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服务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和疗效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5
/ 2

药学服务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和疗效的影响

吴小艳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药学院) 江苏省盐城市 224055

摘要:目的 探究总结药学服务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和疗效的影响。方法 抽选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本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8例患者,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无药学服务,观察组实施药学服务,对比两组用药依从性和疗效。结果 出院时两组患者的CAT以及mMRC分数均显著低于入院时,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的CAT以及mMRC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药学服务有利于提升治疗效果,改善用药依从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药学服务;慢性阻塞性肺病;用药依从性;疗效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作为现代呼吸科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这种疾病呈现出进行性的趋势,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有害的气体和颗粒导致患者产生严重反应,疾病可能会发展为肺源性心脏病以及心脏衰竭,具有一定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药学服务是临床医学方面基于药学作为基础的新型治疗方式,能够跟据药物治疗的经济性和可靠性来使治疗方式得以优化,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相应的保障[1]。本文主要是对药学服务,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进行相应的研究。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本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8例患者,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患者男女25例、14例,年龄57岁至75岁,平均年龄(67.41±2.69)岁;对照组男女27例、12例,年龄56岁至73岁,平均(66.74±2.41)岁。两组患者资料相近,可以对比(P>0.05)。

1.2方法

针对对照组的患者均未采取药学服务的方式,而针对观察组的患者采取药学服务,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院内药学服务。根据疾病的特点以及病情的发展状况,将疾病的内容介绍给患者,让患者了解疾病治疗过程中可以选择的药物种类以及药理的作用和药物的服用方法,在服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不良反应,让患者戒烟戒酒,改变不良习惯,提高患者肝脏中茶碱的代谢强度,定期开展COPD专业性讲座,让患者进行参与,了解患者的疑惑,为患者进行解答,指导患者怎样在其日常生活中完成科学合理的饮食,让患者掌握缩唇呼吸以及腹式呼吸的具体方式。其次,在院外药学服务方面。对患者的用药状况进行定期的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在服药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纠正患者的一些错误的认知,让患者按时去参加复诊,并详细的记录下载患者服药过程中产生了一些不良反映问题,对两组患者同时干预三个月的时间[2]

1.3观察指标

分析入院时及出院时进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分数越高,代表疾病对患者影响越严重;分析入院时及出院时进行呼吸困难评分(mMRC)分级,分为4级,分级越高,代表呼吸困难症状越严重。对比两组治疗依从性。
1.4 统计学方法

SPSS18.0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各自使用均数±标准差、率表示,之后分别实施t检验、X2检验,P<0.05差异显著。

2结果

2.1分析两组患者的CAT以及mMRC分数差异

出院时两组患者的CAT以及mMRC分数均显著低于入院时,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的CAT以及mMRC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分析两组患者的CAT以及mMRC分数差异

分组

CAT分数

mMRC分数

入院时

出院时

入院时

出院时

对照组(n=39)

28.23±3.74

35.46±4.29

2.78±0.49

2.38±0.31

观察组(n=39)

28.99±3.97

21.16±3.96

2.84±0.51

1.96±0.41

t

0.870

15.296

0.530

5.103

P

>0.05

<0.05

>0.05

<0.05

2.2分析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异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分析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异

分组

完全依从

部分已从

不依从

依从率

对照组(n=39)

20

10

9

76.92%

观察组(n=39)

33

5

1

97.44%

X2




7.341

P




<0.05

3讨论

日常生活中COPD患者本身的医药知识相对来说比较缺乏,他们在用药之前不会太多地关注说明书,通常是按照自身的习惯来进行用药,存在用药不按时以及不按计量的现象,因此针对COPD患者进行药学服务的意义更大。在药学服务中,能够让临床药师由被动发药状态变为主动参与治疗的状态,参与到药物的咨询以及健康教育和给药指导等多个方面,提高患者对于疾病以及药物的认知和治疗的依从性,同时也可以使药师更好地去认识患者用药反应以及用药的依从性,使药学服务理念进一步规范化,使药学服务的质量水平得以提高[3]

本文的研究分析已经发现了观察组以及对照组的患者在出院时CAT评分和mMRC的分级已经明显得到了下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在入院时的CAT评分和mMRC分级差异并不是十分明显,而在出院时观察组的CAT评分和mMRC分级要比对照组的更小,这主要是由于在治疗的过程中,临床药师充分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帮助患者获得了良好的药物抑制效果,能够选择对患者来说更加安全可靠的治疗药物,同时降低由于药物问题导致产生的不良反应,防止药物之间相互作用而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

本文的研究结果已经表示,针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干预治疗三个月之后,整体的用药依从性要比干预之前的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另外在干预三个月之后,观察组的用药依从性要比对照组的更高,这就表示药学服务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药物治疗的依从性,通过药学服务的各种形式来向患者进行药学教育和健康教育,使患者的自我效能得到相对应的提高,同时需要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积极心态,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

总体来说,药学服务能够帮助改善患者的阻塞性肺病,提高用药的依从性效果,值得对其进行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朱虹, 吴晓丽, 秦海艳,等.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吸入制剂使用情况及临床药师的药学干预作用[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0, 39(03):264-268.

[2] 王鸣凯. 药学服务对门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认知程度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 2020, 474(34):179-181.

[3] 汪皖青、周良、陈蓉. 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特色药学服务模式实践[J]. 医药导报, 2020, 350(12):143-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