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为心理的建筑空间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4
/ 2

基于行为心理的建筑空间设计研究

林世元

广西汉和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站在城镇化发展战略在我国各地深入践行的社会大环境中,为进一步驱动我国建筑空间设计领域健康、长远发展,给予社会大众更为舒适、协调、安全、稳定的新型建筑空间。设计人员应以行为心理为立足点,梳理总结行为心理与建筑空间设计具备的联动关系。并围绕空间比例、空间围合、色彩搭配、艺术形态及使用功能等多方面展开行为心理的有机渗透,多方位强化建筑空间设计的综合效果,为大众创设出可高度契合其实际需求的空间设计。

关键词:行为心理建筑空间设计

处于我国社会整体发展进程日趋加快的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建设、社会进步均需遵循从“以人为本”这一主流主张。因此,建筑空间设计同样应以“人性化”观念为主。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将人本理念全程贯穿于建筑空间设计过程中,在单体,或是多体空间内强调用户现实需要的切实满足。而因行为心理与建筑空间的功能、外观等重要因素的表现效果具有一定影响,且二者存在互相衬托、互相渗透的客观关系。当设计人员深刻认知、领悟到这种特殊规律,才可设计出匹配用户实际诉求的优质建筑空间,促进我国建筑空间设计领域早日收获发展新成绩。

1.行为心理建筑空间设计的关系

打造出个性化特点较为突出的建筑空间,能够在加强建筑空间使用者舒适感的基础上,优化调节其学习、工作方面的主观态度。对此,可承载人性化的构建,给予社会大众生活、行为的积极影响。

建筑空间可与大众构建出互相呼应、互相辅助的互动关系,这种特殊关系可对大众的行为举止起到引导性影响。当建筑空间总体设计尺度、设计理念能够与大众生理结构、心理感官始终保持在平衡、协调、稳定的良性关系中,则可促使使用者心理衍生出亲切、舒适的感受,实现身心放松,端正调整工作、学习态度,从而增强行为活动的质量[1]

除此之外,加深对人的行为心理的研究层次,合理推进建筑空间全局设计工作,引用客观性行为心理学,逐步规范、优化空间设计方案。则可传递出人本理念这种个性化设计主张,顺应我国倡导的以人为本的国家发展理念。

2.基于行为心理的建筑空间设计要点

2.1建筑空间的比例设计

若建筑空间内部的设计比例未能充分匹配大众常规性生活习惯,不仅设计效果难以契合预期设想,甚至可为使用者带来系列心理负担,致使其滋生出不协调、不能忍受等消极情绪。反之,当建筑空间比例均依照大众的生活规律、行为心理科学设计,则可满足其生活需要,确保在建筑空间使用时的舒适感。对此,设计人员在统筹推进建筑空间设计作业时,应针对性利用建筑内部空间比例可对大众产生的心理影响,保障全局设计效果。

如在“皇宫”主题的建筑空间设计作业中,应注重活用“超大空间”这种设计构思,突出大众在欣赏设计效果图时自然伴生出“皇家”的威严感、敬畏感,以及对“皇权”的信服感,向外传递出“君王”高高在上、睥睨天下的主导地位。此外,在民宅类建筑设计空间比例时,如餐厅、书房、客厅、卧室等空间,则需依托人力工程学有关规程标准加以合理规划。保证房门宽度及高度、空间分布等重点因素的策划科学性,给予使用者亲切、流畅、舒适的应用感受。

2.2建筑空间的围合设计

常规情况下,当建筑房间内墙体处于60cm以下时,空间将呈现出相对不协调、不合理的设计感。而墙体一旦超出150cm时,空间局部将展现出连贯性。另外,若墙体高程超出200cm后,空间则可表现出较强的围合感、完整性[2]。对于墙体布局而言,“L型墙”指定垂直面传递出的围合感较弱,但方向感以及导向性较强。以建筑空间内部走廊、通道举例,“U型墙”的方位感表现性较好,可增添一定渗透感。对此,依照这些墙体空间特有的围合性。设计人员在执行建筑空间设计任务时,应依托用户实际要求,结合空间围合原理,选择相契合的墙体设计方案,充分满足其设计诉求。例如,可根据此设计定律,对建筑内部娱乐、停留、快速通道等空间施以有序、精巧衔接。在突出设计人员自身深厚的设计“内功”的同时,强调建筑空间整体的设计感。

