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肾替代治疗(CRRT)用于肝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的治疗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5
/ 2

持续肾替代治疗 (CRRT)用于肝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的治疗效果分析

何海忠, 黎佳燕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广州 510630

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肝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患者实施持续肾替代治疗(CRRT)干预后,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肝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患者共78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持续肾替代治疗(CRRT)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常规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9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肝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肝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患者实施持续肾替代治疗(CRRT)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效果,故方案值得推广。

关键词持续肾替代治疗(CRRT);肝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

急性肾损伤(AKI)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在早期肝移植患者中AKI发生率高达95%。由于引入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系统作为肝脏分配的依据,最近AKI的发生率在11%-68%之间。最近的研究已经证明了LT-AKI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并且会影响受体短期和长期的预后、慢性肾脏疾病(CKD)的发生、住院时间的增加,医疗资源的利用和医院护理费用的升高。我院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入院接受治疗的78例肝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肝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患者共78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持续肾替代治疗(CRRT)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研究组39例肝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患者年龄分布居于49-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89±1.25)岁;给予常规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参照组39例肝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患者年龄分布居于51-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47±1.36)岁;对比两组肝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患者临床效果。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研究组:按照常规方法先后吻合患者的门静脉、肝动脉以及肝总管,在患者接受肝移植术后指导患者使用他克莫司、环胞素A或雷帕霉素+糖皮质激素的二联免疫治疗方案,或者在二联免疫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用麦考酚钠肠溶片(米芙)的三联免疫治疗方案,肝移植术后护理人员要为患者留置股静脉双腔穿刺管作为术后的血液净化通路。使用血液过滤器、血滤管路以及滤过膜为患者进行持续静脉血液滤过治疗,滤过治疗过程中血流速度控制在每分钟130-180毫升左右,在补充置换液时使用前稀释法,补充置换液的速度控制在小时2000毫升,患者滤过治疗之前半小时使用肝素盐水预充滤器和滤管,之后在使用1000毫升生理盐水冲洗,治疗时先为患者使用枸橼酸局部抗凝,同时静脉持续微量泵入葡萄糖酸钙拮抗,之后根据患者的凝血时间和滤器状态为患者治疗的滤器进行调节,治疗过程中要为患者监测生命各项指征的变化。

参照组:按照常规方法先后吻合患者的门静脉、肝动脉以及肝总管,在患者接受肝移植术后指导患者使用他克莫司、环胞素A或雷帕霉素+糖皮质激素的二联免疫治疗方案,或者在二联免疫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用麦考酚钠肠溶片(米芙)的三联免疫治疗方案,肝移植术后护理人员要为患者留置股静脉双腔穿刺管作为术后的血液净化通路。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肝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患者干预前后的临床效果。详细记录相关数据并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本组实验涉及到的数据信息统一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均值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用%表示,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性水平均为: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肝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患者临床效果

干预完成后,研究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见下表1:

表1 两组肝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患者临床效果对比 [n(%)]

组别

n

有效

一般

无效

有效率

研究组

39

24(61.54%)

13(33.33%)

2(5.13%)

37(94.87%)

参照组

39

13(33.33%)

15(38.46%)

11(28.21%)

28(71.79%)

χ2

/

4.2873

1.9832

4.9808

4.9808

P

/

0.0000

0.0763

0.0000

0.0000

3讨论

肝脏和肾脏之间存在神经和体液方面的联系。肝脏和肾脏在清除毒物分子、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以及疾病的发生方面有一定的关联性。急性肾损伤(AKI)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术后并发症。肾脏是比较容易受到损伤的器官。这对肝移植患者来说更是如此。因为肝移植术后所使用的各种免疫抑制剂和抗代谢药等毒性比较大的药物都需要经过肾脏代谢和转化才得以发挥其药效。急性肾损伤与几种直接并发症相关,包括体积过载,代谢性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尽管大多数患者在AKI发作后最终显示恢复,但许多患者侵占其肾脏储备,或不返回基线肾功能。近几年来,已经发现LT-AKI的发生是长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如新发慢性肾脏疾病(CKD),终末期肾病(ESRD)甚至死亡。鉴于LT-AKI发病率高,持续肾替代治疗可以改善这些结果,旨在促进肝动脉期的血液动力学稳定性。药理干预方面,使用他克莫司、环胞素A或雷帕霉素+糖皮质激素的二联免疫治疗方案,或者在二联免疫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用麦考酚钠肠溶片(米芙)的三联免疫治疗方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急性肾损伤是肝移植后常见的并发症,对受体的预后有重要影响。虽然病因可能是多因素的,但持续肾替代治疗被认为在AKI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接受持续肾替代治疗(CRRT)干预,参照组接受常规干预,结果显示,对比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持续肾替代治疗(CRRT)干预效果显著。

综上,针对肝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患者采取持续肾替代治疗(CRRT)干预,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改善,适于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罗慧,陈雪莲,李文标,等.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8,12(4):240-243.

  2. 方浩然,郭文治.原位肝移植术后慢性肾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05):785-788.

  3. 于婷,饶伟,党智萍.肝移植物再利用在肝移植术中的文献分析报告[J].临床医学进展,2021,11(2).

作者简介:何海忠(1989.12-),男,汉族,广东人,本科学历,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