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字人民币在大学校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9
/ 2

浅谈数字人民币在大学校园的应用

白熙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100029

【摘要】

近日,国内高校第一台数字人民币自动售货机正式落地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师生不仅可以体验数字人民币的便捷支付功能,还可以享受相应的购物优惠。同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海南大学等高校也都启动上线了数字人民币的支付接入试点。中国正在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和智慧校园建设,大学生作为最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的一个群体,在大学校园加快数字人民币应用推广有更紧迫的需求和更重大的意义。

数字人民币是由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具有现金替代、可控匿名等特点。企业和个人收付数字人民币的前提是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目前可向人民银行指定的商业银行申请开立。作为收款方,还需具备数字人民币受理能力,即需要在专业机构帮助下正确安装识别和受理数字人民币的软件系统和硬件终端,专业机构是指人民银行指定的商业银行或第三方支付机构。为了方便公众使用数字人民币,人民银行开发了“数字人民币”APP。与现有的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相比,数字人民币具有法律效力和安全性高、可不依赖网络实现双离线支付、公众兑入兑出和转账不收任何费用等优势。在人民银行指导下,我国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正有序推进,北京、深圳、成都、苏州等地开展了多轮试点活动,数字人民币的使用场景也在不断丰富,除了民生消费领域的“衣食住行”和文化娱乐等,一些特色化和定向化的场景也在探索落地。

在大学校园推进数字人民币应用有很强的必要性。大学校园就是其中一个极具特色的定向化场景,尽管其物理范围有一定限制,但是对于场景的渗透和特定人群的接受度有着很强的促进作用。因此,数字人民币“进大学校园”是数字人民币试点推广的重要一环。一方面,大学校园内部的消费与师生的日常生活关系紧密,具有高频且固定的特征,与智慧校园的建设能够有机融合,可以说,数字人民币可以覆盖大学校园的生活缴费、餐饮服务、交通出行、购物消费、教育教学服务等领域。另一方面,大学校园中的年轻群体更容易接受数字化新生事物,由“获客”转变为“活客”的概率更高,还有可能产生校园之外使用的“溢出效应”。

数字人民币进校园的操作路径。从组织引导、环境建设、应用实践等方面,数字人民币进校园应抓好以下5点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立足‘普惠师生、智能领先、场景融合、安全可靠’理念,建议各高校成立由后勤、财务、金融机构、等部门组成的数字人民币应用工作组,统筹规划和推进数字人民币在校园内的推广应用,调动金融机构、专业机构和校内各部门积极性,积极发挥各自优势,不断拓宽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共同推动数字人民币在校园场景中的智能支付创新应用。二是加快推进受理环境改造,特别是餐饮、住宿、零售等环境,为师生创造便捷的数字人民币使用环境,扩大数字人民币的影响力 ;过程中学校可引进可视卡数字硬件钱包、可穿戴设备数字硬件钱包、数字人民币自助兑换机具等设施设备。三是探索数字人民币在学校政务及办公场景的应用,主要包括学校采购、税款上缴、党费缴纳、校园卡充值缴费、奖学金助学金发放、校医院等场景,在实施中要充分发挥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和受理服务机构的作用。四是在师生中加快推进公众数字人民币钱包的开立,提高师生对数字人民币的认知度和使用率。建议协调金融机构率先在高校开放公众注册钱包,力争高校成为数字人民币公众覆盖率最高的场所。五是助力智慧校园升级。随着数字人民币在高校应用,特别是校园应用场景的扩展,智慧校园建设将获得更多赋能,数字基础设施也必将更加完善,也为金融机构、科技公司等参与校园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机会。

数字人民币进大学校园好处多。推进数字人民币进大学校园,不仅为便利校内师生日常消费,可以提高学校行政服务师生水平,还有以下几点好处:一是数字人民币的推广和金融安全宣传普及可以同步,可以利用数字人民币进校园的机会,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于相关金融安全和金融风险问题的宣传教育,比如虚拟货币的风险防范和非法金融活动的监管等,提高师生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二是可以提高大学生绿色环保意识。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下,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进入加速期。要向学生宣传数字人民币天然的低碳、环保等特性,让学生知道数字人民币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并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不断培养学生的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三是可以提高学校数字化管理水平。数字人民币是推动学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更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数字人民币在大学校园的应用能够使学校掌握强大的数据,并建立强大的数据管理能力,了解学校的真实运行情况。在治理过程中,更公开、公平、透明、及时。数字人民币对于学校行政管理来说是提升学校治理水平的强大工具,对于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管理效率和行政理性,具有积极意义。

期待着数字人民币在高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宋鹭.数字人民币进校园,意义不止于拓展支付场景.人民网,2021.6.8.

【2】李艳玲,孟浩,温珙竹.打造数字人民币的大运应用场景.成都日报,2021,第 0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