2.3建筑空间的色彩搭配

色彩搭配作为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关键一环,空间主体颜色的差异性同样会为大众带来不同的主观感觉,如距离感、广度、温度、厚度、尺度感等。色彩搭配除了可对使用者行为心理起到直接影响外,还可在此前提下对其建筑使用的体验感产生联动影响。

例如,建筑空间大量运用蓝色后,可促使建筑空间出现出寒冷、理性、明智的感觉;应用红色后,能够为使用者带来喜庆、热情、奔放的感受;黄色的大范围使用,希望、愉悦、欣欣向荣的感觉将应运而生;而采用绿色后,则可潜移默化间平复使用者心态情绪,驱使其放松呼吸,调节思维。

由此可见,色彩的灵活搭配能够对使用者的心境情绪、学习状态、工作逻辑、生活情感带来极大影响。依托这些不同特点,可在建筑空间策划设计中,通过活用色彩,实现空间功能的创设打造。例如,儿童房、幼儿园可多用绿色元素;大型商场可运用红色、黄色等明亮颜色;夏季中,蓝色、绿色等冷色调的搭配能够影响大众心理,辅助其迅速“降温”、平静;而冬季中,则可大规模使用橙色、浅黄等暖色调,增添建筑空间“温度”。因此,设计人员应依照建筑空间实质实用性质,针对性选用可起到积极效应的色彩元素加以巧妙搭配,进而整体增强建筑空间的适宜感、创新性。

2.4建筑空间的艺术形态及使用功能

建筑空间结构形态能够对建筑设计效果起到决定作用,且对建筑空间内部的气氛环境、主题格调带来连带影响。对此,设计人员应正确认识到不同空间形态可对使用者行为心理产生的波动变化。继而根据用户所规定的设计标准、条件,完成各类建筑空间的正当设计。

空间形态通常有圆拱形、折线形、矩形这三种表现形态:

“圆拱形”可细化分为“矩形平面+拱形顶”、“圆形平面+顶面圆弧”这两种表现形式。前者具有较强的水平方向性,而后者则可传递出“向心感”,创设出“集中”、“安全”的设计感,促使使用者心理衍生出“收缩感”,较适用于公共大型建筑空间中[3]

“折线形”空间简单来讲就是建筑平面中具备六角形、多边形以及三角形等结构的空间形态。“三角形”空间呈现出的设计感为“向外扩张”,而“六边形”则持有较强的宽阔感;

矩形建筑作为我国常见性空间形态,方向单一感较强。且出于“立面”角度考量,方向感稍弱,但稳定性表现良好,是一种具备滞留感的空间形态。因此,可将这种空间形态应用于图书馆、办公区等“学习性”建筑空间的设计中。

3.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我国市场经济近年稳步增收的新阶段,社会大众物质生活基础储备实现了对比以往的显著丰收,驱使其热烈追求精神文明,对建筑空间规划设计相继提出了更为严苛的新标准、新要求。对此,领域设计人员应与时俱进的升级革新自身设计新观念,侧重人本理念在设计作业中的严格遵循。站在心理学视角,将行为心理有机整合于建筑空间部署设计,注重突出二者的客观规律、连带影响,推出社会大众切实需求、由衷喜爱的优秀设计作品。驱动我国建筑空间设计领域持续发展,间接助力国民经济增收迅速升至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刘佳,吴晓磊,王超,张妍,佟璐琰.美术构成形态化主导下的建筑空间设计[J].建筑结构,2021,51(15):155-156.

[2]高宇婷,郝晓赛,滕伟,张广庆.探讨建筑空间设计对医疗废物管理的影响——以北京市丰台区的医院为例[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21,22(01):60-62.

[3]王婵娟,武博渊.空间领域中的行为心理特性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12):4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