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在肝胆外科手术腹部引流管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9
/ 2

综合护理在肝胆外科手术腹部引流管的效果

安春实

吉林省延边大学附属医院 吉林延边 ( 133000)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措施使用于肝胆外科手术腹部引流管留置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2019.12至2021.05作为研究时间段,实验对象选择80例行肝胆外科手术,且置腹部引流管患者。按照诊治时间差异将其分为参照组、试验组,每组40例。两组护理方法分别为常规护理干预、综合护理干预。两组统计指标依次为引流管拔管时间、T型管拔管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拔管时间均较参照组提前,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参照组,P值较0.05低。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肝胆外科手术置腹部引流管患者,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缩短置管时间,提升护理满意程度。

【关键词】肝胆外科手术综合护理腹部引流管;应用效果

在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中,留置腹部引流管存在重要作用。通过该种方式,可使患者腹腔内渗液引流出来,同时还可起到预防术后感染、减少胆管梗阻发生概率的作用[1-2]。因此,为提升手术效果,在置腹部引流管时,需要加强临床护理工作。现阶段,综合护理干预应用范围较广,并且效果显著,可促使引流管的作用发挥至最大[3]。本研究深入分析肝胆外科手术腹部引流管患者采用年综合护理干预模式的临床价值,详细报告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80例行肝胆外科手术,且置腹部引流管患者为选入对象,以2019.12至2021.05为诊治时间。根据就诊时间不同,将患者均分为两个组别,即参照组(40例)、试验组(40例)。参照组:患者男女比例:22/18,最高年龄与最低年龄是74岁、34岁,平均年龄值:(41.37±4.58)岁。试验组:患者男女比例:21/19,最高年龄与最低年龄是73岁、35岁,平均年龄值:(41.38±4.29)岁。两组肝胆外科手术腹部引流管患者基础资料存在一定的均衡性,P值大于0.05,具有比较意义。

1.2方法

参照组:常规护理模式。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予以其饮食指导、心理疏导,为其讲解疾病相关知识。

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增加综合护理干预,具体表述如下:(1)术前:告知患者禁食、禁饮时间,为其讲解置管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咳嗽的正确方式。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家属主动交流,为其答疑解惑,使其能够配合护理工作。同时评估患者心理状况,予以必要的干预方法。(2)术后:护理人员需密切监测患者血压、脉搏、体温以及疼痛情况等,注意观察患者腹部切口情况。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引流管护理工作,对引流液性质、量、颜色等进行细致观察,如果出现异常,应及时告知主治医师处理。此外,还应定时更换引流袋,并将其固定牢靠,减少引流管不良现象发生概率,提升其通畅性。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嘱患者及其家属确保引流管在水平位置上低于引流管口。在T管拔管之前,告知患者如何抬管、夹管、造影等,确保引流充分。患者置引流管期间,还需要对引流管周围皮肤进行护理,保证其干燥性,做到及时更换敷料等。在患者拔罐后,还需要嘱其卧床休息1小时左右,防止切口渗液、渗血等。

1.3观察指标

(1)检验两组引流管拔管时间、T型管拔管时间。(2)评价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分析患者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计数资料、计量资料检验方式、表现形式形式依次为X2检验和t检验、(%)和(均数±标准差)。P值小于0.05时,统计价值存在。

2.结果

2.1两组两组引流管拔管时间、T型管拔管时间检验

检验后可发现,试验组引流管拔管时间、T型管拔管时间均少于参照组,P值低于0.05,数据差异突出。(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两组引流管拔管时间、T型管拔管时间检验(617ba61c2e6b6_html_37a1330844544cdd.gif ±S,d)

组别

例数(n)

引流管拔管时间

T型管拔管时间

试验组

40

3.08±0.86

11.27±1.54

参照组

40

5.01±1.02

13.95±1.75

t


9.1490

7.2711

P


0.0000

0.0000

2.2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检验

试验组1例腹腔引流管阻塞,1例腹腔引流管脱出,总计2例,并发症发生概率为5.00%(2/40)。参照组3例腹腔引流管阻塞,5例腹腔引流管脱出,总计8例,并发症发生概率为20.00%(8/40)。检验后可发现,试验组并发症发生概率低于参照组,P值低于0.05,组间存在明显差异。

3讨论

肝胆外科术后置腹部引流管可为患者疾病康复提供保障,在引流管作用下,术后并发症的概率明显减少[4]。但是置管后易发生感染,不利于加快患者恢复速度。予以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模式,通过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引流管护理等方式,可提升患者对置管重要性的认识,缓解其心理紧张情绪,使其能够更加积极地配合护理工作[5]。此外,该种护理模式具有针对性、全面性特点,通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病情变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治疗效果提升。

本实验结果显示,试验组并发症发生概率、置管时间均优于参照组,P值较0.05低。

总而言之,综合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提升肝胆外科手术腹部引流管患者预后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娟,黄春梅.对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术的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评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24):231-232.

[2]何日莲,朱秀英.微创介入腹腔置管引流治疗肝、胆、胰、脾腹部手术后腹腔脓肿的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07):142-143.

[3]马慧,张海萍,吕晓蕊.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01):104-106.

[4]苏丽萍,迟晓琳,殷玉磊等.主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负压封闭持续引流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98):126-128.

[5]邹冰心,林森森,张希桐等.人性化护理对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4):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