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觉联动中趣赏音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0
/ 2

多觉联动中趣赏音乐

谷小燕 乐清市乐成公立寄宿学校


音乐欣赏是音乐学习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感受、体验、听赏分析、评价音乐的能力以及发展想像力、丰富情感、加深对音乐与文化、历史关系的理解,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与手段。

音乐欣赏不仅体现在欣赏课,还体现在教唱、理论等不同的内容中,它在音乐教学中可谓无处不在。而我们学校的学生来源复杂,基础参差不齐,甚至有的学生在小学根本没上过象样的音乐课,连哆、来、咪都不认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初中音乐欣赏的教学是音乐教学中比较难以把握的一个环节,在现行的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通过这些年的教学实践,我对音乐欣赏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感受。

  1. 听觉入手,提高倾听兴趣

艾伦·科普兰在《怎样欣赏音乐》一书中说:“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倾听要初听、复听、多听,有分析地去听。可对于学生来说,如果所有的音乐都只是一个方式的从头至尾的聆听,他们一定会睡大觉的。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吸引学生听,那就要提高学生聆听音乐的兴趣了。

第一,选择具有欣赏价值,涉及各个时期各种流派、新的和旧的、保守的和现代的,能够唤起美感的乐曲作为音乐欣赏教学的内容。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总是贴近学生的生活,表达学生的心声,蕴含美好的寓意,抒发温馨的心曲,衬托美丽的梦幻,展开炽热的情怀。激发了他们的欣赏欲望,提高了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中去。

第二,创造条件把陌生的音乐转化为熟悉的音乐,想法子把“不懂”的音乐变为“懂”的音乐,把不熟悉的乐曲变为熟悉的乐曲,把无意注意转化有意注意。比如,校园广播站播放、课间铃声等,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学生对所听的音乐感兴趣,让学生感到音乐不陌生。

第三,教给学生听的方法。

要使学生由被动地听变成主动地听,就要教给学生听音乐的方法。比如:对于一些短小的音乐,要求学生能够跟着音乐的旋律在心里默唱或哼唱,提高了注意力,在这个基础上再逐步引导学生去听辨音乐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强弱,节奏的变化,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作品的曲式结构特点等。掌握了听音乐的方法,学生的听就有了明确的目的和方向,听的自觉性也随之逐渐增强。

  1. 语言辅助,创造音乐美境

音乐欣赏课主要是从聆听过程中去感受音乐,它强调主体的情感体验的心理过程。而影响体验的快慢与深浅度(内在素质与外在环境)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加强音乐欣赏课的情境创设,良好的情境创设,会使音乐课充满精彩、有趣、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激起学生参与欲望,引起学生心理的满足,情感的共鸣,大大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效果与质量。   

在音乐欣赏课中最简单的情景创设,那就是教师运用丰富的教学语言,去创设一种特定的情境。语言的本身便是美的化身,它具有节奏美、音调美、色彩美、韵律美、线条美等特点,而美的语言更是运载着人类语言独特的情感。美的语言在审美活动中,更加烘托出美的基质,利用学生的联想、想象,把他们带入向往的境界。它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引领他们去感受音乐,获得真切的美感体验,所以教师要深刻地理解、准确地把握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教师因此既要成为音乐作品的欣赏者,又要成为音乐艺术的传播者。如:欣赏《春江花月夜》时,我们可用朗诵的语调,平静、委婉地描绘春、江、花、月、夜五者结合的美妙意境。让学生置身于情、景、声交融的场面。真正领会教学语言和音乐语言带来的美感。

其实,美的语言也是诗一般的语言。作为一位音乐教师,在欣赏教学中,应具有诗人的审美气质和情感。课堂上,教师应学会释放情感的智慧,才能以情带情,情感被激发,美感自然生成。

总而言之,语言情景的创设是深化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手段,它在一定程度上纵深地拓宽了现代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强度和广度,使艺术的灵魂和真谛真正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之中,使他们获得一种真切的艺术体验和情感教育。
三、视觉借力 创设生动画面

单纯的音乐欣赏比较枯燥,学生一般难以体会音乐形象,如用多媒体就可以把抽想的音乐形象具体化。在传统中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对单一的听录音感到枯燥单调,这样往往使得学生在欣赏音乐时显得很被动,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分散。教学达不到很好的效果。而充满美感的MIDI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综合信息,则能自然地调动起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去感受音乐的力度、速度、情绪,学生在欣赏优美画面和MIDI音乐的同时,脑海里产生种种生动的想象,好象身临其境般,并激发起了强烈的音乐表现欲、创造欲。

四、体态律动 调动身体感官

体态律动是经由物理音乐刺激、通过心理认知过程,引发情绪情感,进而激发出人的身体反应,并通过此实现情感体验的强化、显化和锐化,或者逆向顺序进行情感表达。第一,体态律动能使学生身、心两方面都得到了音乐的洗涤,不仅用听觉感受音乐作品,同时用整个心灵和肢体去触摸音乐旋律的起伏,更深一层的体会音乐的情感和音乐所散发的无穷魅力,从而塑造出自己心中的音乐形象,对音乐形象轮廓有着想象和联想。第二,体态律动的合理运用能使学生对音乐语言的感受能力得到提高。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和声、织体等都是音乐的元素,通过听觉和动觉的结合,更能具象的抓住随时间流逝过去的音乐中的某些重要的元素以及各段音乐的重要特点,掌握音乐的风格或音乐表现的情感。

总之,我们在音乐教学中,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在联觉中感知音乐,体验音乐。

参考文献:《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上海音乐出版社

《中学音乐教学法》上海音乐出版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