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风险因素调查及管理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1
/ 2

内科护理风险因素调查及管理对策分析

夏玉琴

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 43 5000

摘要目的:探索内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结合相关风险因素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对策以改善和提高内科护理质量。方法:选取我院内科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采用调查分析法针对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出相应的风险防范对策。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结合相关的风险因素防范对策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相关护理风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制定出相应的防范对策,有利于降低内科护理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内科护理,风险因素调查,管理对策,护理满意度

内科接诊的患者其疾病大多较为复杂,而且有很多患者的内科疾病均是经过长期的治疗反复发作,治愈状况差,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心理状态,因此患者在接受医护的过程中其依从性较差,给内科护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内科护理工作开展的难度以及复杂性使得内科护理过程中的风险事件发生率较高,针对内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事件进行原因调查并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可以有效的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1]。本研究将针对内科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详细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盲平行的原则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60例患者有男性25例,女性35例。其中年龄最小为23岁,年龄最大为81岁,平均年龄为(59.7±8.9)岁。60例患者中呼吸内科患者23例,消化内科患者15例,神经内科患者12例,心血管内科患者1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基础资料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针对60例患者采用调查分析法,统计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因素,然后基于风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结合风险管理措施进行护理。

1.2.1内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

(1)患者方面的因素

患者是接受治疗的对象,出现护理风险必然与患者密切相关,因此在护理的过程中有很多风险因素来自于患者方面。例如神经内科有部分患者具有神经功能障碍,其神经敏感程度难以控制,在为患者进行水袋保暖的过程中,患者的肢体依从性较差,容易导致烫伤。还有有部分患者长期受到内科疾病的折磨,其精神刺激受影响较大,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其心理情绪依从性较差,会表现出暴躁易怒的特性,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护理工作,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

(2)医院护理方面的因素

医院护理方面的因素一方面表现在护理人员没有充分的履行护理职责,没有严格遵照护理程序开展护理工作,导致在护理的过程中出现风险事件。例如在开展护理工作之后没有按照规定填写护理记录,后期进行护理记录的补写,导致护理记录书写失真或不规范,再如,护理人员指导患者用药的过程中,没有严格遵照医嘱或没有准确的核对药物,导致患者用药错误,引起医疗纠纷[2]。另一方面表现在护理人员缺乏足够的护理经验,护理基础知识、技术不足,例如在护理的过程中静脉穿刺几次才能为患者完成静脉用药,影响了患者的心里情绪。还比如有的护理人员缺乏足够的法律意识和应变能力,在与患者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出现的与患者争吵的现象。

1.2.2风险管理对策

(1)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

基于患者方面存在一定的影响导致护理过程中出现风险事件,因此在患者入院以后首先针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引导患者针对病区环境进行了解,提高患者的认知程度。然后再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了解患者的基础病情和状态,从而为临床护理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得护理工作能够有针对性的实施,有计划地开展,避免护理工作的盲目性造成护理风险事件。

(2)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进行护理护理风险事件防范的最有效措施,通过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患者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使护理人员能够充分的认识到自身的责任与义务,从而在工作的过程中具有严谨认真的态度,积极的履行相关职责提高护理质量。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护理人员拥有更娴熟的护理技术和更丰富的护理经验,能够从容的应对临床护理工作,改善护理质量。

(三)严格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

对于内科护理的过程中进一步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使护理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能够结合相关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和职责,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3]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A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材料[n(%)]表示,X2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

通过分析内科护理的风险事件发生原因,并制定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之后开展相关的护理工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43.3%),差异显著,P<0.05,数据如下表1所示: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意外损伤

用药错误

文书书写错误

护患争吵

总发生率

对照组

40

4

2

5

3

13(43.3)

观察组

40

1

0

0

1

2(6.7)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6.7%),差异显著,P<0.05,如下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

30

8

15

7

76.7

观察组

30

19

9

2

93.3


3讨论

通过对内科护理过程中的风险事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各项原因制定出相对应的防范策略,有效的降低了内科护理过程中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可以显著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4]。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内科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护理风险事件的原因来自于患者和医院两方面的因素,因此针对这两方面的因素进行分别控制:首先在患者入院以后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然后针对护理人员进行基础知识和护理技能的培训,有效的实施护理管理制度,从而全面提高内科护理满意度,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赵亚笙. 消化内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及临床护理管理对策分析[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14):157-158.

[2]吴洁. 内科护理风险因素的控制与管理[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24):136-137.

[3]闫晓东. 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与防范[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4):281-282.

[4]黄应兰. 风险因素管理在内科护理风险预防中的应用分析[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18):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