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视域下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6
/ 3

数字经济视域下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

杨 洁1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


摘要: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快速发展,数字经济成为了经济增长的新路径。新冠肺炎在全球的持续蔓延让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文化产业在与数字经济有效融合的过程中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巨大挑战。后疫情时代,如何面对数字经济新时代下的转型浪潮,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值得思考。

关键词:数字经济;后疫情时代;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以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新业态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各行业的融合在不断深化。我国的“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要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壮大数字创意、网络视听、数字出版、数字娱乐、线上演播等产业。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我国和全世界各国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年份。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不管是从消费端的消费者行为习惯的养成,如电商购物、在线教育等消费习惯被广泛接纳,还是从供给端文化企业的内容生产或商业模式变革上,我们都可以看到,一方面,在数字经济引领下,疫情期间文化企业出现了明显的逆市上扬的发展态势;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展现出的创新规模和发展速度不仅为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发展机遇,也给传统文化产业带来了挑战。因此,后疫情时代,如何面对数字经济新时代下的转型浪潮,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值得思考。

  1. 数字经济的内涵和发展趋势

20世纪90年代中期,被称为“数字经济之父”的美国经济学家唐·塔普所科特出版了《数字经济》一书,数字经济的概念首次进入理论界和学术界的研究范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给出的定义是:“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政府治理模式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2004年后,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相继出现,数字经济的概念被更多人所熟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技术的逐渐兴起,世界很多国家都将数字化信息技术当成国家未来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如美国制定了“数字经济议程”、欧盟制定了“数字单一市场战略”、德国制定了“数字经济占率2025”、英国制定了“数字经济法”等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我国政府也同样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先后出台了“中国互联网+战略”、“中国数字经济”等一系列战略规划。

疫情期间,在线办公、在线教育、线上休闲娱乐、社交电商、即时通信等行业既满足了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又拓展了新的消费场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以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主要驱动力的数字经济正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动能和引导力量。从联合国发布的《2019年数字经济报告》中可以看到,数字经济的发展规模约占世界GDP总量的4.5%- 15.5%,其中我国数字经济增长规模最快,据统计,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达到了36.2%,数字经济的名义同比增速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约7.85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67.7%。


二、我国数字经济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沿革

基于数字经济变革下科技不断的发展和创新,文化产业呈现出以文化创意内容为核心,以数字技术为依托,创作、生产或传播相应的产品,具有生产数字化、传播网络化、消费个性化、技术更新快等特点,并在文化产业市场中逐渐培育出新的市场供给和消费的载体。我国政府针对数字化文化产业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以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倡导积极发展文化产业;2006年3月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在国家文件中提到“数字内容产业”;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数字经济的概念;2009年7月发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要以数字内容等产业为重点实现跨越式发展;2014 年3月印发的《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文化要与科技双向深度融合,加快数字内容产业发展;2016年5月发布的《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将文化文物单位和文化资源数字化;2016年11月发布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数字创意产业”首次成为新支柱产业;2017年4月出台的《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中,首次提出了“数字文化产业”的概念;2019年8月印发的《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提出利用数字新技术对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要发展壮大数字经济,驱动产业高质量转型升级;2020 年11月,《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文化产业要以创新驱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11月4日,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可以说,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迈入了一个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驱动的全新发展阶段。


三、数字经济促进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的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类型,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总体规律相一致。而数字技术更直接的为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当前,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提升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创新与发展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数字技术对文化产业供给端的推动作用

1、数字化经营推动文化企业转型升级

基于疫情期间人员的流动受限,在企业经营中数字手段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更多的企业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随着文化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主营业务中所占比重的逐渐增大,数字化经营对文化企业的价值进一步得到凸显。在经营业务上,无论是初具规模的音乐、游戏、网络文学等新业态,还是传统文化产品的衍生与延伸,数字化技术手段加入以后,企业都有了更大的发展提升空间;在商业模式上,新的发展理念和数字化生产要素的驱动不断促成数字经济、平台经济或共享经济等多种新模式与文化产业的嫁接,推动文化企业转型升级;在管理层面上,各企业在管理系统中充分应用数字化应急管理系统、成本动态监测系统等,也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经营效率。

2、科技进步助推文化产品服务创新

目前,虽然我国文化产品数量正快速增长,但文化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有效供给率低下,出现了“实质性的文化短缺”局面。数字技术推动了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变了文化生产消费方式,促进了文化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精准对接。数字技术更加广泛地融入到文化产业的内容创作、产品生产、服务优化等环节中,使文化产品和服务实现科技化与智能化表达,成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有力支撑。同时,随着超高清电视、可移动式或佩戴式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设备走进家庭和文化商业领域等,大众对数字文化消费的终端设备需求得到了更全面的满足,逐渐形成了数字文化消费的完整闭环。

