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军事理论下的人才培养现状及未来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9
/ 2

新时期军事理论下的人才培养现状及未来发展

何文俊 1 叶诗睿 2

1 身份证: 42108319750912****

2身份证:43030419871126****


摘要:新时期军事理论课是强化高校人才爱国意识的重要举措,但在实践中,由于师资、重视度不足等因素,使得军事理论教育难以发挥出应有作用,不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鉴于此,本文基于新时期军事理论教育视角,就人才培养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军事理论教育未来发展对策。

关键词:新时期;军事理论课;人才培养现状;未来发展


军事理论课是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主阵地,也是高校铸魂育人的重要举措,既可以培养高校学生的爱国意识,又可以进一步强化高校学生的国防意识,能够为我国后备役力量的强化积蓄大量人才。但事实上,军事理论课教学存在师资力量不足、课程重视度不高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已经制约军事理论教育应有作用的充分发挥,不利于高校人才高质量发展。因此,基于新时期军事理论教育价值实现角度而言,本文深入研究军事理论下人才培养现状及未来发展具有显著意义和教学实践指导价值。


1.新时期军事理论下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1军事理论课程重视度不高

军事理论课作为高校公共必修课,本质上与其他思政课程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但高校普遍没有重视军事理论课程,片面认为国家虽然对军事理论课具有一定的规定,但对军事理论课的实施缺乏相应的指导性文件,且没有健全的考核评价机制[1]。因此,高校军事理论课长期被敷衍了事,无论在教学管理,还是教学资源、师资配备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使得军事理论教育难以发挥实质性效用,不利于培育勇于担当的新时代有为青年。

1.2军事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不足

教师专业能力是确保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军事理论课作为高校必修的公共课程,对教师专业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若任职教师缺乏专业能力,且没有接受系统的专业培训,难以确保军事理论教育效果[2]。而基于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角度而言,可以发现现有教师人员基本没有军事理论水平高且相应的专业背景,即使有此类教师,但也严重缺乏军事理论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使得军事理论课教育难以发挥作用,直接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2.新时期军事理论教育未来发展分析

针对新时期军事理论教育现状问题,为确保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要求对高校军事理论教育进行完善和纠正,具体可以从如下方面入手,才能促进高校军事理论教育价值的实现。

2.1提高军事理论课程重视度

首先,学校方面需要正确认识军事理论课的重要性,是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强化大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关键课程,进而摆正军事理论课的地位,重点抓好军事理论教育教学、教学评价等一系列工作,才能促进军事理论课程的落实[3]。其次,高校方面需要明确国家对军事理论课程开设的具体要求,在各方面提供最大支持,确保军事理论教育工作正常进行,为发挥出军事理论教育应有价值提供支持,从而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

2.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优秀教师队伍是保障军事理论教育工作高质高效进行的重要举措。因此,学校方面需要在准入、管理两方面做好相应的工作。首先,加强军事理论课程教师准入管控。在教育实践中,既要拓展教师队伍选拔渠道,如聘请军事理论专家为兼职教师,又要注重选拔考核质量,严格控制各项准入标准,通过军事理论、责任心等方面,合理挑选军事理论课程教师。其次,加强教师管理。军事理论课程教师管理是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的关键措施。在实践中,高校既要建立符合实际的竞争、激励等机制,又要建立评价结果与职称、薪酬相挂钩的机制,才能引导军事理论教师良性竞争,继而在此过程中实现相互发展、相互成长的目标,继而才能为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提供支持。

2.3加快落实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并非形式主义,而是采取创新性教学方法和模式,使得学生可以取得一定的成绩。因此,在军事理论课教育实践中,要充分发挥此课程的教育价值,培育高质量的新型人才,需要对军事理论课程教学改革引起重视,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以案例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战争话题,如叙利亚、阿富汗的战争等,使得学生可以正确且深刻地认识和平的重要性、国家军事力量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可以选取我国近代被侵略的小故事,使得军事理论课堂更具趣味性,从而才能取得显著的军事理论教育成效,进而有利于人才质培养质量的提高。除此之外,教师在军事理论课程教学评价时,也要注重考核标准的多样化发展,不局限于考核成绩,加入学生的课堂表现、爱国情感等,以此逐步完善军事理论课程教学体系,才能全面提升军事理论课程教育效果,为培养高质量的高校人才提供支持。


3.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军事理论教育是高质量人才培养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但新时期高校军事理论教育仍然面临一定的问题,导致优质人才培养缺乏成效,不利于我国国防后备力量的强化。因此,在实践中,高校既要壮大军事理论教育队伍,又要提高军事理论教育重视度,不仅如此,还要积极推动军事理论教育改革,才能不断培养爱国的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吴玲,石章松,卢发兴.“X+人工智能”军事人才培养能力要素浅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21,44(02):20-24+58.

[2]孔子华,魏保华,范书义.面向多层次人才培养的军事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1(11):54-56.

[3]王磊.当前军事法律顾问人才培养问题与解决措施[J].法制与社会,2021(10):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