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5
/ 3

协同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汤玲

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 244000,

摘要:目的:评价协同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76例观察对象,均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全部在2019年6月到2021年1月于本医院接受治疗,以掷骰子结果将所有观察对象分成例数相同的两组,即研究组和参照组,后者接受常规护理,前者则接受协同护理。将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依从性、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血糖控制水平、患者依从性、自护能力、生活质量评分与参照组进行比较,提示研究组控制更好,(P﹥0.05);研究组护理干预后,依从性与参照组进行比较,提示研究组更高,(P﹥0.05); 研究组护理干预前自护能力、生活质量评分与参照组进行比较,提示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护理干预后自护能力、生活质量评分与参照组进行比较,提示研究组均更高,(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协同护理,可以提高患者依从性及自护能力,从而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协同护理;老年糖尿病;临床疗效;血糖控制;依从性;自护能力


老年糖尿病分为老年时起病的糖尿病和青年发病延续至老年的糖尿病;老年人由于生理及心理的退化往往会合并一些其他的疾病[1];所以老尿糖尿病病情更复杂;糖尿病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视力下降、失明,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脑卒中等;糖尿病无法根治,只能通过控制血糖来预防并发症,一旦发病需要终生服药[2-3];协同护理是在责任制护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患者的自护能力,指导患者和家属参与健康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76例观察对象,均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全部在2019年6月到2021年1月于本医院接受治疗,以掷骰子结果将所有观察对象分成例数相同的两组,即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组:女性患者有20例,男性患者有18例;年龄范围是60到85岁,均值是(72.45±10.31)岁。参照组:女性患者有22例,男性患者有16例;年龄范围是61到86岁,均值是(73.46±10.57)岁。以上相关数据进行互相对比,结果表示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简单的健康宣教、用药饮食指导等。

研究组患者接受协同护理,护理措施如下:①健康宣教,向患者和家属介绍疾病相关知识,以及血糖控制的重要性,使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血糖控制;②心理护理,糖尿病程较长,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来控制血糖,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引导同病室患者间建立良好愉快友好的氛围,鼓励患者开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指导患者家属陪护给予心理上支持,以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依从性;③用药护理,指导患者每日按时遵医嘱用药,告知患者不遵医嘱用药的危害,家属辅助监督;④饮食护理,让患者观看糖尿病饮食图谱,让患者了解哪些食物食物是禁食的,哪些是可以少量食用的,以及各类食物每次食用量是多少,指导患者家属监督患者合理饮食;⑤运动指导,指导患者每日进行适量运动锻炼,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家属陪伴和监督;⑥自我血糖监测,指导患者及家属每日进行血糖监测。

1.3评价标准

  1. 血糖控制水平。

  2. 依从性。

  3. 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2*2析因设计,其中血糖控制水平、自护能力、生活质量为连续性变量资料,用(6168f9f30fdf9_html_fbb1a137463d0e10.gif ±s)表示,t检验,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依从性为定性资料,用(n,%) 表示,x2检验,采用非参数检验比较,若组间对比结果差异显著且P<0.05或P<0.01时,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比较

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血糖控制水平与参照组进行比较,提示研究组控制更好,(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比较(mmol/L,6168f9f30fdf9_html_96df7794958a6bef.gif

组别

空腹血糖

餐后2h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研究组(n=38)

5.16±1.21

7.42±2.15

6.72±0.52

参照组(n=38)

7.15±2.14

10.31±2.36

8.67±0.61

t

4.989

5.580

14.996

P

0.000

0.000

0.000

2.2两组患者依从性比较

研究组护理干预后,依从性与参照组进行比较,提示研究组更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n,%)

组别

完全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依从率

研究组(n=38)

16(42.10%)

20(52.63%)

2(5.26%)

36(94.73%)

参照组(n=38)

13(34.21%)

16(47.05%)

9(23.68%)

29(76.31%)

6168f9f30fdf9_html_540098dcc1ab1802.gif

4.695

P

0.030

2.3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护能力、生活质量比较

研究组护理干预前自护能力、生活质量评分与参照组进行比较,提示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护理干预后自护能力、生活质量评分与参照组进行比较,提示研究组均更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6168f9f30fdf9_html_96df7794958a6bef.gif

组别

自护能力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研究组(n=38)

83.42±10.28

120.34±8.67

54.62±12.67

85.61±7.64

参照组(n=38)

83.38±10.39

106.57±8.78

54.69±12.78

72.48±7.31

t

0.016

6.879

0.023

7.654

P

0.986

0.000

0.980

0.000

3.讨论

糖尿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也就是口干、多饮、多尿、多食,原因未明的体重下降;而在老年人身上这些三多一少症状往往不是很典型,甚至有可能直接不会出现[4]。这是因为老年患者本身他的消化功能、神经功能和血管功能都有一定程度的减退。因此整体代谢是偏慢的,在这种情况下,三多一少的症状就不会很典型,因此有可能会导致漏诊。老年患者往往容易合并多种慢性并发症,最常见的是心血管并发症,其次是脑血管并发症,其他的还包括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等。这是因为老年人的年纪本身就是这些并发症的高危因素,这个是不可避免的。老年人整个血糖的控制要求更加严格,这是因为为了避免患者出现急性的糖尿病并发症以及急性的心脑血管事件,因此对于老年患者的糖尿病整个的血糖管控的话要求是更加严格[5];协同护理是在责任制护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患者的自护能力,指导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健康护理;在老年糖尿病的护理中实施协同护理可以提高患者依从性和自护能力,从而有效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血糖控制水平与参照组进行比较,提示研究组控制更好,(P﹥0.05);研究组护理干预后,依从性与参照组进行比较,提示研究组更高,(P﹥0.05); 研究组护理干预前自护能力、生活质量评分与参照组进行比较,提示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护理干预后自护能力、生活质量评分与参照组进行比较,提示研究组均更高,(P﹥0.05);通过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可以使患者和家属了解疾病相知识及血糖控制的重要性,使家属能辅助患者共同控制血糖;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指导患者家属关心鼓励,可以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依从性,从而更好的控制血糖;通过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指导家属监督患者用药,使患者能按时遵医嘱用药从而更好的控制血糖;提高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家属监督,可以使患者合理饮食控制糖的摄入,从而更好的控制血糖;通过对患者进行运动指导,指导患者家属陪伴和监督,使患者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每日坚持运动锻炼,运动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消耗脂肪和糖,从而达到控制血糖的作用;指导患者和家属每日进行血糖监测,可以及时观察血糖控制情况,通过血糖数据询问医护人员,医护对患者用药和自护内容作出相应调整 ,以更好的控制血糖。

综上所述,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协同护理,可以提高患者依从性及自护能力,从而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美蓉.协同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护理干预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21,24(5):135-137.

[2]王燕,夏景芝,孙秀梅.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协同护理的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1,24(6):160-162,198.

[3]黄弋潇,高梅鸿,李慧,等.协同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身心状态的影响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60,68.

[4]牛莹.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1):143,165.

[5]邵瑜.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1):107,112.