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作业形式,有效实现减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1
/ 2

创新作业形式,有效实现减负

王慧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二小学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小学语文的教授方式在不断创新和优化,作业布置作为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备受教师与学生关注。当前,关于学生作业减负的呼声越来越高,学生对作业的兴趣逐渐被消磨,那如何改变当前的现状,实现作业布置的有效性,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思考。对此,文章主要从形式多样、内容开放、分层制定三个方面来对小学生语文作业的布置方式展开讨论。

关键词:作业减负;小学语文;学习效果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中,作业布置是提升小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它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上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对于小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高有指导意义。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小学语文的作业布置方式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遵循作业布置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等内容,促进学生有效的发展。所以,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以学生的发展角度为出发点,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与之相符的语文作业,既要调动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又要实现学生学习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作业布置经验,分享一些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一、小学语文作业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在当前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很多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内容单一,任务量大,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二是积累型作业较多,实践型、探究性作业较少,并且还有一些作业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三是教师的批改不够及时,没有对学生的完成情况做到具体记录,缺乏评价的针对性。这些内容都潜移默化的阻碍了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长此以往,学生对作业出现负担大、兴趣低的表现。

二、如何创新作业形式,有效实现减负

1.形式多样,富有趣味

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就是他们完成语文作业的引导教师,只有学生对作业有了兴趣时,才会主动学习,完成效果也会随之提高。所以,在日常的语文作业布置中,教师要增加作业的趣味性,改变单一的形式,可以将读写结合,或者布置一些富有创意、新颖的语文作业,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作业的探究中来,从而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生学习《春夏秋冬》识字内容时,课堂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认识“霜、吹”等生词,了解四季的特点,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很多教师会以抄写、识记为主。为了实现作业创新,调动学生对作业的热情,课前我会对相关生字词进行整理,并在网上搜集一些具有四季标志性的实物图片,给学生整理打印出来,让学生在课下将相关词语进行填空,并进行思维拓展:“如还有哪些生字是雨字头?”由此丰富学生的认知,增强作业的实效性、趣味性。这样,通过多样的作业布置,既能够完成教学目标,又能够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实现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2.内容开放,自主设计

在传统的作业布置中,语文教师为了提升效果,布置的内容较多,学生的负担较大,而新课改后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后作业中都能够获得有效的发展。为了有效落实这一目标,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设计作业,或者布置一些内容开放的作业,如搜集资料,做个小调查等,由此开拓学生的思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应有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猜字谜》有关内容的时候,课前我会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作业,让学生在课下搜集字谜,课上以小组为单位读一读、想一想。在完成教材内容的教授后,我会给学生布置以下课后作业:“总结这节课字谜的特点,并将它们分类,以小组为单位订正答案,下节课一起分享。”这样,通过学生自主搜集的形式,可以增加作业布置的开放性,既能降低学生的日常作业负担,又能实现学生有机的发展。

又如,在作业的布置中,为了实现学生的自主性,我会给学生创造自主布置作业的机会,学生每人设计一张作业卷,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分配完成他人设计的作业卷,看看谁设计的内容最合理,最后讨论说一说每张试卷设计的特点及不足。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又能够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创造能力。

3.分层制定,共同发展

分层作业是指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中,教师要对每一位学生的语文水平有一个明确的把握,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层次的作业,从而增强学生的作业自信心,提高作业的完成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对作业进行认真批改,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明确重难点,进一步强化与指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例如,在语文课中,我会按照学生的实际水平分成a、b、c三个层次,根据学生不同层次设计不同的作业。a层次以提升性作业为主,主要包括对整节课内容的总结,以及拔高练习;b层次以拓展性训练为主,在完成相应的作业后,可以展开对a层次的作业的探究,实现进一步发展;c层次以课上内容的巩固为主,并且要求学生必须完成相应的习题。学生完成的作业,我会认真批改,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我会及时指导,让学生感受到我的关注,从而提高学生的作业完成积极性,实现每一位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这样,通过分层布置的形式,照顾到了每一位同学,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完成的基础上展开拔高练习,实现了作业布置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作业布置是每位教师需要面对的问题,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布置有了更高的目标要求。为了减轻小学生的作业负担,实现作业布置的有效性,教师要科学、合理的安排作业,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以提升性作业为主,同时,教师要完善作业批改机制,确保作业布置的有效性得以实现,进而促进学生整体水平的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恩福.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J]. 神州, 2014, 000(002):102-102.

[2]张婷婷.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探述[J]. 文渊:小学版, 2019, 000(01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