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化护理干预对提高助产质量及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9
/ 2

综合化护理干预对提高助产质量及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

李蓉 于颖

哈尔滨市第二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56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化护理干预对提高助产质量及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共取72例,抽签法分组,皆为2019.12-2021.03在本院分娩,分别给予常规护理(n=37,参照组)和综合化护理(n=35,研究组),对比产程时间、助产质量评分、产后出血量。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第一产程(441.06±19.25)min、第二产程(45.57±5.31)min,第三产程(7.72±1.29)min,总产程(451.07±21.55)min,皆比参照组短,助产质量(95.74±2.62)分,比参照组高,产后2h出血(115.88±11.35)ml,产后24h出血(255.47±20.35)ml,皆比参照组少,P<0.05。结论:综合化护理干预不仅具有缩短产程的应用价值,还可预防产后出血,提升助产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方法;预防效果;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常见的产科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产妇生命,近年来,高龄产妇增加,产后出血率也随之上涨,对助产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1]。常规护理在预防产后出血方面效果欠佳,存在护理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等不足,鉴于此,本文共取72例2019.12-2021.03在本院分娩的产妇护理资料,研究观察了综合化护理干预对产程时间、助产质量、产后出血量的影响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共取72例,抽签法分组,皆为2019.12-2021.03在本院分娩,分别给予常规护理(n=37,参照组)和综合化护理(n=35,研究组)。参照组23至39岁,平均(28.66±3.85)岁,孕周37至42周,平均(39.14±0.57)周,研究组23至38岁,平均(28.05±3.77)岁,孕周38至42周,平均(39.50±0.54)周,资料有可比性,P>0.05。入选标准:资料齐全,均≥18 岁,产妇均为单胎,自愿参与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慢性疾病未控制;严重功能障碍;不能正常沟通者。

1.2方法

1.2.1常规护理(参照组,n=37):产前常规进行生命体征监护、胎心监护工作。分娩期间,评估胎儿、产道情况,严密观察是否存在异常情况,积极配合医生处理妊娠并发症。

1.2.2综合化护理(研究组,n=35):(1)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疏导:产妇情绪状态并不稳定,出现紧张、不安、焦虑情绪时,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痛感敏感性随之增加,严重时,可导致宫缩乏力情况,延长产程,当产妇体力消耗过多,宫缩乏力会进一步加重,出血量随之增加,将直接影响分娩结局。故此,需给予导乐陪伴护理,不定时鼓励、安慰产妇,改善其心理状态,舒缓其紧张情绪,促进产程进展,继而降低出血量。(2)饮食护理:为减轻产妇胃肠道负压,迅速补充能量,需指导产妇保持高蛋白、高能量饮食,必要时,可通过静脉营养支持来增加产妇体力。(3)预防出血:胎儿娩出后,需及时清理胎盘,合理使用抗生素、子宫收缩剂,配合子宫按摩护理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褥期出血。

1.3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产妇各产程时间以及产后2h、24h出血量。以自制问卷(0-100分)评估助产质量,包括护理服务、专业能力、护患沟通等内容,与分值正相关。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2.0分析数据,产程、助产质量评分、产后出血量等计量(617ba3af7e2d5_html_5439e398700c5771.gif )资料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X2检验,P<0.05。

2.结果

2.产程情况

分析表1:研究组第一产程(441.06±19.25)min、第二产程(45.57±5.31)min,第三产程(7.72±1.29)min,总产程(451.07±21.55)min,皆比参照组短,P<0.05。

表1 产程情况 (617ba3af7e2d5_html_5439e398700c5771.gif ,min)

组别

例数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

总产程

研究组

35

441.06±19.25

45.57±5.31

7.72±1.29

451.07±21.55

参照组

37

459.62±19.40

51.48±5.50

12.58±2.74

485.13±29.70

T

-

4.073

4.634

9.538

5.543

P

-

0.000

0.000

0.000

0.000

2.2助产质量评分、产后出血量

分析表2:研究组助产质量(95.74±2.62)分,比参照组(87.34±7.58)分高,产后2h出血(115.88±11.35)ml,产后24h出血(255.47±20.35)ml,皆比参照组少,P<0.05。

表2 助产质量评分、产后出血量(617ba3af7e2d5_html_5439e398700c5771.gif

组别

例数

助产质量(分)

出血量(ml)

产后2h

产后24h

研究组

35

95.74±2.62

115.88±11.35

255.47±20.35

参照组

37

87.34±7.58

139.47±15.75

281.46±19.68

T

-

6.212

7.255

5.509

P

-

0.000

0.000

0.000

3.讨论

分娩虽为女性正常生理现象,但分娩疼痛会增加产妇心理压力,使其出现恐惧、紧张心理,使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痛感敏感性增加,进一步加重产妇心理负担,产生恶性循环[2],不仅会使产程延长,过度消化产妇体力,也会增加其产后出血风险,故此,需配合有效护理干预措施稳定产妇心态,促进产程进展。

本次研究显示:护理干预后,研究组产程明显比参照组短,产后出血量比参照组低,助产质量优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究其缘由:给予导乐陪伴护理,可缓解产妇恐惧、紧张情绪,有效缩短产程,减少宫缩乏力情况,降低产后出血风险。饮食护理可减轻产妇胃肠道负压,迅速补充能量[3],具有促进产程进展的应用价值;及时清理胎盘基础上,合理选用抗生素、子宫收缩剂,定期按摩子宫可促进子宫收缩,有效预防产后出血。

综上所述,综合化护理干预不仅具有缩短产程的应用价值,还可预防产后出血,提升助产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赵新新,董婷婷,黄友丽.孕晚期综合护理干预对自然分娩初产妇焦虑情绪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26(12):81-83.

[2]卢婕.综合化护理干预对提高助产质量及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7):203-204.

[3]章晓娜,陈丽洁,吴洁滢.护理干预对助产质量和产后出血的影响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25):196-19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