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学校结核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1
/ 2

健康教育在学校结核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杨艳 王莉萍 罗春

叙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 宜宾 644600

摘要: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在学校结核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从宜宾市职业技术学校、宜宾市叙州区二中实验初级中学以及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三所学校中随机抽取279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其进行健康教育前结核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结果 通过对数据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在干预前后分别为76.70%、92.62%,健康信念在干预前后分别为93.19%、98.30%,健康行为形成率在干预前后分别为85.84%%、95.82%,知晓率和健康行为率有明显提高,干预前和干预后数据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系统的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显著。

关键词:健康教育;学校;结核病;预防控制

结核病属于慢性传染病之一,主要致病因素为感染结核杆菌,这一菌株将会入侵人体当中的器官,以肺部作为发病位置,以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患者发病之后将会出现胸痛、咳痰、咯血、咳嗽等等情况[1]结核杆菌在人群密集区域传播速度极快,尤其在校园内,学生疾病防治知识不足,卫生习惯较差,一旦爆发大面积结核病,将会对学生身体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应加强对学生健康知识教育,使学生了解结核病防治知识,从而规范自身行为,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达到控制学校结核病的目的[2]。本文选择了279名学生为对象,对分析健康教育在学校结核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价值,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在宜宾市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当中随机抽取两个班80名学生,在宜宾市叙州区二中实验初级中学学生中随机抽取两个班91名学生,在叙州区第一中学校学生中随机抽取两个班108名,共计279名学生参与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和行为率调查,其中女生121人,男生158人,年龄在12-18岁。

1.2方法

对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学生实施健康教育,具体的内容为:1、宣传材料制备,共计制备结核病宣传折页300份、宣传笔记本300本、宣传笔300支、宣传视频2个、宣传讲座3次。2、问卷调查:在实施调查之前,相关调查人员在教育和培训之后,进行《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问卷调查表》的发放,让学生采取自评的方法完成好《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问卷调查表》的填写,现场答完之后将调查问卷全部收回。2、在实施健康教育期间,在学校开展现场结核病防治知识讲座、发放宣传折页、播放宣传视频播放等多种形式宣传活动,对目标人群实施健康干预,填写《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过程记录表》,干预后再次填写《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问卷调查表》。3、强化合作:因为校内教师往往缺乏对结核病疾病知识的了解,这就需要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强化合作,对学生采取针对性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4、开发资源:采取学校当中的班会课以及健康教育课程,完成好传染疾病的讲解,特别是结核疾病相关防治知识的宣教,将宣传折页以及知识读物同步发放给学生,同时需要保证所发放的材料简单易懂,方便学生进行理解。还可以采取学校当中的多媒体进行宣教,强化校内的结核疾病健康宣教以及教育方面的工作实施力度,采取不同方式的健康教育方式,对学生的接受度以及掌握度进行提升。

1.3观察指标
对所有被干预对象基线调查。被干预对象填写《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问卷调查表》,通过健康干预后再次让被干预人群填写《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问卷调查表》,分别统计和对比目标人群干预前、后相关知晓率、健康信念、健康行为形成率。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所有数据的处理软件是SPSS21.0统计软件,P<0.05说明数据进行对比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的表述方法和检验方法分别为%和x2检验,P<0.05说明对比具备意义。

2结果

2.1参与研究的所有学生实施健康教育前后的结核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情况对比
通过发放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折页、笔记本、宣传讲座、视频播放等宣传活动,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干预前后分别随机抽取279名学生,开展了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干预问卷调查。通过对数据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在干预前后分别为76.70%、92.62%,健康信念在干预前后分别为93.19%、98.30%,健康行为形成率在干预前后分别为85.84%%、95.82%,知晓率和健康行为率有明显提高。具体的数据情况见下表:

宜宾市叙州区二中实验初级中学2021年结核病干预结果统计

宜宾市叙州区二中实验初级中学总计

内容

答对总数

应答总数

知晓率

干预前

健康知识知晓率

396

455

87.03%

健康信念

351

364

96.43%

行为形成率

498

546

91.21%

干预后

健康知识知晓率

438

455

96.26%

健康信念

358

364

98.35%

行为形成率

528

546

96.70%

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总计

内容

答对总数

应答总数

知晓率

干预前

健康知识知晓率

418

540

77.41%

健康信念

421

432

97.45%

行为形成率

559

648

86.27%

干预后

健康知识知晓率

523

540

96.85%

健康信念

427

432

98.84%

行为形成率

632

648

97.53%

宜宾市职业技术学校总计

内容

答对总数

应答总数

知晓率

干预前

健康知识知晓率

256

400

64.00%

健康信念

268

320

83.75%

行为形成率

380

480

79.17%

干预后

健康知识知晓率

331

400

82.75%

健康信念

312

320

97.5%

行为形成率

444

480

92.5%

总计

内容

答对总数

应答总数

知晓率

干预前

健康知识知晓率

1070

1395

76.70%

健康信念

1040

1116

93.19%

行为形成率

1437

1674

85.84%

干预后

健康知识知晓率

1292

1395

92.62%

健康信念

1097

1116

98.30%

行为形成率

1604

1674

95.82%

注:与干预前相比,P<0.05。

3讨论

近些年来,学校当中的结核病出现率越来越多,为了尽早发现学生出现结核病,及时防止出现校内结核病传播和流行的情况,在日常学校教育当中实施结核病健康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3]。健康教育方式可以让不同年龄段当中的学生提升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掌握以及理解程度,同时还可以逐渐让学生树立起积极和健康的卫生习惯以及结核病防治意识,采取行为干预以及健康教育的方式让所有学生逐渐远离结核病,对结核病进行有效预防,避免学校中出现结核病流行的情况[4]。卫生以及教育部门可以以学生的文化程度以及特征为依据制定出针对化的健康宣教方式,对学生实施因地制宜的宣教方式,同时对宣教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对健康宣传教育进行改进[5]。本次研究的结果表明,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在干预前后分别为76.70%、92.62%,健康信念在干预前后分别为93.19%、98.30%,健康行为形成率在干预前后分别为85.84%、95.82%,知晓率和健康行为率有明显提高,干预前和干预后数据存在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可见,在预防控制学校结核病工作当中采取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措施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总之,在学校结核病预防控制上实施健康教育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率,避免校内发生结核病以及疫情传播,值得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魏茂刚,刘丽华,魏海龙,等.支气管结核病患者临床表现特征与诊治分析[J].西部医学,2017,29(8):1122-1124,1128. 
[2]次白.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在学校结核病控制中的作用探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87).

[3]黄薇霖.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在学校结核病控制中的作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27):281.

[4]李国栋.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在学校结核病控制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农村卫生,2018(02):83.

[5]刘叶花.不同模式预防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比较[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5):19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