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幸福教育管理理念在初中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1
/ 2

浅谈幸福教育管理理念在初中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尹登亮

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第二初级中学校 033300

摘要: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都充分表明,学校的管理、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离不开幸福教育理念。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国家的未来建设。学校生活的主要因素是人,即教师与学生群体,人是学校生产力的重要因素,而人的成长直接影响到学校的长期建设。教师成长更是关乎学校未来教育质量的提升。因此,推行幸福教育理念。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学校建设尤为必要。

关键词:幸福教育;初中教学;管理理念

引言:幸福教育的理念自从被提出便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何为幸福教育?幸福本身很难用具体的词汇去解释,它源于个体的自身体验。幸福教育应以人的情感培养为核心目的,即让人从内心去感受到这种情感。同时幸福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即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个性与理想,在立足于学校自身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兼容并蓄,实现每一个个体的发展和幸福。

  1. 幸福教育理念及目标

幸福教育所关注的是人的发展,即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与升华。通俗的讲,个体的愿望达成、理想实现以及通过教育创造美好的未来,是幸福教育的本质;在原有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兼收并蓄,百家争鸣中实现个性的发展,通过推进教育创新确立独树一帜的教育品牌和优势,是幸福教育理念在学校教学层面的实践目标。

一个人幸福与否,不仅仅在于物质财富是否丰盈,而在于内心满足感是否得到最大的释放,自身的价值能够通过工作和学习体现,在学习与工作中,是否可以不断让自己内心和灵魂得到充实与重塑。幸福教育的目标,应着眼于通过教育,为人生每一个阶段和过程保驾护航,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积极向上,让生命每一刻都能够感受到价值和存在的意义。从学生层面来讲,幸福教育不仅仅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进步与成就,同时也应该让每一个截然不同的个体都具有属于自己独立个性的思想和思维,通过幸福教育去提升自己对个体的认识,发挥出自身的能力,从而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幸福教育应当是多角度多层面的。教师层面上的幸福,会传递给学生;学生的幸福体验,会影响教师的教学和生活。因此在幸福教育中,多层次的幸福体验是教育的关键,只有让师生都为对方和自己带来幸福的内心感受,才能让学校生活变得快乐和满足。

习主席的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到了人民二字,同时也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与初心,那就是为人民的生活谋幸福。这句话振聋发聩,这句话也为学校幸福教育的管理理念指明了方向。以习近平主席的报告为指引,学校和全体教师在目标的指引下为幸福教育理念的打造与实施,贡献自己的力量。

  1. 幸福教育理念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浅谈

2.1规范学校的教师队伍管理,提升教师的幸福感

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学校教师管理工作沿用旧的思路和方法,从教师的教学常规,到学校各项工作的推进,都按部就班的执行和落实上级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革,一些陈旧的理念和思路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作为学校管理人员,首先就要从管理模式和管理实践中入手,改变过去的老方法,解决学校管理中的老毛病,为学校教师的教学实践和个人发展重新塑造新的体系。例如,针对过去教育教学管理中暴露出来的“重结果轻过程”、“重考核轻发展”的思路,学校应改变教师评价考核机制,将教师常规及过程评价纳入年终考核方案,降低对教师教学成绩的过分要求,同时加入对教师日常教学工作过程评价,如作业批阅、学生辅导工作等,从而一定程度上实现对教师工作的全方位评价。其他工作方面,可以通过减少非必要的会议、材料整理、解决文山会海对教师工作的影响,增强教师的幸福感。生活中增加对教师的关爱,定期组织教师活动,利用节假日为教师提供物质文化层面的关爱,增强教师的工作幸福感。

2.2落实双减政策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的幸福感

课程改革过程中,学校应结合国家对教育双减政策的要求,通过研究本校实际情况,有计划的落实和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从作业角度来看,学校应加强对日常作业任务的监控和管理,通过设置作业每日公示制度,确保学科作业满足学生复习的需求,同时还不超过作业时长的要求。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改变过去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通过学习引进先进的课堂教学方法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确保学生学习的质量不打折扣。在日常学校生活中,增加学生课外活动时长,丰富课外活动内容。例如,可以利用每周固定时间开展校园社团活动,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灵活多样,以学生兴趣爱好和本校的师资力量相结合,同时还可以适时引入校外的师资力量打造各种形式的校园兴趣团体,满足学生对各种兴趣活动的需要。初中生睡眠不足问题是困扰学生学习与生活,影响学生幸福感的重要方面,因此学校应从时间管理入手,科学安排学生的上课与休息时间。例如学校应在日常课程设置基础上,满足每天一小时的户外活动与休息时间,同时对于学生的作息睡眠时间要求,应符合教育部对中学生睡眠时间管理的规定,确保学生的晚间休息时长。针对寄宿制学校学生,学校除了为学生提供良好住宿条件外,还应保证学生的睡眠时间,并利用学生就寝和晨起时间,指导学生进行内务整理及生活常识等学习,帮助他们提高基本的生活技能水平。学生健康管理方面,学校可以根据需要配置专门的医务室,或者与当地街道卫生服务站联合,第一时间为学生解决健康问题,让学生在健康快乐的氛围中充实的度过每一天的校园生活。

结束语:

幸福教育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一句空话,而应该是具体的行动措施和计划落实。学校的发展,核心在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幸福教育应坚持以教师和学生为本,通过具体的计划和行动让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生活感受到幸福,只有教师队伍和学生内心愿景得到满足,幸福教育才能真正谈得上落实,学校也才能够真正实现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璞. 浅谈人文教育管理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33).

[2]潘焕标. 幸福教育理念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和策略探究[J]. 文渊(小学版),2021(3):1558.




课题项目:本文系吕梁市教科研规划课题《柳林二中基于幸福教育理念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研究 》(课题编号:LK-19055)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