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车库(人防)建筑设计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8
/ 2


地下车库(人防)建筑设计探析

齐晓星

华优建筑设计院新疆分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 000

摘要: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汽车数量越来越多,为有效减少占地面积,往往需求修建地下车库。大规模地下停车场已成为城镇社区重要的配套建设工程,大多地下车库均配套了人防工程,尤其是平战结合的地下车库,目前是大多数项目普遍采用的模式。人防工程作为附建工程,一般与地下车库合用,因此,需要处理好平、战工况之间的不同需求。地下车库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一项重要内容,亦是人防地下室的主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人防地下车库设计中的若干细节问题,试图通过加强细节设计,最大限度地实现人防地下车库的战备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地下车库;人防;建筑设计

引言

无论是建设方还是设计师,对于地上建筑的造型、空间设计追求到极致,反复推敲,通常会做很多方案择优选择。反观地下空间的设计,往往忽略了其重要性,一般是地上方案敲定以后再去设计地下平面,甚至方案阶段地下一层轮廓线和地上各层平面完全一样,没考虑地下室设计的独特性与特殊性。导致地下空间需要的消防、通风、出入口等设施影响了地上建筑的立面形象甚至使用功能。再加上各地的人防规定,基础埋深大于3m时按照不少于首层的建筑面积配建相应的人防面积,基本上只要修建地下汽车库必然会涉及人防工程。人防设计影响地上的部分主要是出入口,需要和地下汽车库的坡道和楼梯统一起来考虑,做到平战结合。

1人防工程概述

人防工程的全称是人民防空工程,主要指的是战争时期能够保障医疗救护、物资掩蔽、人员掩蔽以及人民防空指挥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与地上建筑相结合修建的用于防空的地下室。由此可见,当敌人发动突然袭击时,人民防空工程能够对重要的物资以及大量人员进行掩蔽,并保存战争潜力,因此,人民防空工程的建设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相较于早期的人民防空工程,当前该工程已逐渐向规范化、正规化发展,建设了大量的平战两用工程,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而且,人防工程的现代化,对平时的经济建设以及人们生活质量进行了综合考量,不仅能够在战时发挥作用,还不会影响平时的功能使用。

2地下车库(人防)建筑设计现状

2.1防火分区与防护单元兼顾合并设计问题

人防地下车库应划分防火分区,战时需划分防护单元。自走式机动车库的防火分区面积不大于4000m2,机械式机动车库防火分区面积不大于2600m2,非机动车库防火分区面积最大为1000m2。人员掩蔽所的防护单元建筑面积不大于2000m2,防空专业队队员掩蔽部的防护单元面积不大于1000m2,装备掩蔽部、人防汽车库和物资库的防护单元面积不大于4000m2。设计时宜结合防火分区的划分设置防护单元。力争防护单元不跨越防火分区。当人防主体的上部建筑层数为10层及10层以上,或其上部也为人防主体时,该层人防主体可不划分防护单元和抗爆单元。

2.2人防门的设置问题

人防门的设置首先要满足门扇开启和安装的要求,其次还应注意当防护密闭门沿通道侧墙设置时,为了防止门扇侧面被冲击波破坏,其门扇应嵌入墙内。当防护密闭门设置于竖井内时,可设置上挡墙,保证其门扇的外表面不突出于竖井的内侧墙面。

2.3口部设计问题

人防地下车库出入口除需满足平时使用要求外,还应针对常规武器和核武器冲击波的特点,减少作用于防护密闭门的压力,并增强出入口的防堵塞能力。战时主要出入口应优先选用与主体脱离的单向式、穿廊式、楼梯式出入口。当用地确实紧张时,可采用附壁式出入口。当战时主要出入口位于防倒塌范围内时,应设置防倒塌棚架。当相邻两个防护单元均为人员掩蔽工程,或一侧为人员掩蔽工程,另一侧为物资库,亦或两个防护单元均为物资库,且建筑面积之和不大于6000m2时,可合用一个室外出口。设计中,宜利用汽车坡道作为战时主要出入口,与主楼相连通的楼梯间作为次要出入口。

