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化验土壤样本的采集制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5
/ 2

农业化验土壤样本的采集制备

郭冉

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宝泉岭分公司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黑龙江萝北 154211


摘要:在大农业学科领域内,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农业实际应用,农业土壤分析是一项具有基础性作用的分析工作,同时也是农业环境质量评价的主要方法。本文主要探究农业化验土壤过程中的标准的采集制备工作,为农业技术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与技术上的积累。


关键词:土壤分析;采集;要求;标准化


土壤是国家生态的宝贵资源,土壤的优良对动植物的栖息具有重要影响,所以对土壤进行测定化验分析也是保护环境及保护生态的重要的依据。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在土壤分析工作流程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样品采集的结果直接影响了整个分析工作的结果,后期的任何工作都无法在分析准确性上进行弥补。所以农业技术工作者就需要加倍的重视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工作。从前期制定好的化验目标出发,进行样品的选取工作,并根据实验目的确定样品数据的分析方法和处理手段。农民近年来对测土施肥的重视程度和来自农民的土壤样品也呈上升趋势,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分配都是不受监管的农民从已经完成的采集方法,往往事与愿违,浪费人力、财力和测试成本,有必要把土壤样品的样品采集和匹配方法的标准体系,以确保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

1.样品的代表性和采样误差的控制

2017年,由环境保护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卫生计生委共同提出了表层土壤样品和农产品样品分析测试必须采用《土壤分析技术规定》中的土壤样品采集与制备方法,深层土壤样品检测项目分析方法可采用国土资源部门行业方法。本次农用地详查检测报告不强制要求加盖资质认定(CMA)标识,但检测实验室应积极将上述技术规定中推荐的分析方法纳入其资质认定范围。而本文提出的方法也是以此为基准。

农业领域的土壤分析主要是为了通过分析来判定某个时间段内或者某个地域的土壤性质以及土壤特点。通过分析获得的数据与信息,直接影响着后期农业实验及农业生产的调整及生产效率。所以样品的采集不但要有准确性,更要有一定的土壤代表性,这样才会减少误差。


    1. 采样单元划分

在采样前进行必要的现场勘查,根据采样点的土壤特征、地形图等将其划分为若干个采样单元,尽可能地让同一单元内土壤均匀,并以采样单元为单位进行采样,可以大幅降低采样误差。

    1. 扩大采样范围尽可能准备足够多的采样点,扩大采样范围,使之能够充分反映土壤特征,有效提升分析精度与准确性。通常情况下,以各处理的小区为一个采样区,每个采样区的样点数量要根据采样区的实际大小而定,一般以5~20个采样点为宜。

2.土壤样品采集方法

2.1耕层混合土样的采集受人类生产活动影响,土层土壤成分往往存在较大差异,且差异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为此,在土壤样品采集时,通常需要沿着一个方向,并遵循“随机”“等量”以及“多点混合”的原则开展[。“随机”是指随机选择采样点;“等量”是指每点采土量相同,且采样深度一致;“多点混合”是指将同一采样单元内的多个采样点采样后均匀混合,作为该采样单元的样品。

取样布点要均匀、随机,具有代表性。对于耕作地块,通常采用“S”形布点,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因耕作、施肥造成的采样误差。对于地形平坦、地力相当、且采样单元面积不大的地块来说,通常采用梅花形布点。布点尽量随机均匀,但一般不在田埂、沟边或者堆过肥的地方设点采样,以免影响采样代表性。

采土深度需保持均匀一致。规范使用采样器进行采样,采样前可用铲子铲出一个耕层断面,再进行采样。

合理土样精减。混合土样不宜过多,以1 kg为宜,过多时可通过四分法进行精简。具体方法:将采样土壤均匀搅拌后铺成四方形,并采用划对角线方式将其分成4份,将对角线2份合并,形成2份混合土样,保留1份即可。如土样量很大,则通过多次四分法弃去。当对湖沼土或水稻土进行采样时,四分法则不适用,可用搅拌法进行精简,将采样土放入盆中搅拌均匀,再取出所需样土。

