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下乡村休闲旅游景观规划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9
/ 2

美丽乡村建设下乡村休闲旅游景观规划研究

刘颖

天津滨海新区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1

摘要:建设美丽乡村是我们国家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样的要求下很多地方开展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景观建设,保证村容村貌整洁、农村生态环境优美。本文主要从生态、产业、村民这三个方向对美丽乡村建设进行分析,为做好乡村休闲旅游景观规划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美丽乡村;景观;生态;旅游;规划

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国家正在发展美丽乡村建设,而农村休闲旅游景观规划则正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中凸显出自身价值,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修复生态环境,加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服务建设。乡村利用资源优势,开展乡村旅游业,发展农村产业和产业科学生产,可持续发展,被认为是乡村振兴发展下,传统农业必然发展阶段。但是,旅游项目的开发和研究,是一项具有系统性和长期性的工作,需由专业景观规划师与相关部门及相关人员共同协调,做好乡村景观规划,构建一套完善的乡村旅游体系。现阶段中国脱贫攻坚目标已基本实现,乡村振兴必然势不可挡,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最好的方式便是乡村通过乡村旅游来实现乡村振兴。

1对乡村休闲旅游景观建设的解读

乡村旅游,指的是利用乡村资源优势,在乡村范围内展开一系列旅游活动,以旅游为中心,完善基础服务内容,增加更多的服务产业,是将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结合的一种新尝试。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乡村景观规划形成统一的意见,首先,提升乡村旅游的品味及丰富性,乡村景观必须以独特的乡村性和民俗文化为特色;其次,乡村旅游主要服务人群为城市居民,乡村景观及服务必须为满足他们享受农村古朴纯真,自然惬意的田园风光愿望;最后,农民是主要的经营者,乡村景观必须在乡村原本风貌上进行改造,让农民也能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身力量,提升归属感[1]。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在保护原有村庄村貌基础上,建设宜游、宜居、宜业乡村,确保当地居民生活美,大力发展本地经济产业,让乡村生产农业与观光旅游结合,提高居民生活水平[2]。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研究乡村旅游对乡村建设的推动发展作用为目的,通过独有的乡村文化及其生活方式,展现农村自然面貌,发展乡村产业,吸引周边居民游玩的乡村发展。

2乡村休闲旅游景观规划问题分析

2.1农村休闲旅游规划过于城市化

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处于前期探索阶段,在乡村景观规划方面经验不足,前期设计师更多的是将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经验生搬硬套运用在农村景观规划中,没有做到因地制宜将乡村景观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在乡村旅游景观设计上缺少对现有的农田、屋舍和农村自然环境景观进行改造的经验,一味的进行人造景观和现代景观建设,将各种城市景观带入乡村中,与周围生态环境显得格格不入。另一方面,在结合乡村景观的旅游产品和项目规划中,与城市旅游项目十分相似,完全忽略乡村特点,使进入乡村的游客异域风情体验感较差,没有乡土风味,乡土聚落景观表现不明显。

2.2本地居民参与度不够

就目前乡村旅游发展形势及问题来看,少数乡村在开展乡村旅游项目工作时,村干部工作消极,主动性不强,参与度低,在旅游项目开发中不能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除此之外,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更多的是当地政府为主体,将农村景观设计交由景观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极少听取当地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仅凭自身经验对乡村景观进行规划,导致在农村景观改造成功后,仅靠代表本地文化小品植入,缺少当地风土人情韵味,没有乡村异域风情聚落景观。游客来此处游玩必定对此处游览体验感不佳。当地居民没法参与到设计中,究其原因主要是居民没法从建设项目中获得利益,积极性不高,并且可能会产生土地纠纷,可能会产生抵御乡村景观开发的行为。

2.3景观规划与周边环境不协调

首先,某些乡村在环境改造时对周边环境不够重视,基础设施投入较少,仅仅认为将本村环境进行改造就能够吸引游客前来旅游观光,然而,当游客前来游览时,村内景观优美,对周边环境印象不佳,再次前来的欲望很低。再者,由于在部分乡村景观改造过程中,政府部门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生态和社会效益,对居民生活带来了不好的影响,违背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初衷。

3做好乡村休闲旅游景观规划的策略

3.1坚持生态文明

必须坚持以生态文明为基础,保护乡村自然环境的前提下进行乡村休闲旅游景观改造建设,切勿开发过度,丢失原则。只有保持乡村风土人情聚落风貌,才能让游客感受到本地乡土文化,增加旅游好感度。当然也并不是不开发,而是适度开发,对基础服务设施进行改造,如道路、湖泊清理、卫生整治等,将原来交通不便、环境脏乱的地方改造成乡风淳朴,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建设齐全的美丽乡村,有助于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3.2保留村庄原有风貌

一个传统村落的形成是经过多年的风雨洗礼,已经适应了周边环境,村庄内的设施已经适应自然,融入到自然之中。从这一点出发,在村庄原有肌理上进行景观改造设计,保留原有村庄格局,展现本地村庄特色,形成每个村庄的独特性和唯一性,避免“千村一面”,塑造每个村不同的韵味。因此,需要景观规划设计师从村落原始形态出发,充分挖掘村庄内部文化韵味,比如建筑立面,河流水系、村落的空间位置、植物景观保护,从而建立起带有历史情感的休闲旅游型村落格局。

3.3展现本地历史文化

将历史文化、人文特色加入乡村景观规划中,坚持动静结合、主次有序、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发利用特有的乡土文化和技艺,创造出具有本地乡村特色旅游项目,以本地祠堂、宗庙、雕塑等形式,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品位的同时,将历史文化在乡村景观的细节中体现出来,使游客不知不觉受本地文化的熏陶,让乡村文化中心同时成为游客聚集地。但是项目规划不能太过混乱,不能毫无规矩乱建设雕塑、需发展本地文化,而不是为了建设文化中心而捏造文化,不能全部强塞给游客,呈现出多重空间体验感。

3.4完善旅游地产业链条

旅游产业链条的完善,可以带动本地经济发展,提高村民生活水平,而且为子孙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生态环境。发展产业链条如利用本地产业开展采摘茶叶、茶叶烘焙、认领茶树、茶叶销售、茶科技等游玩体验线。吸引更多投资商户,加大对乡村旅游景观项目投资力度,加强政府对本地产业链的保护,还可以提升游客是对乡村的归属感,让游客再次来到村庄里游玩,提高乡村旅游口碑,提高本地村民经济收入,让在外地务工的人员可以返回家乡挣钱,陪着家人过日子。

4结语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乡村发展的主要模式,对于服务和推动乡村地区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以生态文明为基础对乡村旅游景观进行开发,整合乡村资源,继承乡村传统文化,呈现独特的农村生活风貌,提高村民生活水平,让农民感受到美丽中国注重的是乡村建设,环境保护,有效开发农村产业。但是在乡村旅游景观规划中,一定要把适合农村的元素运用到农村来,千万不可将城市景观发展的一套完全运用于农村中,照搬照套。要发展一套属于农村自身旅游景观的设计,还需要景观设计师沉下心来对农村旅游景观潜心研究。

参考文献:

[1]郭秀玲.新农村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探究[J].现代园艺. 2021,44(18):58-59.

[2]刘尧元.基于文化视角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J].南方农业. 2020,14(33):145-146.

[3]梁俊峰,王波.“三生”视角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方法[J]. 安徽农业科学. 2020,48(21):223-226.

[4]田洁.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的设计方法[J].黑河学院学报. 2019,10(12):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