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A在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9
/ 2

PDA在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应用

陈诗杰 王雪 耿艳丽

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441200

摘要静脉中心通过在排药前、静脉液体调配前、后,使用PDA条形码扫描技术,大大减少过程中的错误,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作质量,并且在医学、审计的准确性和配置,药品安全与风险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PDA;条形码扫描技术;用药安全

静脉药物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是由护士与药师共同完成静脉药物调配的部门, 为了更方便快捷的工作,医院静脉中心中心引进了 PDA 技术。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是以无线网络通过医院His 系统传送医嘱信息连接到 PIVAS 工作站的掌上电脑,可用于追踪病人信息,收集数据,统计工作量,实现信息共享,且在药物分配中获得显著效果[1]。现将 PDA 在 PIVAS的应用介绍如下。

一、 PDA 条形码的设计

每个输液标签都有一组QR码,以特定的方式使用几何图形的黑白相间按一定规律分布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图之间记录数据的符号信息;结构在代码编译中的巧妙使用“0”和“1”位流的概念是计算机内部逻辑的基础,使用的是数字和以二值对应的几何形式表示文本值信息,通过图像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读取,实现信息自动处理。

二、PDA 使用前科室情况

1.工作流程复杂,不使用PDA时配药时间延长,护士/药剂师应确定每天的液体总量约有2500种药品被召回,其中200种药品被召回,约占总数的8%。规模大,涉及到各个部门,很容易忽略遗漏,从而重复查找。在这种情况下,寻找药物戒断带来一定的负担,使液体制剂的时间延长约10 ~ 15分钟。此外,浓缩药摆药物生产过程复杂,每天需要22种浓缩药物,约2400 ~ 2600剂。药量大,药剂师大脑容易疲劳。记忆中经常发生数错和混淆,导致药物的数量经常和实际使用药物有关用量不一致,不仅耽误了放药时间,而且影响了混液速度。

2. PIVAS每天需要大量的液体配置,打印标签环节很重要,签名者不是固定的,不是及时的大脑储存信息等,有时会出现错误、遗漏和重复打印标签的情况。审批时间也很混乱,每个注射标签都有相对严格的时间和顺序,工作量大,签约时容易出现医嘱混乱,容易造成不必要的使用药物风险与损失,特别是药物浪费。

3. PIVAS工作压力大,心理负荷重,每天都有输液数量约为2500袋,而护士/药师平均每日配置的数量约为200袋,远远多于此卫生部中药管理局规定的每人85袋药液的要求[3]。日常连续搅拌的流体在休息的中间,容易出现精神和视觉疲劳,引导浓度的损失。它需要精确的配置和快速的液体分配,以避免延迟患者的治疗,给护士/药剂师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送货人员少、液量大、科室多,往往会出现送药慢、送药晚的现象,从而造成送药不及时,药品人员心理压力大。

4.人力资源配置不细化,责任溯源不确定。由于不同部门的液体量不同,无法计算每个人的工作量。每个人的工作量只能通过粗略评估每个部门的液体总量来分配,导致每个人分配的液体数量不均匀。液体量大,特殊药品、非整包药品和非整包药品都会有配置人员的签字,但仍有一些液体没有签字,责任不明确,不能落实到个人身上。

三、 PDA 使用后科室情况

1. 优化工作流程,节省工作时间。药剂师使用PDA后,节省了时间查找和撤销药品在正常转移,这样护士/药剂师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其他的工作,通过扫描PDA发现并取出药物,节省时间和精力,避免遗漏的现象,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在月度盘点中,可以通过电脑直接找到准确的数据,避免了清点、遗漏和多次清点造成的时间浪费,方便了工作量的统计,简化了工作流程。使用PDA后,计算机His系统可以准确地找出每个集中药品的数量,药品调剂人员可以通过数据直接计算出所需药品的数量,既准确又节省了药品调剂人员的时间,并可以实现药品用量与剂量一致。此外,传统的检液模式采用药师集体检液。采用PDA后,采用责任制,节约人力,解放药师。这样药剂师就可以更好的服务其他药学工作。

2.PDA具有自动报警和纠错功能。PDA扫描完成后,系统会对扫描的标签发出“已配置重复扫描”的警报,并提示避免错误。对于批次还会提示“未按当前配置的批次”的警告,及时发现错误,纠正错误,避免因重复工作造成的药品浪费。此外,PDA还具有身份识别功能,注册PDA时,每个人都会输入个人号码,记录个人信息,扫描液体后可以查到配置的姓名、时间等,明确责任可以查到。

3.人力资源的全面部署,缓解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针对其配置设置专门药品,提高熟练度,尽快适应工作。当送药人员短缺时,应及时安排药师协助送药,缓解送药人员的压力。通过PDA可以调整各科室的药液量,重新分配工作量,使每个人分配的药液量基本均匀分配,调整护士/药剂师的积极性。

总之,PDA扫描检测技术为静脉输液中心的发展带来了突破。通过配置前、中、后三次检查和扫描,提高了药物的准确性,保证了每袋药液的质量和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是PDA的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PDA依靠无线网络,如果无线信号覆盖在死角,容易掉线不稳定,所以实现无线网络的各个方面,零死角是目前最重要的技术保证,为今后PDA的发展提供了更广泛的应用,更完善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钱庆庆,宋锦飞,王伟,等.条形码扫描发药系统在门诊药房的应用及体会[J].中国药师,2012,15(10):1517-1518.

[2] 黎刚,冯润好,黄永英,等.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信息系统功能优化介绍[J].中国药房,2012,23(21):1975.

[3] 刘铮.PIVAS 缺陷管理与改进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13,(3):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