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原理与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7
/ 2

探究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原理与技术

王海丹

巴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黑龙江 巴彦 151800

摘要:受到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加快了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十分有益,在种植结构方面呈现出一定的改变。农作物生长的过程中,一旦出现病虫害,必然产生巨大的危害影响,一方面,阻碍到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另一方面,也难以确保农作物种植的产量与质量。为此,系统了解到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原理,合理运用不同的防治技术可谓十分关键。通过说明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原理,分析了黑龙江地区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及防治技术,以便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实际成效。

关键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原理;防治技术

引言:由于黑龙江省属于北方地区,笔者在查阅相关研究资料从中可以了解到近些年来黑龙江地区发生的农作物病虫害情况,根据整个省份种植结构、管理工作开展的现状。经过深入调查以后,不难看出,黑龙江地区农作物的病虫害呈现出日趋严重的情形。在春季时,经常出现大田苗期病虫害、小育秧棚苗床病害等;在夏季时,则会出现水稻稻瘟病、马铃薯晚疫病等。除此之外,还会发生蝗虫、玉米螟、水稻二化螟以及大豆蚜等病虫害,形成了巨大的不良影响。鉴于此,合理运用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势在必行。

1.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原理说明

在种植农作物的过程当中,经常发生各种类型的病虫害情况,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和影响。包含了很多害虫、微生物等。一些有害生物均处于某个特殊的环境内,促使不同生物融合到一块,产生相应的生物群落。而农田生态系统在其中发挥出很大的作用。有害生物作为群落中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不同生物群落间形成了相辅相成、彼此限制的关系,当产生一定的变化之后,必然使其他的部分均被影响,导致生态系统的平衡性被干扰,造成农作物的病虫害类别、数量出现增加,亦或减少的情况。对于农田生态系统而言,属于农业生产的主要有机整体,如果进行单一病虫害的防治难以获得良好的成效。借助较为单一化的化学防治技术加以防治,尽管使病虫害的数量缩减,不过长久进行利用,必然带给农田生态系统不良的影响,妨碍到农作物的健康生长,不利于提升农作物生产的效率。为此,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时,应该制定出科学的预防与治疗方案,结合自然规律,合理利用不同类型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有助于达到减少病虫害造成危害的目的[1]。显而易见,系统了解与分析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原理可谓十分关键,拥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与实践价值。

2.黑龙江地区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及防治技术分析

2.1大豆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大豆菌核病防治技术

黑龙江省地区近些年来发生的大豆病虫害表现出中等的程度,由于重迎茬造成大豆的根部病害产生了很大的不良影响,出现了大豆孢囊线虫、根腐病等病害,表现出分布不均匀的现象。而大豆根绒粉蚧常出现在克山、克东等地区中。当天气寒冷之后,带给大豆蚜越冬存活很大的干扰。在西部、北部地区中,大豆红蜘蛛病虫害十分常见。当遇到暴雨天气时,会出现大豆食心虫,主要集中在齐齐哈尔、黑河等地区。而大豆菌核病则常出现在那些涝洼地、重迎茬地块当中。对于大豆褐纹病、大豆霜霉病以及大豆灰斑病等,一年四季都会发生在大豆的生长期。

进行大豆菌核病防治时,具体如下:(1)对病株及时进行清除处理。通过实施田间巡查工作,能够确定病株,并且彻底进行拔除,将其带出到田外进行掩埋处理。(2)做好药剂防治工作。当出现发病面积很大的情况,应该针对病株的周边进行喷药,达到保护的效果。进行全田喷药保护工作的过程中,则需要使用到机动型弥雾机设备,采用喷口向下作业的形式,能够使中下部的植株叶片得到药物治理。使用大约51%的腐霉利、42%的菌核净、26%的咪鲜胺,每公顷的使用量为1.6公斤,及时进行对水喷雾处理,每隔一个星期使用一次药物[2]。由此可见,经过上文的论述和分析之后,从中可以获悉,深入探究和分析大豆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大豆菌核病防治技术可谓十分关键,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和实施价值。

2.2水稻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水稻纹枯病防治技术

对于黑龙江省地区而言,水稻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较为严重。虽然,在最近几年当中,产生的水稻稻瘟病很轻,不过在田间却十分常见。特别对于东部和西部地区来说,此种现象表现出日益严重的势态,因而,田间的菌源足够。并且,在市场拉动的作用下,受到水稻品种种植过于单一因素的影响,让病菌生理小种出现了改变,在水稻产区的降水量变得更多。因为夏季八月份时出现了低温时期,造成了穗颈瘟的面积逐渐扩大,不同地区均应该预防出现前期叶瘟轻、后期穗颈瘟重的情况。经过查阅相关研究资料可知,水稻二化螟的存活率是87.5%,在冬季时,使其越冬存活变得更加困难。对于水稻潜叶蝇而言,也经常出现,水稻负泥虫的发生概率则降低。因为黑龙江地区的水稻大棚育苗面积逐渐得以增大,可以降低水稻苗期青枯病的产生几率。不过因为早春的气温较低,必然带给浸种质量很大的影响,难以达到既定的防控恶苗病目的。由于初春的冷空气活动十分频繁,由此提高了管理苗床的困难程度,形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

进行水稻纹枯病防治的过程当中,需要做到下述几点:(1)强化施肥、浇水管控工作,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2)合理选用药剂进行防治。可以运用6%的井冈霉素水剂1600~2460g/公顷。处于发病之初时,可以把药以均匀的形式喷到水稻植株地中、下部上面,同时要维持水稻的浅水层大约3日,待浅水自然落干3日以后,便能够重新上浅水层。并且结合天气、病情的具体情况,明确实际需要喷药的次数,假如为重病,应该喷3次,间隔大约一周的时间,持续进行喷药,可以维持良好的治理效果。

2.3玉米病虫害发生情况及玉米大斑病防治技术

笔者查阅相关研究资料之后,从中可知,我国黑龙江地区的玉米病虫害情况逐渐严重,而越冬虫体的质量较好。虽然在冬季时,经常会出现一些极端气象,带给其越冬存活很大的不良影响,不过因为玉米螟的基数较高,依然会暴发严重的病虫灾害。在整个黑龙江地区,玉米大斑病的田间平均发病株率为6.2%。由于进行玉米密植栽培工作,并且忽视了施肥管理,导致病害出现,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而玉米丝黑穗病的平均病株率是1.6%,经常出现在那些播种较早、轻干旱难以出苗的区域。针对玉米顶腐病来说,则常出现在绥化、哈尔滨以及大庆等玉米连作区域当中,产生了很大的危害。

进行玉米大斑病防治管理的过程当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增加施磷、钾肥的数量。在将底部的3~4片叶摘除以后,可以使田间的相对湿度下降,令植株变得更加健壮,增强了其抗病能力。(2)做好药剂防治工作。处于发病的初期阶段,可以喷洒大约55%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亦或者55%的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进行防治,保证每隔9日使用1次,持续进行3次防治。

结束语:综上所述,因为农作物的安全性和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之间紧密相关,需要满足生存的相关规定。通过强化农作物质量管理,可以发挥出农作物种植工作应有的功效和作用。面对现阶段国内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情况,依然呈现出很多不同类型的问题与不足,因而,有关农业工作人员需要有效落实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借助科学的防治技术与方法,达到增强病虫害防治效果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任克成,杨红艳,李德江,孙立东.探究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原理与技术[J].农家参谋,2019,No.637(122):133-134.

[2]冯春,张春江,陈希煌,李东阳.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及建议[J].江西农业,2019,202(No.127):13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