁,43.18%(19/44)女,56.82%(25/44)男,P>0.05。排除标准:(1)哺乳、孕期女性;(2)已有激素替代、糖皮质激素治疗史;(3)合并皮质醇增多症、甲亢。入选标准:FPG ≥11.1mmoL;HbAlc≥9%;20 ~ 70 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

1.2方法

1.2.1常规胰岛素治疗(常规组):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国药准字J20140052,赛诺菲(北京)制药有限公司),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国药准字S20133006,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初始用药剂量皆为0.2 U/(kg·d)。

1.2.2 应用胰岛素泵(试验组):24 h持续皮下泵入门冬胰岛素, 0.2~2.0U/h,用量为每天总剂量的50%,剩余50%则分为20%、15%、15%比例依次在早、中、晚三餐前皮下泵入,起始剂量为0.4 U/(kg·d)。

1.3观察指标

(1)有效性观察:①有效:血糖指标降幅15%至30%,症状体征减轻;②无效:血糖无明显变化,症状无好转。③显效:血糖指标恢复正常或降幅大于30%,体征症状消失。(2)检测并记录胰岛素抵抗指数、2hPG、FPG指标,记录血糖达标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1.0处理数据,计量(617bae4c8b06c_html_5439e398700c5771.gif )、计数(%)资料以t、X2检验,P<0.05。

2.结果

2.1有效性评析

试验组95.45%(42/44)总有效率,比80.49%(33/41)的常规组高,P<0.05。

表1 总有效率 n(%)

组别

例数

无效

显效

有效

总有效

试验组

44

2(4.55)

29(65.91)

13(29.55)

42(95.45)

常规组

41

8(19.51)

10(24.39)

23(56.10)

33(80.49)

X2

-

-

-

-

4.580

P

-

-

-

-

0.032

2.2血糖指标

经治疗,试验组胰岛素抵抗指数(0.93±0.36),2hPG(6.59±1.27),FPG(5.88±1.69),皆低于常规组,P<0.05。

表2 血糖指标 (617bae4c8b06c_html_5439e398700c5771.gif ,mmol/L)

组别

例数

胰岛素抵抗指数

2hPG

FPG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试验组

44

2.09±0.25

0.93±0.36

24.45±1.69

6.59±1.27

19.82±3.58

5.88±1.69

常规组

41

2.12±0.29

1.17±0.20

24.80±1.87

7.27±1.60

19.66±3.80

6.90±1.15

T

-

0.512

3.761

0.906

2.178

0.200

3.230

P

-

0.610

0.000

0.367

0.032

0.842

0.002

2.3血糖达标情况

试验组治疗(6.35±1.07)d血糖达标,比常规组(8.74±2.17)d用时短,T=6.508,P=0.000。

3.讨论

糖尿病患病原因主要与人体胰岛素分泌缺陷、胰岛素作用障碍有关,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危害患者身体健康。目前,胰岛素在糖尿病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刘鲁豫,刘爱霞,王露露[2]研究指出:在糖尿病治疗中胰岛素泵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具有理想应用价值。

本次研究显示:试验组治疗后胰岛素抵抗指数、血糖指标均低于常规组,血糖达标用时比常规组少,总有效率明显更高,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皮下注射胰岛素为常用给药方式,虽可降低血糖水平,但易引起低血糖事件。而胰岛素泵的使用即可定时定量的将胰岛素输送至患者体内[3],与人体正常生理规律相吻合,有助于提升血糖控制效果,缩短患者血糖达标用时,减少胰岛素抵抗。

综上所述,糖尿病治疗中应用胰岛素泵输注胰岛素可提升治疗效果,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血糖指标,继而使患者血糖尽快达标,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彭湾湾,钟雯,薛君力,等.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L-22水平的影响[J].医学研究杂志,2020,49(12):66-70.

[2]刘鲁豫,刘爱霞,王露露,等.胰岛素泵治疗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0,19(23):2529-2532.

[3]李玲,李娜,彭茜,等.胰岛素与胰岛素类似物用于胰岛素泵联合二甲双胍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及药物经济学对比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2020,28(10):747-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