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康莱特所致静脉损伤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7
/ 2

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康莱特所致静脉损伤的效果

马奇桂 钟正明通讯作者

重庆市人民医院两江新院 401120

【摘 要】目的:分析在静脉输注康莱特患者的临床护理实践中运用预防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本实验所包含的对象是2020年5月-2021年7月86例于我科进行静脉输注康莱特的患者,根据双盲法将患者分为甲组(43例)与乙组(43例)。乙组患者采用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甲组患者采用的护理方式为预防性护理,将两组患者静脉损伤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预防性护理干预在静脉输注康莱特患者护理实践中的适用性。结果:比较研究后发现,与乙组患者相比较,甲组患者静脉损伤发生率更低,且满意度更高,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特征(P<0.05)。结论:静脉输注康莱特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用预防性护理干预方式优势明显,可大大降低患者出现静脉损伤的概率。故而应在该类患者的护理实践中加大力度运用预防性护理干预方式。

【关键词】预防性护理干预;康莱特;静脉损伤;临床效果

康莱特是从中药薏苡仁中所提取的有效成分,且这一药物被认为是双向广谱抗癌药物[1]。康莱特既能够对机体整体免疫功能进行显著提高,同时也能够将癌细胞进行高效抑杀[2]。近些年康莱特在癌症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且效果显著。但康莱特注射液一个极为显著的特征就是高渗透性,静脉输注该药物会对患者的局部皮肤组织产生较大的刺激,进而引发静脉炎。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研究可以发现,在患者静脉输注康莱特期间,辅之以科学的护理方式能够大大降低起出现静脉损伤的概率。基于此,对预防性护理干预在静脉输注康莱特患者护理实践中的适用性进行了深入探究,现形成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实验所包含的对象是86例于我科进行静脉输注康莱特的患者,病例选取时间介于2020年5月至2021年7月,以双盲法为客观依据将患者完成组别的划分,甲组与乙组各包含患者43例。乙组患者年龄区间为46-63岁,中位值(49.47±2.93)岁;男患22例,女患21例;受教育水平为高中及以上患者30例,受教育水平为高中以下患者13例。甲组患者年龄区间为45-62岁,中位值(49.56±2.86)岁;男患23例,女患20例;受教育水平为高中及以上患者29例,受教育水平为高中以下患者14例。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后并未发现显著差异性(P>0.05),可继续完成比较研究。

1.2 方法

乙组患者采用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在患者完成康莱特输注前后应将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对患者进行适量输注,而后对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密切观察。

甲组患者采用的护理方式为预防性护理。(1)预防抑郁护理:患者由于癌症以及担忧输注康莱特会造成静脉损伤,因而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负面情绪[3]。所以护理人员在对其展开护理时,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可通过增加与患者交流的频率,了解患者内心状态,并根据患者受教育水平对其展开具有特异性的心理干预。同时应针对患者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给予其适当的鼓励和帮助。护理人员还应当主动与患者家属展开沟通,告知患者家属在其治疗期间给予家庭温暖的必要性,使患者能够积极转变自身心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配合治疗。(2)健康教育:在对患者输注康莱特前,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及其家属展开适当的健康教育,使其明确药物治疗的必要性以及输注该药物可能会对静脉造成一定的损伤,使患者及其家属提高保护血管的意识。(3)预防静脉损伤护理: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输注康莱特的过程中应当严格秉持无菌操作的原则,同时根据说明书对输液速度进行控制,并在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如若患者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输液。同时可应将病房的温度进行适宜的调整,避免温度过高导致血管内膜损伤,温度过低造成血管痉挛[4]。应教会患者通过湿热敷、增加肢体活动的频率等方式保护血管,降低出现静脉损伤的概率[5]。可用土豆片外敷,对于静脉炎有一定的安抚和收敛的作用。外敷水胶体敷料,有治疗局部静脉硬化的作用,提升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减少患者因静脉炎造成的疼痛不适感。在患者完成康莱特输注前后应将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对患者进行适量输注,而后对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密切观察。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是否出现静脉损伤进行评估,包括损伤与未损伤两种情况。评估患者护理满意度,采用百分制评分原则,如若分数高于85,则表明非常满意;如若分数介于60至85,则表明基本满意;如若分数低于60,则表明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录入SPSS20.0软件包,计数资料以X2检验,以例数百分比形式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X±S形式表示,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静脉损伤发生情况

甲组患者静脉损伤发生率较之乙组患者更低(P<0.05),详见表1:

表1:静脉损伤情况(n,%)

分组

损伤

未损伤

静脉损伤发生率(%)

甲组(n=43)

2

41

4.7

乙组(n=43)

8

35

18.6

X2

-


4.074

P

-


0.044

2.2 满意度比较

甲组患者满意度较之乙组患者更高(P<0.05),详见表2:

表2:满意度(n,%)

分组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甲组(n=43)

39

3

1

97.7

乙组(n=43)

33

3

7

83.7

X2




4.962

P




0.026

3讨论

静脉损伤会对癌症患者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性,不利于其预后。预防性护理方式是在静脉损伤发生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而降低静脉损伤发生概率的一种护理手段。在预防性护理模式下患者可掌握保护血管的方式,同时扭转自身心态,保持心态上的平和,积极接受治疗。

甲组患者静脉损伤发生率较之乙组患者更低;甲组患者满意度较之乙组患者更高,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特征(P<0.05)。

综上,应当将预防性护理方式更为广泛应用于静脉输注康特莱患者的护理过程当中。

参考文献

[1] 陈娟. 预见性护理对预防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继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探讨[J]. 基层医学论坛,2021,25(11):1611-1612.

[2] 简利,李春莲. 老年患者外周静脉损伤的护理干预分析[J]. 东方药膳,2021,15(10):147.

[3] 常欢,袁媛. 外周静脉输液所至血管损伤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探究[J]. 健康必读,2020,24(30):123.

[4] 高丽萍. 康复护理对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其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3):54.

[5] 王丽娜. 内科慢性病长期输液患者静脉损伤的观察与护理体会[J]. 饮食保健,2020,7(3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