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7
/ 2


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

刘芳

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苏 盐城 224000

摘要目的 分析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重点选择了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于院内进行治疗的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治疗期间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治疗期间使用循序渐进康复护理,对比两组中患者护理前后的膝关节症状以及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 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行走障碍、肿胀程度、屈伸障碍以及疼痛程度在内的Lysholm评分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存在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膝关节症状、膝关节功能在内的AKS评分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存在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期间,对其实施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方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膝关节症状以及功能。

关键词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胫骨平台骨折;膝关节功能
当前,大多采取手术的方式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能够技术处理患者关节内结构损伤情况,恢复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手术治疗方式以及术后护理方式如果不当,会导致患者出现各类并发症,影响到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1]。本文选择了60例患者作为对象,分析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具体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重点选择了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2岁至78岁,平均(49.07±11.28)岁。观察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21岁至75岁,平均(48.76±11.35)岁。两组内患者的信息对比后不具备意义(P>0.05),能够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措施,护理的方法为:1、在术后第一天于患者小腿位置垫上软垫,膝关节屈伸5度,对患者踝关节实施背伸跖屈,足趾环转屈伸,每次坚持锻炼八秒,每天进行四次,每次时间为4分钟。术后第二天,让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让患者尽量伸直患侧膝关节,背伸踝关节,绷紧十秒大腿肌肉,放松之后进行重复锻炼,每天进行四次,每次时间为十分钟。患者保持平卧伸直其下肢,伸直患者的患侧膝关节,背伸踝关节,缓慢抬起患者的下肢约20度,坚持锻炼5秒,每天进行四次,每次时长为四分钟。术后第三天帮助患者进行被动伸屈膝关节,对患者的最大活动幅度进行记录,每组30次,每天进行三组。上述锻炼方式均需进行两周。2、适当增加患者的膝关节主动锻炼,对患者膝关节进行主动屈伸,每次十秒。在患者侧肢体协助之下,使用沙袋实施屈膝运动和屈髓运动,使用助行器等方式帮助患者下床行走和站立。3、对患者患肢实施下蹲、压腿以及负重等训练,待患者膝关节基本恢复,能够正常行走时,可以弃拐进行锻炼。

1.3观察指标
采取Lysholm膝关节症状量表对患者的膝关节症状进行评估,患者评分越高说明其症状越轻微。实施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标准(AKS)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患者分数越高说明其膝关节功能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数据统计使用的软件为SPSS21.0统计软件,P值低于0.05说明组别数据对比之后具备意义,计量资料分别使用(6178b95e89e3d_html_abcb267ac997b10f.gif ±s)和t检验进行表示和检验。

2结果

2.1两组当中患者护理前后的Lysholm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行走障碍、肿胀程度、屈伸障碍以及疼痛程度在内的Lysholm评分对比之后无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行走障碍、肿胀程度、屈伸障碍以及疼痛程度在内的Lysholm评分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存在意义(P<0.05)。数据见下表1。

表1 两组当中患者护理前后的Lysholm评分对比[(6178b95e89e3d_html_abcb267ac997b10f.gif ±s)分]

组别

例数

行走障碍

肿胀程度

屈伸障碍

疼痛程度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30

52.17±5.34

86.26±5.45

68.65±3.34

91.87±3.42

49.85±4.41

89.49±5.45

66.63±3.84

94.52±3.46

对照组

30

52.09±5.46

78.43±5.14

68.47±3.42

83.15±3.26

49.82±4.36

75.35±5.54

66.75±3.77

84.41±3.42

t

-

0.057

6.725

0.206

7.109

0.026

11.966

0.122

9.382

P

-

0.954

0.000

0.837

0.000

0.979

0.000

0.903

0.000

2.2两组当中患者护理前后AKS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膝关节症状、膝关节功能在内的AKS评分进行对比之后没有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膝关节症状、膝关节功能在内的AKS评分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存在意义(P<0.05)。数据见下表2。

2两组当中患者护理前后AKS评分对比[(6178b95e89e3d_html_abcb267ac997b10f.gif ±s)]

组别

例数

膝关节症状

膝关节功能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30

43.11±8.47

82.26±6.35

44.82±8.39

88.75±4.63

对照组

30

42.75±8.43

74.56±5.77

45.04±8.42

78.75±5.35

t


0.165

6.915

0.101

8.741

P


0.870

0.000

0.920

0.000

3讨论

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大多伴随神经、血管、关节软骨、膝关节韧带或者半月板等组织部位损伤,使得患者发生关节畸形、疼痛以及肿胀等问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运动功能造成影响[2]。以患者的疾病情况为依据对其实施适当的牵引、复位或者手术等方式可以对患者的骨折情况进行改善[3]。循序渐进式康复方式极具计划性、针对性以及阶段性,能够依据不同康复时期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情况,对其进行康复训练计划的制定,改善患者的膝关节情况[4-5]。本研究对比两组中患者护理前后的膝关节症状以及膝关节功能情况之后发现,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行走障碍、肿胀程度、屈伸障碍以及疼痛程度在内的Lysholm评分对比之后无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行走障碍、肿胀程度、屈伸障碍以及疼痛程度在内的Lysholm评分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存在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膝关节症状、膝关节功能在内的AKS评分进行对比之后无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膝关节症状、膝关节功能在内的AKS评分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存在意义(P<0.05)。

总之,在护理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期间,对其实施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方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膝关节症状以及功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栾西迪.护理干预在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1):258-259.
[2]陈太邦,师继红,徐永清,等.胫骨平台骨折手术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16):9-12.
[3]李登英.胫骨平台骨折手术临床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J].甘肃医药,2018,37(06):37-39.

[4]汪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康复护理对其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改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8,25(9):137-139.
[5]李娟,肖晶.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干预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影响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15):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