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合院施工管理实践技术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2
/ 2


群体性合院施工管理实践技术探析

蒋兴坤 任肖飞 吕军

中建新疆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青海海东 814000 )

摘要:合院别墅作为低密度住宅的典范,满足了人们住宅品质提升的需求及回归田园式的生活的愿望,群体性合院别墅建筑也渐渐兴起。但群体性合院别墅存在建筑高度低,占地面积大,场地组织困难等特点。因此施工时应当尤其注重施工组织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施工管理,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成本投入,才能有效达成施工盈利的目的。

关键词:群体性;合院;施工管理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青海省海东市河湟新区,项目共有43个单体建筑,规划用地面积:101473.50㎡,属于群体性建筑。其中:16栋洋房(10F),15栋合院(3F),4栋叠拼(8F)、4栋商业(2F)、1栋幼儿园、2栋入户大堂及1栋公共厕所。地下车库由星林街为界限划分为东、西地块地下车库,中间由通廊连接为一个车库。

图片 3

图1 工程平面图

2群体性建筑的施工特点

群体性建筑作为住宅区,占地面积较大,而各单体建筑的体量却不大,建筑高度多在10层以下,多为框架或剪力墙等结构。

群体性建筑比其他类型的建筑项目有以下较为突出的特点:①占地规模大,地物地貌复杂;②单体规模小,结构简单;③分期、分批、分区域投入使用,楼栋内无法竖向流水施工;④施工作业面较多,工序间的组织关系多;⑤单体施工周期短,总工期较长。

3群体性建筑施工管理

3.1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施工活动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施工组织设计,全面考虑拟建工程的各种具体施工条件,拟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顺序、施工方法、劳动组织和技术经济的组织措施,提前安排资源供应与消耗时间,进行资金的合理投入。

1)技术方案优化

群体性合院建筑占地面积大,结构形式简单;但按照常规技术实施方案进行施工,会造成成本投入大,无法达到盈利目的。因此施工前针对图纸问题应进行细致会审,尽早解决图纸问题带来的施工返工。合理布置塔吊、施工电梯等机械的数量,严格控制临时机械的台班投入,降低机械费用的摊销成本;场地布置考虑施工道路、给排水管道、绿化等的永临结合;采用构造柱免支模技术、塔吊基础优化、施工电梯基础优化等方案优化设计做法。

2)施工平面布置

群体性建筑施工有场地大、地形复杂、分批交付、作业面多、单体施工周期相对较短的特点,施工平面布置时要有全局、动态和持续发展的观念。既要考虑先开工建筑的施工生产,又要顾及后续开工区的再利用,确保整个建筑项目的顺利施工,尽量节约成本。先期交付区域,加工设施布置时采用标准化设备,可以周转使用,布设位置避开楼栋位置、通行位置。场内道路布置要兼顾前期施工的便捷性,还要考虑后期施工区域的利用,以及与交付场地的分隔。

3)施工流水组织

群体性建筑单体楼栋楼层低,楼栋内部难以形成有效施工流水穿插,依照传统将楼栋单体划分为施工段将不现实。但在施工整体上仍需要流水施工,组织穿插,节约施工工期。依据楼栋高度、建筑形式将场地划分为合院区、叠拼区、洋房区;各区再划分为先施工楼栋,后施工楼栋;再将先后施工楼栋进行作业面流水,有效形成依次、平行、流水多种方式交错施工。

3.2施工现场管理

根据群体性建筑施工突出的特点,凭着以往此类建筑施工管理中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在群体性建筑施工中应加强管理一些重点环节。

1)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质量关系到国计民生,是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利益的保障,国家给予高度重视。群体性建筑涉及民众多,其质量问题会引起众多用户们的投诉,所以质量控制尤为关键。

工程质量控制:实体质量作为可直观接触的质量考核指标,是以最终观感及检验检查结果作为评价。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好坏决定着最终的检查结果,所以应当加强过程质量管控。通过施工前进行质量培训、质量策划,设置关键质量控制点;施工中进行质量检查、质量样板,以及控制关键材料的质量品质;施工后及时检查分析、反馈整改,形成质量控制的循序提升过程。

成品保护管理:群体性建筑存在分批开工,分批、分区交付使用的特点,因此成品保护的质量管理措施就更为关键。成品破坏的原因复杂,主要是工序交接、交叉造成的;所以必须采取作业面移交手续办理,划分责任单位,有效解决了成品保护责任不明的问题;工程竣工交付前,统一交由总包单位管理,统筹管理,避免无关作业。

2)成本管理

群体性建筑技术含量较低,新材料、新工艺较少,造成其“含金量”不高,所以其利润相对较低。若不严格控制成本,加强成本管理,就会降低利润,甚至出现亏损现象。

严格控制材料投入:依据工程造价指标,材料费一般占工程造价的70%~78%;材料费控制尤为关键。群体性建筑施工有作业面多的特点,不能一味赶进度,大量投入材料、料具;应当综合现场部署及进度安排,安排料具材料的多次周转投入,以及一次投入品的重复利用,降低成本摊销。

3)工期管理

按期完成施工任务是履行施工合同的重要任务和职责,是各方利益的保证。群体性建筑的施工周期短,但其总工期长。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时,按照开工先后顺序,合理安排作业面穿插;施工计划安排时避开冬歇期、节假日影响,突出关键线路,组织固定劳动人员按部就班施工,合理增加夜间加班作业。

4群体性合院施工管理要点

4.1重视施工组织设计,全面考虑工程的施工条件,拟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顺序、施工方法和劳动组织,合理地统筹安排施工进度计划。

4.2加强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工期管理,合格的质量及合理的工期将极大的减少资金投入,节约成本。

4.3重视技术方案的优化效果,全过程、全方面落实技术优化措施,将为项目带来可观的优化效益。

5结语

群体性合院施工管理应当从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现场管理、技术优化等方面入手,统筹施工管理中工期与质量、安全、成本控制的辨证统一关系,认真抓好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和成本控制,就能在加快施工进度,同时给企业带来合理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斌.浅谈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及意义[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工业A.2017:117.

[2]李杰.论群体性建筑施工中应加强管理的环节[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6):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