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创伤评分方法对院前急救患者诊治效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6
/ 2

院前急救创伤评分方法对院前急救患者诊治效果的影响

吴晓东

苏州 市 中西医结合医院 江苏省苏州市 215001

【摘要】目的:探究院前急救患者诊治中应用院前急救创伤评分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院前急救患者138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69例与试验组6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院前急救,试验组采取院前急救创伤评分方法急救,对比两组急救满意度、临床急救效果。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急救满意度分别为97.10%、78.26%,试验组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转运死亡率、植物生存率、伤残率及治愈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院前急救中应用院前急救创伤评分法,可减少患者死亡,提高预后,促进急救满意度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关键词】诊治效果;院前急救;院前急救创伤评分

近几年来,自然灾害、交通事故发生率逐年增多,增加院前创伤患者数量,也是导致患者残疾的关键因素,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给社会带来巨大负担。有研究指出,若未及时控制严重创伤患者病情,给患者预后带来不良影响,甚至影响患者生命安全。院前创伤评分作为全新的一种评估体系,其主要是采取量化形式表达患者创伤程度,以准确、客观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院前急救患者138例,69例采取常规院前急救,另外69例采取院前急救创伤评分方法急救,对比诊治效果,现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院前急救患者138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69例与试验组69例。对照组男女比39:30,年龄24~75岁,平均年龄(55.12±3.52)岁。试验组男女比38:31,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55.24±3.58)岁。纳入标准:临床资料完善;患者及其家属知晓且同意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签署知情同意书。排查标准:精神疾病;严重抑郁症;严重脏器功能不全;认知功能障碍。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经统计学软件对比分析,无统计学差异,P>0.05。

    1.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院前急救,内容为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及时处理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情绪,转运期间为患者提供充足氧气,维持呼吸通道顺畅,并采取药物治疗。就开放性创伤患者而言应实施有效包扎,做好搬运工作。

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院前急救创伤评分方法,接诊初期应用院前急救创伤评分表综合评估患者伤口位置,确保快速、准确计算数值。划分创伤部位,共计6个,评分各个受伤部位。依据AIS评分量表对受伤部位进行等级划分,4、5、6级为重伤,2~3级为轻微伤。参照评分结果完成诊疗及治疗方案制定。就轻微伤患者而言,应处理好损伤,治疗过程中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对其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出现异常要立即进行对症处理,预防性干预可能出现损伤区域。就重伤患者而言,应先处理较大部位损伤,有效控制出血,维持呼吸通畅,减少休克不良事件发生率。密切监测分值较高患者,预防相关并发症发生。将评估情况告知给主治医师,使其快速掌握患者实际病情,保证患者尽快接受治疗。

1.3 观察指标

两组急救满意度、临床急救效果。

急救满意度:应用我院自制急救满意度问卷表评估两组患者急救满意度,内容包括急救流程是否完善;急救人员态度是否妥当;是否快速、及时转运等。分为三个级别,非常满意:>85分,满意:70~85分,不满意:<70分,急救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临床急救效果包括转运死亡率、植物生存率、伤残率及治愈率。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急救满意度、转运死亡率、植物生存率、伤残率及治愈率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分析,以SPSS23.0统计学软件为主,上述各项数据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代表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急救满意度对比分析

试验组与对照组急救满意度分别为97.10%、78.26%,试验组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急救满意度对比分析[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试验组

69

40(57.97)

25(36.23)

2(2.90)

67(97.10)

对照组

69

26(37.68)

28(40.58)

15(21.74)

54(78.26)

χ2

/

/

/

/

19.274

P

/

/

/

/

0.000

2.2 两组患者临床急救效果对比分析

试验组转运死亡率、植物生存率、伤残率及治愈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急救效果对比分析[n(%)]

组别

例数

转运死亡率

植物生存率

伤残率

治愈率

试验组

69

3(4.35)

2(2.90)

11(15.94)

53(76.81)

对照组

69

12(17.39)

13(18.84)

20(28.99)

24(34.78)

χ2

/

9.088

13.576

10.447

9.012

P

/

0.003

0.000

0.001

0.003

3 讨论

创伤评分在院前急救中起到十分重要作用。其能够准确评估院前急救患者生命体征,重点评估患者有无神经系统损害、循环系统损害及呼吸系统损害[1]。有研究指出,多数患者死于创伤现场,20%患者因创伤并发症死亡,30%于创伤早期死亡[2]。也有研究指出,创伤1h内进行治疗干预,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3]。院前急救创伤评分发通过量化方式表达患者解剖部位及生理状态损伤,以对患者受伤程度进行评估,进而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全方位诊疗、急救[4]

院前急救创伤评分方式较为简便,多用于院前急救中[5]。有研究指出,院前急救患者诊治中应用院前急救创伤评分方法,可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植物生存率及伤残率[6]。本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急救满意度分别为97.10%、78.26%,试验组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提示院前急救创伤评分可促进患者急救满意度提升。试验组转运死亡率、植物生存率、伤残率及治愈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提示院前急救创伤评分可减少转运死亡率、植物生存率、伤残率,提高治愈率。

综上所述,院前急救中应用院前急救创伤评分法,可减少患者死亡,提高预后,促进急救满意度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马晖,蒋明富,李欣华,韩自华.CRAMS评分在院前急救老年创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21,43(06):568-570.

[2]秦刚.院前急救创伤评分方法对院前急救患者诊治效果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35):189+194.

[3]周瑞云,李方航.基于修正创伤评分的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在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09):1303-1305.

[4]吴孙莹.创伤严重度评分在严重外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5):155-157.

[5]郎雪梅.采用优化的院前急救网络系统对严重创伤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效果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54):60+68.

[6]易明,胡玉震.院前急救创伤评分方法对院前急救患者诊治效果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