3、数字技术推动文化产业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并延伸产业链

大数据、人工智能、5G和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将全面介入文化产品生产的研发、设计、制造、品牌、营销、运营、消费等各个环节,将不同层级间信息孤岛和数据壁垒打通,减少生产和流通的中间环节,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和生产周期,构建起全新的数字化产业体系,提高资金、人才、物质及相关要素生产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实现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现代化生产。同时,数字技术还助推了文化产业链上下游间的深度合作,文化产业链更加智能化、专业化和自动化。

(二)数字技术对文化产业需求端的促进作用

1、互动化、参与式文化体验拉动文化需求增长

数字经济背景下,互动化传播平台为文化产品和服务直接触达用户,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对话渠道,互动化、参与式的文化体验让消费者沉浸其中,实现了用户的文化消费认知,从而拉动了文化消费需求,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短视频、直播电商、社群电商等新兴媒介与业态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以直播电商为例,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在线直播用户规模达到5.87亿人,预计在2021年和2022年将分别涨至6.35亿人和6.60亿人。此外,2020年中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为9610亿元,2021年有望突破12000亿元。在2020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众多委员、代表积极为地方产品开展直播带货,越来越多的“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非遗产品通过短视频、网络直播等方式被大众所熟知,销量可观。

2、在线化文化消费场景拓展消费者行为和习惯

自2020年以来,我国5G建设的速度加快,每周约增加1万多个5G基站。基于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发展起来的在线化文化消费场景将得到进一步拓展和丰富,实现了“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体育、文化+传统”产业等深度融合发展,服务于消费大众的日常文化生活,拓展了消费者的数字文化消费习惯。

3、数字化技术满足个性化文化消费需求。

随着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增加,传统文化产业无法满足这种需求,而借助先进的数字技术,特别是通过采集和分析移动终端、消费终端的数据,可以精准的发现并预测消费趋势,进而将信息反馈给生产终端,快速为消费者提供对其核心价值观所认同的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服务。同时,个性化需求的满足大大提升了用户的文化消费体验,又会进一步激发用户文化消费欲望,实现文化消费的良性循环。

四、数字经济视域下文化企业创新与发展的对策

(一)以清晰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国家的“十四五”规划明确把发展数字文化产业作为“十四五”期间重点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由于全国各地文化产业发展并不平衡,各地要认真学习部分城市成功的文化产业运作模式,明确发展目标、发展重点、空间布局、主要任务及工作载体,制定专项发展扶持政策和行动计划,试点设立数字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撬动内容生产机制和文化资源开发模式,实现生产技术和运作机制创新,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二)以新基建为抓手加快数字文化产业发展

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简称“新基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多次提及,这是全面布局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抓手,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建设数据中心,拓展5G应用,可以有效激发文化产业新的消费需求,助力文化产业全面升级。

(三)以平台载体建设为动能推动数字文化内容创新

数字文化产品内容的生产与创新离不开平台载体的支撑。为此,应当推进建设一批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基地,推动国内外知名孵化器、知名 VC、资本大牛、创业大咖以及创业服务机构等国际一流创新创业资源的聚集,构建产业研发、创新中心,并在文化科技、文化投资平台、内容创造和IP产业等关键领域占据高地,大力培育数字创意产业集群,持续加大科技企业孵化和众创空间建设,广泛集聚数字文化内容创作企业进驻,打造数字内容文化产业集群,构建面向数字出版、工业设计、数字媒体、网络传播等领域的数字文化内容创新服务平台。

(四)以创新的“文化 +”思维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

应当优化资源配置,以“文化+”的思维实现文化与科技、旅游、体育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发展,加大与文化新业态密切相关的数字内容技术的研发力度,充分利用 4K/8K电视、VR/AR、人工智能、区块链、5G、云计算等新技术推动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动漫网游、数字文娱、智慧文博、数字出版等文化产业新业态,以新兴文化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掘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五、结语

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已经渗透到文化产业的方方面面,推动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尽管数字技术对我国文化产业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文化泛娱乐化、超级平台的垄断以及知识产权的侵害等限制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在享受数字技术带来的美好生活时,政府应该承担起监管的职责。

参考文献:

[1] 安永景,张丽娟. 数字经济视域下广东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分析[J]. 市场论坛, 2020(11): 12-16.

[2] 张慧,王莉莉. 数字经济视域下甘肃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究[J].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1(4): 73-76.

[3] 范周.乘风数字经济 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J].人文天下,2020(5):2-5.

[4] 张晓欢.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_问题与对策建议[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2021(2):1-7

[5] 方辉. 基于数字技术背景下的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_方辉[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1, 20(10): 11-14.
作者简介:杨洁(1982-),女,湖南长沙人,经济学硕士,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电子商务系专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电子商务、工商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章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度各类课题校级培育项目“数字经济视域下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编号:21mypy99)的阶段性成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