3地下车库(人防)建筑设计优化

3.1加强进风口与排风口的设计

在对平战结合理念下的人防地下车库通风系统进行设计时,相关设计人员需要严格遵循相关设计规范进行。通过对我国《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进行研究发现,在该规范中明确规定了进风口和排风口的设置要求。对于室外的进风口而言,在对其设计时应将其设置在排风口的上风侧,且二者之间的距离需大于10m;同时,设计人员应把控好柴油发电机与进风口之间的距离,对于柴油机排烟口而言,应将进风口与其保持大于15m的水平距离,其高度差需要大于6m。因此,相关人员在对人防地下车库的通风系统进行设计时,需要达到以上战时的风井使用要求,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平时的风井功能。尤其对于平时、战时转换后风井由排风转换为进风的情况,更应保持风井性质的一致性。除此之外,在我国设计规范中也明确规定了当风井出地面时,该地下车库的室外进风口在该建筑倒塌范围外的情况下,那么,该地下车库的进风口的下缘与地平面的距离应大于0.5m;若是该地下车库的室外进风口位于倒塌范围之内时,其下缘应与地平面的距离在1m之上。

3.2安全疏散的平转结合设计

因为平时和战时的安全疏散数量以及宽度方面各有不同。为保障平战转换的有效性,应当在地下车库的每个防火分区内,增加至少一个两相邻的防护单元共用楼梯,并且设计至少一部楼梯能够满足室外出入口条件。同时应当尽可能的利用主体建筑的疏散楼梯作为防护单元,进而增加战时疏散宽度。对人防物资库则是要求每个防护单元不得少于两个出入口。除此之外可将物资库设计与汽车坡道相邻,有效解决平战结合设计难题,充分把握地下车库人防建筑施工图设计细节。

3.3车库通往电梯厅的门槛应设计为活门槛

当地下车库的人员通过电梯进入地面,或者进入到主楼中时,由于电梯不能划入到人防分区中,则会在电梯厅以及防护单元之间设置相应的密闭通道发挥过渡作用。从通道两侧的防护门设计角度来说,选择固定门槛较好。不过基于住宅车库使用的便捷性以及人文关怀层面,应当设计活门槛,更便于居民提大件出行或者方便童车、轮椅等从电梯厅顺利过渡到车门旁。

3.4配电设计优化

  1. 工程通过树干型与放射型有机结合的形式配送电源;对于排烟风机、消防泵等动力负荷,应用双电源末端的自动切换形式实现供电;除此以外的负荷应用双电源本防火区内部切换,属于单回路的供电形式;第二,工程的电动机,没有特殊的说明,皆应用全压形式开启;污水泵应用液位传感器的自动或手动控制;第三,消防设备;投入排烟风机、动力设备的备用机组时,关于漏电、过载的保护不会跳闸、只报警。

结束语

地下车库结合人防工程设计是比较复杂的工程项目,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在文章中列举了一般的设计原则,实际工程中受限制的条件会更多,比如地上建筑的结构形式、轮廓、地上楼梯间的布局形式、汽车坡道的位置等。再加上最新执行的建筑防排烟设计标准、电动汽车分散充电设施技术标准的实施,使地下车库设计变成了一项复杂的工程,地下室平面的布局最能体现设计水平的高低,在实际工程中要做出很多种尝试,反复比较各种可能的平面形式,才能最终得到一个最合理的平面。

参考文献

[1]熊昊.地下车库建筑平面布置的优化措施[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15(12):53-54.

[2]曾睦强.居住区地下车库设计优化与对策[J].低碳世界,2018(3):138-139.

[3]刘宝川.地下车库电气设计要点[J].电气应用,2010(3):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