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慢性汞中毒30例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7
/ 2


职业性慢性汞中毒 30例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赵静

(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江苏 南京 210028 )


[ ]目的 观察职业性慢性汞中毒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01-2019.05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防治所收治的职业性慢性汞中毒患者30例,随机分成甲、乙组,各15例。甲组行常规护理干预,乙组行常规+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经护理后,患者SAS、SDS评分降低,且乙组低于甲组(P<0.05);甲组、乙组护理满意度为73.33%、93.33%,乙组高于甲组(2=4.320,P=0.038)。结论 将心理护理干预用于职业性慢性汞中毒患者中具有明确效果,患者负性情绪得以明显改善,而且护理满意度高,推荐使用。

[关键词]职业性慢性汞中毒;心理护理干预;效果


职业性慢性汞中毒属常见职业中毒疾病的一种,可对患者身心健康带来严重负性影响[1]。Hg元素广泛存在于各个领域中,对长期接触人员具有明确的毒性作用。一旦发生职业性慢性汞中毒,可引起患者出现口腔-牙龈炎、肾脏损伤等症状。因为身体的严重不适感以及对疾病认知较浅,可能会造成患者性格情绪改变,出现焦虑、抑郁等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影响患者康复速度[2]。因此,实施有效护理干预,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具有明确作用。基于此,笔者以职业性慢性汞中毒患者为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常规+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及组间差异。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01-2019.05收治的职业性慢性汞中毒患者30例,随机分成甲、乙组,各15例。甲组:男/女8/7;年龄18-53岁,均值(34.69±2.27)岁;工龄0.5-26年,均值(7.39±1.83)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4例,高中及以上16例。乙组:男/女8/7;年龄17-59岁,均值(35.12±2.34)岁;纳入标准:⑴尿汞>0.1μmol/L,伴有牙龈炎、手抖、神经衰弱等程度不一的症状;⑵均符合职业性汞中毒诊断标准;(3)患者知情、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⑴神经系统疾病;⑵严重认知障碍;⑶肾脏疾病史;⑷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激素药物。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接受连续3周的二巯基丙磺酸钠驱汞治疗,应用方式是静脉输液。

甲组:常规护理干预,即:患者入院后,实施疾病宣教,帮助树立正确的疾病治疗观,提高患者治疗、护理依从性。强调晨尿、24h尿样的正确留取方式,同时嘱患者的留取24h尿样时,需多饮水,留取尿样后,及时送至检验科检查。由于二巯基丙磺酸钠能刺激局部组织,导致部分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因此,需要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同时加强临床护理操作,以松弛肌肉。同时,缓慢推注药业,并密切关注患者状态变化,予以鼓励和支持,减轻患者的思虑。同时,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还应叮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睡眠充足,饮食安排合理,合理补充微量元素。有吸烟饮酒习惯的患者,应嘱咐患者戒烟戒酒。合并牙龈炎的患者,宜加强口腔护理,指导含漱生理盐水,嘱咐患者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

乙组:常规+心理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与甲组无异。心理护理干预,即:根据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关系,态度温和、语言亲切,缩短护患距离,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掌握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联系实际情况(病情、文化程度等),开展针对性疾病知识宣教,纠正患者对疾病偏见,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提高患者配合度,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同时,治疗期间,了解患者机体各项指标变化,及时告知病情进展。针对焦虑、抑郁等常见的心理问题,应进行相关的疏解,强调负性情绪对疾病恢复的不良影响。同时,同厂方沟通,协调其与患者的关系,以减轻心理负担、消除顾虑、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使患者以良好心态面对后续的治疗与护理。健康教育:定期开展汞中毒防治宣教,不断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嘱咐患者在接受汞工作时,应注意:⑴个人防护用品佩戴良好,必要时佩戴防毒面罩;⑵工作场所温度适宜,避免室温过高;⑶工作场所内禁止吸烟,下班后应淋浴、漱口、更衣,工作服定期清洗;⑷做好岗前和在职期间的健康体检,并且定期进行尿汞检查。

1.3观察指标

负性情绪:SAS、SDS量表评定,得分高,表示负性情绪严重。护理满意度:自拟量表评定,包括健康教育、护理水平等内容,总分100分,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逐一对应80-100分、60-79分、0-59分,前两项和为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SPSS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6178ba6c7613f_html_9e2730d8d6eb44d8.gif ±s)、计数资料(%)用t2检验;P<0.05,表明数据有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的比较

乙组低于甲组(P<0.05),见表1。

表 1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的比较(6178ba6c7613f_html_9e2730d8d6eb44d8.gif ±s,分)

组别

例数

SAS评分

SDS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甲组

15

51.89±2.82

42.58±2.48*

52.35±2.27

41.59±2.25*

乙组

15

51.62±2.33

37.85±2.76*

51.96±2.19

34.56±2.34*

t

-

0.404

6.982

0.677

11.861

P

-

0.687

0.000

0.501

0.000

注:与护理前相比,*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乙组高于甲组(2=4.320,P=0.038),见表2。

表 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

甲组

15

8(53.33)

3(20.00)

4(26.67)

73.33(11/15)

乙组

15

10(66.67)

4(26.67)

1(6.67)

93.33(14/15)

2

-

-

-

-

4.320

P

-

-

-

-

0.038

3讨论

职业性慢性汞中毒发生,患者因为身体的不适感以及担忧治疗效果及预后等原因,导致患者出现烦躁、易怒、情绪不稳定等,容易对治疗效果产生巨大影响[3,4]。当前,临床对职业性慢性汞中毒主要以治疗为主,护理为辅,虽然患者病情有所恢复,但由于负性情绪的存在,导致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受到明显影响。

作为临床护理中重要组成部位,心理护理干预对维护患者身心健康十分重要。通过针对性交流沟通以及情绪指导,帮助改善情绪状态,活动社会支持。同时,开展心理护理干预,能给予相应的疾病教育与咨询,提高对疾病的了解能力,提高自我保护力,能够有效疏解身心压力,使情绪放松。沟通期间,护理人员需认真倾听主诉,对心理特征进行分析,以便实施针对性的情绪疏导,改善心理、情绪状态,减轻负性情绪,进而提高对疾病治疗与早日康复的信心与决心。本研究中,笔者以30例职业性慢性汞中毒患者为分析对象,结果显示:乙组SAS、SDS评分低于甲组,护理满意度高于甲组(P<0.05)。提示:开展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将心理护理干预用于职业性慢性汞中毒患者中具有明确效果,患者负性情绪得以明显改善,而且护理满意度高,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袁海霞.慢性汞中毒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J].心理月刊,2020,15(14):235.

[2]罗小清,张静,黄亚林.心理干预对慢性汞中毒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20,46(01):13-14+18.

[3]杨菲.探讨职业性慢性汞中毒的诊断治疗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5):40+43.

[4]王丽,范槐芳,苏晓珏.隔物温和灸联合自拟中药方治疗78例慢性职业性汞中毒的疗效观察[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18,44(01):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