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针刀松解配合肩关节松动手法治疗冻结肩的疗效观察

/ 2

小针刀松解配合肩关节松动手法治疗冻结肩的疗效观察

董朝福 1 , 周斌

2

1.昆明市官渡区小板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云南省昆明 650000

2.昆明市经开人民医院 云南省昆明 650000

要:目的:评价分析冻结肩患者采用小针刀松解配合肩关节松动手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分析样本为院内收治86例冻结肩患者,研究年限跨度为2019年1月-2020年12月,采用病历号随机数字表方案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样本均43例。对照组患者为常规手法治疗,研究组患者为小针刀松解配合肩关节松动手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各项指标。结果:对比两组治疗后肩关节运动功能评分、VAS评分,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冻结肩患者采用小针刀松解配合肩关节松动手法治疗效果显著,可全面推广。

关键词:小针刀松解;肩关节松动手法;冻结肩


冻结肩为肩周炎的主要病理类型,其主要发病人群为中老年人,多为滑囊病变所致,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肩关节疼痛及运动功能受限等,随病情进展可导致肩关节处于冻结状态,可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不良影响[1]。临床治疗冻结肩多采用镇痛抗炎类西药,此类药物起效缓慢且复发率较高,部分患者服药后产生不良反应。本研究择取本院患者为基础性分析样本,评价分析小针刀松解配合肩关节松动手法治疗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分析样本为院内收治86例冻结肩患者,研究年限跨度为2019年1月-2020年12月,采用病历号随机数字表方案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样本均43例。全部患者临床表现为肩关节肌肉萎缩及压痛,并伴有运动功能障碍,符合冻结肩诊断标准,自愿参与本研究。总结分析组间基线资料,研究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范围跨度区间为48-65岁,平均(56.48±2.77)岁,病程范围跨度区间为5个月-4年,平均(2.59±0.28)年。对照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范围跨度区间为46-64岁,平均(56.12±2.59)岁,病程范围跨度区间为6个月-4年,平均(2.72±0.35)年,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层面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为常规手法治疗,医师指导患者保持端坐位,单手托患者患者上臂,采用揉、拨、滚、点、一指禅等手法按摩肩关节,完成操作后对患者肩关节行内收及旋转等被动运动,并指导患者完成肩关节上举、外展、内收、后伸等主动运动,常规手法治疗时长为7d。

研究组患者为小针刀松解配合肩关节松动手法治疗,具体治疗方案如下。(1)小针刀松解:依据《针刀医学》相关理论,选取患者肩胛下肌止点(小结节点)、肱二头肌短头起点(喙突点)、肱骨大结节下面(小圆肌止点)、肱二头长头腱结节间沟纤维管道区域(肱骨结节间沟点)、阿是穴疼痛点为治疗位点。医师指导患者保持端坐体位,标记治疗位点,局部皮肤组织消毒后铺巾,麻醉方案为局部麻醉。小针刀与局部皮肤组织保持垂直,沿肱骨长轴设置刀口线,依据操作规范进小针刀至小结节点、喙突点,0.5cm范围内横剥纵疏2刀。针刀位置达阿是穴、小圆肌止点、肱骨结节间沟点,采用提插刀法共完成2刀松解,小针刀松解治疗完成后创口部位贴创可贴。(2)肩关节松动手法: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体位,使其保持放松状态,医师于手掌根部按压在肱骨头位置由前向后按压使肱骨头轻微滑动后,再使肩关节牵伸分离状态下做头尾向滑动,再单手按压肩关节上段区域,另一手扶患者肘关节,告知患者外展并上举患肢,至无法上举后右手对肘关节实施上提,患侧肩关节产生明显滑动即可。指导患者保持端坐体位,医师膝关节放置于患者夹背中央区域,双手紧握患者肘关节并向后侧牵引,同时对肩关节后内侧区域实施弹压。治疗期间医师指导患者进行肩关节主动运送,总治疗时长为7d。

1.3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治疗后肩关节运动功能评分及VAS评分,肩关节运动功能评分包括外旋、内旋,单项满分为100分,得分与运动功能为占比关系。VAS评分为疼痛评分,得分与疼痛程度为正比关系。

1.4统计学方法

SPSS23.0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616e80a0b8958_html_a4bcf8561cd69765.gif ±s)为t检验,计数资料%为χ2检验,P<0.05为存在统计学层面差异。

  1. 结果

对比两组治疗后肩关节运动功能评分、VAS评分,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对比两组治疗后肩关节运动功能评分、VAS评分(616e80a0b8958_html_a4bcf8561cd69765.gif ±s)

组别

外旋

内旋

VAS评分

研究组(n=43)

76.29±2.75

77.13±3.09

1.52±0.33

对照组(n=43)

58.83±2.42

60.11±2.06

2.48±0.38

t值

23.831

22.915

9.537

P值

0.000

0.000

0.000

    1. 讨论

    冻结肩为中老年多发关节加减,其核心病理特征为肩周肌腱、肌肉及滑囊等软组织产生慢性炎症,并可引发关节纤维化与内外侧粘连,导致肩关节运动功能障碍及疼痛等症状[2]

    常规冻结肩治疗以揉、拨、滚、点、一指禅等为主,可缓解通过,促进炎性物质吸收,但无法有效改善粘连及关节运动功能。手法小针刀松解以针刀医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局部肌腱、肌腱起止点的松解,可确保治疗操作直接对病灶区域发生作用,通过小针刀的松解及剥离等操作,可解除肩关节软组织粘连状态,缓解肩周组织压力,阻断炎性物质对血管及神经组织的刺激作用,并可改善局部血运及微循环状态,使肩关节动态平衡达到有效恢复[3]。小针刀松解后配合肩关节松动手法治疗,可强化粘连松解效果,显著提升肩关节外旋及外展等运动功能,并可有效缓解疼痛[4]。总结并分析研究中的相关资料,研究组治疗后肩关节运动功能评分、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提示小针刀松解配合肩关节松动手法治疗可提升肩关节运动功能,缓解疼痛。

    综上分析,冻结肩患者采用小针刀松解配合肩关节松动手法治疗效果显著,可全面推广。

    参考文献:

    [1]程鑫,聂娟,龚国平,等.小针刀联合肩关节松动术、玻璃酸钠治疗肩周炎的效果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0,31(10):1194-1196.

    [2]梁高哲,肖婷婷,李雁冰,等.康复训练配合针刀疗法治疗中风后肩关节疼痛的效果[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0,1(19):25-27.

    [3]段渊,廖迎春,余骏.针刀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25例临床观察[J].风湿病与关节炎,2020,9(12):19-22.

    [4]粟川川.中风后肩关节疼痛采用针刀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东方药膳,2020(17):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