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2
/ 2

信息化技术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融合

李敏

济宁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 山东省 济宁市 272000

摘要:水资源是一种十分宝贵的自然资源,虽然全球的水资源非常丰富,但可供人类使用的水资源却是有限的。所以科学开发、合理利用水资源目前已经成为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必须高度重视水利设施建设工作,将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逐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融合

当前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整体上提高了水利行业的技术水平,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也极大地改善了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因此,在今后的水利工程建设中,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化技术和水利工程的有机融合,开发出适用中国水利工程发展实际的应用软件,促进中国水利工程的长远高效发展。

1水利工程管理中运用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在水利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如果能运用信息化管理技术,管理效率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并且将信息化管理技术运用于水利建设管理过程中,可以针对项目整体开展实际管理工作,避免从工程项目中每一个环节分别开展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工作量,在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采用系统化管理的实际工作中,若是能够在管理中找到问题或者漏洞,及时采用相应的处理措施对其进行处理,从根源上进行完善,这样可以使项目的管理更加高效率以及详细。查看费用的成本以及资源损耗情况,更加方便实施针对性的管理方案,除了这些信息技术当中的智能解析,对管理系统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进行更加系统的管理,并且可以把管理的效益充分发挥出来,进而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系统的水平,给水利系统的成立提供技术支撑,针对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而言,不仅能够为水利工程管理带来很好作用,而且还能对管理系统当中的数据信息进行总结和管理,建立对应的数据库。这种技术有很强的精准性,针对传统的人工管理当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可以对其进行弥补,并且能够快速发现在管理系统中所出现的纰漏,以及存在的问题,有效计算出处理对策以及方案,并且可以把系统管理的科学性以及系统性进行不断完善。我国各个领域逐渐体现出非常好的发展形式,这是由于当今经济快速发展所影响,而且信息化技术也已经被各行各业所普及使用,其中,水利业也不例外。实际使用信息技术对各个领域而言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本文针对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运用信息化的重要性进行解析,并且针对信息化在工程项目中的实际应用提出实施对策。

2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2.1计算机与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与网络通信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应用广泛且已成熟,在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效率、保证施工过程中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传输的高效快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三维仿真技术,可以在工程施工前通过三维仿真进行模拟,自动对相应参数进行分析,预测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从而对施工方案进行合理优化。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贯穿工程施工的始终,采取多元化的通信方式,保证数据的即时高效传输,实现各种信息数据资源的实时共享,并及时核验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提高传输速度,以此来提升水利工程图片、视频、三维模型等数据交互效率。

2.2GPS技术的应用

GPS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水利工程数据信息的采集方面,涉及水利工程施工的测量等相关的数据收集,打破了传统人工采集效率低、准确性不高等的局限性,使得水利施工数据采集的范围、精确度等都有了较大提升。通过GPS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对水利工程施工设计的三维空间及通视范围内事物的实时监测,监测数据可以精确到厘米,大大缩小了施工误差。

2.3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是对空间数据、模式分析技术以及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以此创建起相应的三维空间图形,捕获水利工程项目的一些动态地理信息。从应用功能方面讲,地理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项目中的功能性十分强大,既可以综合处理水利工程项目的各项地理信息,又可以动态预测水利工程项目的地理数据,并深入分析水利工程项目的地理空间,高效快捷地完成水利工程项目空间数据的采集、分析、输送以及录入等。借助先进的手段,可有效处理水利工程项目的各项地理数据,从而为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做出科学的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有效提升整个水利工程项目的防洪减灾性能。

2.4大数据技术

数据资源是水利工程施工全线信息服务的源头和基础,水利上的九大应用如水旱灾害、水工程安全运行、水利工程建设、水资源开发利用、城乡供水节水、江河湖泊、水土流失、水利监督、行政事务管理及工程等产生各种水利数据,需要大数据技术对其进行收集、整合与治理,建设实用、可靠、先进、标准、兼容的数据库,满足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的要求。根据水利工程的实际需求和系统建设的需要,可以建设基础数据库、业务数据库、监测数据库、空间数据库以及非结构化数据库等,建立高效的数据更新机制,整合数据资源,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一致性,实现信息共享,为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2.5RS技术的应用

RS技术即遥感技术是现代光学、电子学、探测学等多学科综合运用的新型观测技术,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将遥感技术和其他先进技术结合起来,能够实时监测水位及洪水淹没情况,对施工推进与水土流失分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中水利遥感地信服务平台发挥了非常关键作用,其主要由运行支持层、数据层以及服务层构成,按照特定服务标准运行。

2.6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

将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应用于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活动,可以在有效保障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各项信息真实可靠的同时,实现工程数据的快速传输,充分实现信息技术对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强大支持功能。借助网络通信技术,施工企业可以与所在地区的各个水利工程项目有效链接,逐步实现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数据的共享。而且,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显著增加了信息传送量,能够科学地校对各项信息数据,方便相关施工企业交互利用工程项目的三维模型、项目图像与水利数据等。

3水利工程管理中应用信息化的发展前景

目前阶段水利工程的规模和数量在不断扩大,因此需要更高要求和标准的管理质量,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管理工作也逐渐复杂,因此在施工期间,将信息化管理技术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对于项目的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也是时代发展的条件。很多地方水利项目都逐渐加强信息化建设,并将信息化管理技术充分运用于建设监管工作中。此外我国水利行业还需要通过多元化方式促进国家经济的提升,而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够帮助项目工程实现系统化管理和对项目数据变化情况的有效把控,还能提升项目的管理效益,实现项目信息化管理是该行业目前的重要发展走向。同时将信息化管理方式运用于水利工程项目中,还能将我国水利工程事业推向全球,向国际化发展。

结论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必须积极转变陈旧的管理思想,采用信息化管理理念、技术与方法,实现对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优化,进而进一步提升施工效率,控制施工成本,保障工程建设的高效益。

参考文献:

[1]荣德剑.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0,49(07):83-84.

[2]邰宇.水利工程信息与BIM技术的应用研究[J].山西建筑,2020(01):186-187.

[3]赵霞.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的支撑技术[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8):31,64.

[4]孟宪龙.关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的措施探索[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9(07):95-96.

[5]臧猛强.信息化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J].智能城市,2018,(12):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