做好采样标记。分别将样品放入样品袋,并用标签记录好采样时间、地点、土壤名称、采样深度、编号以及采样人员等信息。

2.2土壤剖面样品的采集

为研究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往往要按土壤发生层次采样。具体方法:在采样点挖出一个长方形剖面坑,尺寸以长1.5 m、宽1 m为宜,深度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通常情况下,需要达到母质层或地下水位。根据土壤的质地、颜色、湿度,以及松紧度不同进行土层划分,并自上而下逐层进行采样,每层采样时尽量靠近土层中部采取,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每个土壤样品以1 kg左右较为合适,并将样品放入样品袋。

2.3土壤诊断样品的采集

土壤分析经常作为农作物病症的重要测定依据,用于农作物死苗、矮缩、花而不实等问题的分析定位。土壤样品采集时通常采用多点混合,并在附近采集正常土样作为对比。

2.4土壤盐分动态样品的采集土壤中盐分含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蒸发与淋溶。此类样品通常采用垂直深度分层采取方式,具体方法为自上而下每10~20 cm划分为一个采集层,采集点尽量选取在每层的中间部位,这样有利于土壤储盐量的计算或土壤剖面盐分分布图绘制。如对土壤中盐分垂直分布特点进行研究时,则多采用“点取”方法进行取样。另外,采集时要注重采样深度与采样时间,因为盐分上下移动受不同时间的淋溶与蒸发作用的影响很大。

2.5土壤物理性质测定样品的采集当对土壤孔隙、容重等物理性质进行测定时,则需要采用原状土作为样品,此时可直接用环刀在各土层中取样。为保持土壤原状,需注意土壤的湿度情况,不能过干或过湿,以不粘环刀、不松散变形为宜,如出现变形应当弃去变形部位。


3.土壤样品的处理和贮存

3.1样品风干。采回来的土样,可在干净的厚纸、塑料布等上面,应该立即风干,在风干过程中应随时拣去粗大的植物根、茎、叶和小石块等,摊成2 cm的薄层,促使均匀风干,风干时间大概3~5 d,在半干时须将大的土块捏碎,以免干后结成硬块,不易压碎,并且要防止酸、碱、蒸气和尘埃等侵袭。

3.2样品磨细和过筛。风干的土样用木棍或玻璃瓶压碎,用孔经为1 mm的筛子过筛,未筛过的土样必须重新压碎过筛,直到全部筛过为止,如土样中有小石块、植物残根、侵入体等进一步剔除干净,过筛后的土样经充分混合后分成2份,1份供pH、速效养分等测定,另1份继续研磨至全部通过0.25 mm筛子过筛供有机质、全氮等测定。也可以根椐测定项目的要求进一步处理。

3.3样品保存。在农业生产和科研工作中的一般土壤样品通常要保存半年到1年,以必要时查核之用,保存的分析样品须装入磨口瓶或样品袋中,内外各具标签1张,标签上写明土样编号、采样地点、深度、采样日期、采样人、筛号或孔径等项目。避免日光、高温、潮湿和有害气体的污染。

4.结语

综上所述,土壤测定是一门严谨的科学,系统误差、计算误差等产生都会对土壤化验分析造成不良的后果,从而根据有误差的土壤数据分析也较难判断相关区域的土壤质量。土样采集是否科学、具有有代表性,直接影响试验结果。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土壤样品进行采集,能够真实反映和代表土壤样品本身的肥力状况,农业技师分析样品以后给出检测结果,并根据种植的作物品种提供施肥建议,指导和帮助农民合理施用化肥,并选择合适的肥料,缺什么补什么,不要浪费,以供应和作物肥料平衡,达到了农业经济稳步增收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何迅,巩细民.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2003(3):47-48.

  2. 潘玉荣,张惠涛,张淑玲.土壤样品的采集及制备方法[J].吉林农业,2005(3):29.

[3]牛春丽, 刘西超, 王静. 提高土壤化验室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J]. 现代农业科技, 2012(12):216-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